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魚庫”千島湖,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但要提起萬綠湖,可能北方朋友就感覺很陌生了。事實上,萬綠湖可以說是千島湖的“孿生姐妹”,二者都是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同時還是漁業生產基地,生產的有機鰱鱅暢銷國內外。
經過對比不難發現,萬綠湖和千島湖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 千島湖又名新安江水庫,萬綠湖則為新豐江水庫,兩者都是特大型發電水庫,同在50年代末期動工興建,均於1959年蓄水。
- 千島湖是長三角的戰略水源地,萬綠湖則是珠三角的重要水源地,二者均成功入選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
- 在漁業發展方面,二者也都具有天然優勢,水面廣闊,島嶼庫汊眾多,庫岸線綿長。兩者湖區環境相似,水溫適宜,生物餌料豐富,非常適合淡水魚的生長。
在上世紀60~90年代,兩大庫區養魚的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存在引種不規範、投入飼料過多等問題,網箱養殖曾盛行一時,水質問題開始出現。到了後期,千島湖和萬綠湖紛紛朝著淨水漁業、保水漁業的方向轉變,既改善了水質又養出了好魚,生態和經濟實現了雙豐收。
相比於千島湖有機魚,萬綠湖的鰱鱅在知名度上更小一些,但是潛力相當巨大,甚至有望成為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鰱鱅魚庫”。
萬綠湖的“漁業賬”
萬綠湖位於廣東省河源市西部,庫區水面為370平方公里,對應庫容為139億m³,年均出庫水量為61億m³。這裡漁業資源豐富,魚類有70多種,比較出名的當屬鱸魚和桂花魚,每年各類魚的捕撈量可達100萬公斤,曾是當地漁民的重要營收途徑。
資料顯示,新豐江大壩於1959年正式下閘蓄水,萬綠湖從此誕生。從1962年開始,水庫漁民就開始下網撈魚,第一年的總產量僅有46.5噸,1965年增加到131.8噸,2年間就增加了1.8倍。但在此後的15年裡,庫區的漁業產量一直不溫不火,最低的一年只有50噸,最高的也不過135噸,和同時期的新安江水庫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
當時,國內有不少的專家都為萬綠湖感到“可惜”,因為就養魚條件而言,萬綠湖的優勢更明顯。萬綠湖所處緯度更低,氣候溫和,年平均水溫為22.5℃,魚類全年都可生長,育成上市的時間更短。可惜的是,當地對水庫的漁業發展似乎並不重視,管理鬆散,常年多捕少放,儲量持續衰退,資源受到了很大破壞。
從80年代開始,當地漁政部門開始加強引導和管理,混亂捕魚得以制止。這時候產量才稍稍回暖,逐漸從150噸增加到了575噸。但在同一時期,千島湖的成績還是遙遙領先,甚至可以用“望塵莫及”來形容。
比如在1986年,千島湖的捕魚產量就達到了2840噸,庫區還建了6個魚種場,組建了2個捕撈隊、1個研究所以及4個漁業加工廠(造船廠、織網廠、冷凍廠、罐頭廠),設施齊全,管理規範,有捕有放,漁業經營堪稱經典。
反觀萬綠湖,自水庫建成後,當地並沒有第一時間成立專門的漁業捕撈和管理機構。後來雖然設定了新豐江庫區辦事處,但是由於庫區水面大,人手少,專項資金緊張,實際的監管工作很難落實到位。另一方面,水庫的移民又倒流回來,無證捕魚現象時有發生,一庫清水的潛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淨水漁業是大勢所趨
時至今日,千島湖每年的捕魚量已經穩定在600萬公斤左右,創造的漁業效益超過10億元,周邊餐飲業創造的附加產值更是多達50億元。可以說,兩條魚“保住”了一個湖,還“養活”了一群人。
至於萬綠湖,近幾年也不得不開始轉型。近年來,河源市出臺的《河源市養殖水域灘塗規劃(2018~2030)》明確指出:東江流域、楓樹壩水庫、新豐江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均為禁止養殖區域。2018年7月9日,《廣東省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第18條也做出規定: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禁止游泳、垂釣等活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這也就意味著,庫區不但不能進行人工養殖(特指投餌式養殖),還不能進行垂釣等娛樂活動,監管力度可謂空前。不過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因為從地理區位上來看,萬綠湖地跨河源市和韶關市,屬東江水系,是廣州、惠州、河源、東莞、深圳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的重要飲用水源地。庫區的水質直接關係到下游4000萬人的生產生活,絕對容不得半點馬虎!
