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病因不明、自發性、反覆發作性、難治性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反覆的腹痛、腹瀉、血便,甚至出現各種全身併發症。由於病程遷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病例】近半年來,某市雙流某中學的趙老師反覆出現左下腹痛、腹瀉,大便每天3~5次,多為稀爛便,最近的大便中帶有膿血。學校醫務室的醫生考慮為痢疾,讓服抗生素治療,但一週後病情無好轉,大便次數也越來越多,每天達到8~10次之多,人也消不少。她又去附近的衛生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慢性腸炎,給開了一些藥,然而這些藥並沒有什麼效果,腹瀉依然如故。
為此,趙老師只好到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甲醫院)消化科就診,醫生懷疑她的腹瀉並非痢疾與單純的慢性腸炎所致,建議她進行結腸鏡檢查,第二天檢查結果顯示她的直腸、乙狀結腸和降結腸黏膜廣泛糜爛、潰瘍、出血,並有許多的膿性分泌物附在腸黏膜表面。結腸鏡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判斷,趙老師最終被確診為潰瘍性腸炎(炎症性腸病的一種)。
連續腹瀉不止,警惕炎症性腸病“作怪”
很多人把“拉肚子”歸咎於受涼、飲食不衛生等。可是有一種“拉肚子”卻並沒那麼簡單,它的背後可能是炎症性腸病在“作怪”。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與普通腹瀉相比,炎症性腸病的主要特徵是長期慢性腹瀉或反覆黏液血便。如果腹瀉持續5周,每天超過3次,伴腹痛、消瘦,特別是有肛周病變(肛周膿腫、肛瘻)者,應警惕炎症性腸病的可能。
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
潰瘍性結腸炎是結直腸黏膜層的連續性炎症病變,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黏液血便,可伴腹痛、裡急後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部分患者可有面板、黏膜、關節、眼和肝膽等腸外表現。
克羅恩病是美國病理學家克羅恩,於1932年發現的一種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腸病,為一種慢性肉芽腫性炎症,病變可累及胃腸道各部位,但好發於末端迴腸和右半結腸。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瘻管、肛門病變等,腸道炎症性症狀與潰瘍性結腸炎近似。
如何區分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累及直腸,可連續向上延伸累及整個結腸(結腸包括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和升結腸),病變累及腸壁的黏膜層和黏膜下層。
人體消化道管壁分為4層,從內向外依次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漿膜層。黏膜層與食物接觸,可稱為消化道腔壁的表層或淺層。如果把消化道管壁比作一道牆,潰瘍性結腸炎是牆壁的“粉層”壞了,為消化道表層(黏膜層)慢性瀰漫性炎症。
腸壁深部肌層沒有明顯受累,潰瘍一般不深,不會引起穿孔、瘻管或狹窄、梗阻。潰瘍性結腸炎病變,越接近肛門病變越重,其黏膜層的壞死滲出,表現為腹瀉、血便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一樣的黏液。
克羅恩病則為全腸壁的病變,從黏膜層到肌層,也就是說“整個牆壁”都壞了,因此潰瘍很深,容易穿透腸壁引起穿孔、瘻管,全腸壁增厚或疤痕形成,容易引起狹窄或梗阻。克羅恩病最常見的病變部位在回盲部,呈多發、節段性潰瘍。
炎症性腸病誤診、漏診較常見
近十幾年來,炎症性腸病在我國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由於其病因不明且沒有特異性表現,炎症性腸病診斷較為困難,誤診、漏診情況較常見。根據相關文獻顯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漏診率分別高達32.1%和60.9%。
由於炎症性腸病常常表現為腹痛、腹瀉等症狀,不少患者甚至醫生都把它解釋為“慢性腸炎”。此外,克羅恩病患者如果發病於迴腸末端還容易與闌尾炎混淆。一旦誤診,患者非但不能解決病痛,還會因不必要的治療讓身體白白受罪。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與急性感染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腸結核、真菌性腸炎、抗生素相關性腸炎、放射性腸炎、藥物性腸病、腸道寄生蟲感染等疾病有相似的特徵;而克羅恩病主要與腸結核、腸道白塞病、淋巴瘤、闌尾炎等疾病有相似的特徵。因此,臨床上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必須要與這類疾病加以鑑別。與常見的消化疾病不同,炎症性腸病一般採用“排他性”診斷,即必須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特別是感染)導致的腸道炎症以後,最後透過做結腸鏡、病理活檢才能確診。
炎症性腸病雖無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
