她自小就是孤兒,和姐姐一起被寄養在舅舅家。因家境貧困,舅舅將她和姐姐送入了雜技學校,苦練雜技。
四歲的她天賦異稟、頭腦靈活,在全網坐擁百萬粉絲,還曾登上過芒果tv的《小巨人運動會》真人秀節目,將驚險奇絕的雜技展現的精彩絕倫。
雖然命運未曾愛戴過她的幼年,但她從未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在成長中去感受愛,在雜技中去學會堅持。
本期子牙童趣恰同學少年就帶大家認識,靠雜技走出大山的“天才小明”。
小明,原名牛巴金裡,出生於四川省的大涼山。小明還有一個姐姐小芳,兩姐妹是孤兒,從小被寄養在舅舅家。
舅舅雖然對兩姐妹較為關心,但在那個貧困的小山區,他們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並不是特別好。因此,一家子的生活過得也十分拮据。
小明和小芳一直都很聽話,也很勤快,或許是因為心裡清楚自己寄居在別人家,所以從來不會去給舅舅惹麻煩,平日裡還會幫著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漸漸地,兩個小姑娘越長越大,姐姐小芳已經到了可以上一年級的年紀。可是,家裡並沒有多餘的錢供她讀書。於是,小芳上學的事情就這麼一直拖著。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雜技學校的校長王書亮,在一次前往四川的扶貧招生中,去了大涼山。
小明的舅舅在聽聞此音訊後,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連忙帶著兩姐妹去找校長報名。
雜技學校的招生條件裡有一項最基本的就是年齡範圍,7歲的姐姐小芳是符合了,可是隻有4歲的妹妹小明卻達不到這一條。
為難之下,小明的舅舅向王校長說出了家裡的困境,希望他可以把兩姐妹都招去。看著兩個穿著簡陋,臉蛋通紅的小女孩,王校長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讓小明和小芳在自己的指導下做了幾個測試雜技底子的動作,沒想到她們都表現得很好。
面對著如此有天賦又可愛的孩子,王校長最終決定就當自己邊做慈善邊收徒,破格把小明也招到了學校。
來到學校後,王校長天天就和學生們一起吃一起住。大概是因為兩姐妹和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所以王校長對她們格外關照,經常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
在他無微不至的愛護下,這兩個小姑娘覺得自己彷彿有了爸爸,感受到了自出生起就從沒有得到過的父愛。
時間一久,小明和小芳就開始習慣叫王校長爸爸,他聽後心裡也無比開心。
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王校長也是把小明和小芳當成了自己的親女兒悉心照顧,讓小姑娘們覺得溫暖可靠。
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溫暖和愛的環境下,兩個小姑娘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四川大涼山是一個極其貧窮的村落,每年幾乎都會有一批孩子被招到河北的雜技學校學習“吳橋雜技”,這裡面大多數都是孤兒或者留守兒童。
“吳橋雜技”是河北省的漢族民俗雜技藝術,在中國有著五千年的雜技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這句民謠在當地一直廣為流傳,精彩絕倫的雜技節目,成為了吳橋雜技民俗旅遊的寶貴資源。
吳橋雜技適應的年齡起點為六七歲,四歲的小明很顯然還沒有到可以學的年齡。剛到學校的時候,她整天都只是在旁聽,跟著師兄師姐們玩耍。
看著他們做的那一套套動作,小明覺得非常厲害。自此以後,每當師兄師姐在上課時,她就會在一旁悄悄跟著學,模仿師兄師姐的動作。
不到一年的時間,小明就學會了多項技能,翻跟斗,下跨她都不在話下,有些動作在經過老師的簡單指導後,她也可以很好地做出來,就連難度極大的走鋼絲對四歲的小明來說就像遊戲一樣簡單。
王校長逐漸挖掘出了小明骨子裡隱藏著的雜技天賦,即使年齡還未達到要求,他也開始讓小明深入地學習雜技。
在他看來,學雜技不問年齡,只看天賦。男孩子學雜技要憑力量,得有肌肉,而女孩子學雜技主要是靠身體的那股柔勁。
小明不僅有男孩子需要的力量,還有女孩子自帶的柔勁,再加上她學習能力強,又十分聰明,是根學雜技的好苗子。
在勤學苦練之下,小明進步的飛快。她可以做到一口氣翻40個前橋、做236個小翻以及倒立下臺階。
看到她如此厲害又肯學,王校長在網路上專門給小明開了個媒體號叫“天才小明”,她的雜技影片被髮布到網上的社交平臺後,迅速收穫了大批粉絲。
目前,小明在全網的粉絲量已經達到了幾百萬,大家在同情小姑娘的身世時,也讚歎著她小小年紀卻身懷絕技的厲害之處。
據王校長所說,他把小明的影片釋出到網上,一來是為了讓大家認識這個聰明可愛的大涼山小女娃,二來是想借助網路推廣吳橋雜技的文化,讓人們都能正確認識雜技、瞭解雜技。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不是所有花朵都生長在溫室裡,也有在懸崖邊搖搖欲墜卻還是向陽而生的小草。
對於小明來說,與其被大家稱讚為“雜技天才”,或許她更希望自己能見一見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一個可以在父母懷裡任性撒嬌的小孩。
但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情,我們都會被上帝奪走一些東西,有些人是被奪走完整的家庭,幸福的童年,而有些人是身體上的健全。
無論被奪走什麼,我們總會得到一份禮物,它會幫我們撫平傷痛,帶我們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天才小明”的事蹟也映射出了四川大涼山的一些現狀,因為村子發展的落後,貧困幾乎佔據了整個村。
孩子們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家長們必須外出打工,甚至有些父母還因受不來村子的貧窮而選擇出逃,留下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
我們只看到了螢幕前那個樂觀努力的小明,看到的是給大家表演各種雜技才藝的活潑小姑娘,看不到的是她年幼時期對父母的日思夜想,對愛的渴望和家的嚮往。
如今,小明和姐姐在吳橋縣龍藝雜技團生活得非常開心,她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對於小明來說,有王校長和姐姐的地方就是家。
網友們也一直都在力挺著兩姐妹,不僅給予了精神上的支援,還給她們帶去了很多生活上的關心。
隨著小明在網路上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時,“吳橋雜技”也被更多的人認識。
作為國人我們應該多去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那些能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藝術,裡面一定蘊藏著獨有的文化和風韻。聽完牛巴金裡的成長事蹟,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歡迎你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並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做出更好作品的動力。
END
二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