作為華南面積最大的人工水庫,萬綠湖的漁業註定要擺脫過去粗放經營、開放捕撈的形式,保水漁業、淨水漁業是大勢所趨。
果不其然,2021年5月河源市人民政府釋出了《河源市新豐江水庫及其主要支流水環境(降氮控磷)綜合整治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檔案中明確指出:目標在2023年前,入庫支流的水質要達到國家考核標準,總氮不高於0.4mg/L;到2025年,入庫總氮汙染通量削減一半,總氮年均不超過0.3mg/L。
事實上,總氮是新豐江水庫中最具威脅性的水質指標,近年來已接近國家地表水一類標準限值。而要守住這一道防線,第一步就是要禁止庫區的投餌式養殖,同時還要在上游集水區加大對牲畜養殖的管控力度,雙管齊下才能治住“汙染大頭”。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管控牲畜養殖?以2017年的資料為例,新豐江庫區集水區規模化養殖的生豬多達36.7萬頭,折算下來,生豬養殖排放的總氮量約為637噸,總磷為123噸,很容易造成嚴重的點源汙染。如果放鬆治理,後果不堪設想!
鰱鱅:隱藏的“淨水密碼”?
從千島湖的案例我們可以得知,適當利用好鰱鱅這兩條魚對改善水質大有裨益。鰱鱅可濾食掉10微米以上的浮游微藻,且攝食量大,是當之無愧的“除藻能手”。
研究表明,鰱鱅平均每增重1公斤,對水藻的消耗量多達40公斤,而氮源恰恰是水藻的營養源。因此,只要上游排放的氮磷汙染源能控制住,那麼透過在庫區封湖育魚,理論上就能透過鰱鱅不斷吸收、轉移氮源,逐步降低總氮含量。
屆時,每隔1~2年(南方水溫較高,捕魚期可適當縮短)即可組織人員捕魚,注意捕大留小,將成年鰱鱅撈出,以有機魚的身份上市(目前國內售價在30元/斤左右)。捕魚季結束後再增殖放流,放流物種可以鰱魚(60%~70%)和鱅魚(20%~30%)為主、同時輔以少量的草魚、鯽魚等物種,切忌放流外來物種。當然,放流之前還應對庫區的總氮、總磷進行監測,據此確定適宜的放流數量、放流比例以及放流效果。
有意思的是,萬綠湖的生態治理方案也確實在向千島湖看齊。河源市今年釋出的《方案》明確指出:要試點發展不投餌的濾食性魚類(估計就是在指鰱魚和鱅魚),透過以漁淨水、以漁控藻的方式修復水生生態環境。
《方案》中還特意提到了千島湖的案例:
結合新豐江水庫的水質現狀,參考浙江千島湖的成功案例,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研究,在新豐江水庫區域性庫尾嘗試開展“以漁控水”、“以漁淨水”生產試驗…並定期跟蹤檢測水質變化情況,取得成功後再合理推廣。
根據國內“淨水魚”的推廣情況來看,大部分水域都取得了理想效果,包括但不限於武漢東湖、昆明滇池、新疆博斯騰湖、吉林查干湖等等。應該說,鰱鱅有十足的把握能擔此重任,是國內首選的“淨水法寶”。
今後的萬綠湖,註定會走上“鰱鱅治水”的保水道路,雖然起步比千島湖晚了20多年,但水質、水溫、庫區環境等天然優勢依然存在,潛力巨大。如果當地能放手一搏,說不定就能把萬綠湖打造成南方地區最大的“天然魚庫”,真正為一庫清水的品質保駕護航。對此,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