炎症性腸病的最大特點是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這一類疾病的病因不清楚,但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的相互作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專家研究發現,患者存在腸道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免疫系統會把患者吃進去的食物、腸道中的細菌等誤認為是外來物質,發起“無差別攻擊”,血中的白細胞到消化道黏膜內去“戰鬥”,繼而引發炎症,導致潰瘍反覆出現。腸道免疫功能紊亂,在夏季由於飲食習慣會加重症狀。
無論是潰瘍性結腸炎還是克羅恩病,都屬於終身都會復發的慢性疾病,目前的醫療技術條件下雖不能完全治癒,但是透過長期科學正規的治療可以控制病情。也就是說,炎症性腸病雖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
炎症性腸病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腸道黏膜炎症,維持緩解,減少復發,防治併發症。治療方案的制定要結合病情的嚴重程度、病變累及的範圍和病情的分期等實行個體化治療。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主要的藥物包括氨基水楊酸製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當出現腸梗阻、穿孔及腸道癌變等併發症時,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飲食與營養相當重要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調理。除了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外,飲食管理也是控制炎症性腸病發展的重要手段。
(1)為什麼要重視飲食與營養?
探究炎症性腸病的發病機制,歐美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西方”飲食,特別是動物脂肪、含糖飲料、全脂奶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攝入低可增加炎症性腸病的患病風險,而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類、穀物等可降低患炎症性腸病的風險。
此外,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在炎症性腸病患者中亦常見。營養不良是炎症性腸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併發症,發病率高達85%,尤其是克羅恩病患者。患者存在蛋白質一一能量缺乏,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2等微量營養素缺乏。反覆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造成患者攝入不足、吸收不良、丟失或消耗增加,加之藥物、手術治療,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療效和生活質量。
(2)營養治療有哪些方法?
營養治療已是炎症性腸病綜合治療的主要措施之一。營養治療包括腸內營養(EN)和腸外營養(PN)治療,不但能改善營養狀況,研究證實還能緩解克羅恩病,促進腸黏膜癒合,改善自然病程。
腸內營養指以符合疾病特徵設計的配方製劑替代自然食物,提供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其優點在於減少了自然食物中的抗原和細菌,使腸道“休息”的同時,又維持了對腸黏膜的直接營養作用,有助於腸黏膜上皮的修復,並利於維護腸道正常菌群,促進炎症反應緩解。目前腸內營養治療已是兒童克羅恩病發作期治療的一線治療措施;對於成人,腸營養能明顯改善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營養不良。
(3)如何加強自我飲食與營養管理?
炎症性腸病患者自我飲食與營養管理的目的在於滿足營養素攝入,改善營養狀況;又要防止飲食不當,促發炎症。
綜合現有飲食與營養治療的推薦指南,一般主張低脂飲食,根據病情采取限膳食纖維,即低渣飲食,主要內容有:A、足量飲水。B、少食多餐,每3~4小時進食一次。C、保證蛋白質類食物,食用熟透的、易消化的肉類,如禽肉、魚肉,蛋類和豆類(食物過敏或不耐受者除外),不新增黃油。D、每當食用新食物時(發作後),由少量開始新增。E、當沒有症狀時,可食用全穀物和多種蔬菜與水果;當有症狀時,選用易消化、低膳食纖維的食物。F、食用新增益生菌或益生元的食物。G、食物加工做到煮透,烹調簡單、清淡化,少用或不用刺激性的色素、香料和調味品。H、服用多種維生素片,激素使用者應補充鈣和維生素D。
總之,炎症性腸病患者根據病情而採取個體化食,並循序漸進。體重是反映營養狀況的“風向標”,建議患者每週監測體重,學會記錄飲食日記,出現體重下降、飲食攝入量少,應及時到營養門診就診。同時,還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有助於改善其病情, 促進康復。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愛生活的溪流,碼字不易,如果上面的健康科普知識對你們有所幫助,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或者請你把這篇文章轉發,讓更多醫學愛好者看到,謝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