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討論一下“計劃經濟生產隊時期”的種地人是不是比分田到戶後種地人多?
我們知道,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到1982年分田到戶以前,農村土地屬於“生產隊集體經營”時期,1982年分田到戶至今,農村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經營。
生產隊時期,農民是不允許進城和外出的,除了上學讀書的和老年人,所有年輕人和中年人都咋子農村種地,而且是一年到頭基本上不休息,而改革開放分田到戶後,年輕人和中年男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或經商了,農村實際種地人基本上是老年人和婦女,而且一年真正種地時間不到三個月。所以,生產隊時期的種地人數和出工天數遠遠高於分田到戶後的種地人數和種地時間。
再看生產隊時期“糧食產量”是不是很低?
首先,我們看一下生產隊時期和分田大戶後我國耕地的變化。生產隊時期我國的耕地大約在20億畝左右,而分田到戶後,由於城市化建設的大力推進,耕地面積已經不足18億畝。
其次,我們以10年為一個節點,看一下歷年糧食總產。
新中國剛成立的1949年到1957年農村土地屬於私有制,1949年糧食產量是1.1億噸,1957年是1.95億噸,比1949年增加了0.95億噸。從1958年到1981年是生產隊時期。1981糧食產量達到3.2億噸,比1957年增加了1.25億噸。到2020年,糧食產量達到6.97億噸,比1981年增加了3.7億噸。耕地面積和糧食總產看,生產隊時期糧食產量確實比分田到戶後低。
那麼,生產隊時期,農民都在家種地,而且一年四季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但糧食產量還是很低,而分田到戶後,大多數年輕人中年人都外出打工,種地的都是老年人和婦女,而且種地時間比生產隊時期少得多,為什麼糧食產量卻比生產隊時期高很多呢?
有一部分人說,是因為生產隊時期,幹活大鍋飯,出工不出力,耕作不精細,所以產量低,而分田到戶後,農民生產積極性普遍提高,所以糧食產量高。有一部分人說,糧食產量和分田到戶沒有關係,主要是分田到戶後有了良種、化肥、農藥等,所以,產量高。那麼,這兩種說法哪個對呢?
我個人認為兩種說法都失之偏頗,生產隊時期糧食產量低、分田到戶後糧食產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從最主要的兩方面作具體說明:
一、人的因素“生產積極性”、“責任心”佔很大因素
在人類一切活動中,人永遠是第一因素。六七十年代的生產隊時期,土地屬於集體經營,也就是生產隊所有勞動力一起出工,一起收工,一起幹活。從責任心來看,基本上就是生產隊長和副隊長兩個人操心,其它成員基本上是被動地聽指揮,責任心不大。
其實生產隊時期也分兩個階段,一個是七十年代以前,一個是七十年代以後。
七十年代以前,大多數生產隊集體幹活不是“包工制”,而是在一起幹,也就是所謂的“大呼隆”。我們知道,那時候大多數生產隊每天出工要生產隊長或隊長委託人敲鐘為號,大家聽到敲鐘,才開始出工,很少有提前出工的,而且,由於各家距離幹活的農田遠近不一樣,到田間地頭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即便是出工早的人,也不會就開始幹活(後來實行包工後才改變),而是要等到人們到齊後才開始幹活。由於農民早上幹活時不吃早飯的,都是帶一點乾糧到地頭吃,尤其是冬天,早上來到農田,先找些柴火烤饅頭或者紅薯,邊吃邊等人。
隊長的任務,除了開會、安排生產、督促出工,就是監督大家幹活。如果隊長或副隊長在,幹活數量和質量都還比較好,如果隊長或副隊長監督者不在,那幹活數量和質量就大打折扣。
七十年代後期,由於大集體幹活責任不好落實,效率不高,生產隊長叫苦連天,所以,大多數生產隊開始實行小範圍內“包工”。比如,這塊玉米地需要中耕和除草,改變過去很多人一起幹的方法,將這塊地按面積大小包工,幹完50分工,然後,一個人活著幾個人包乾,五個人幹完,每人平均10分工,兩個人幹完,每人平均25分工,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積極性比過去那種“大呼隆”高多了,出工早了,收工晚了。
然而,由於是不徹底的改革,加上生產隊很多農活不能包工,也就很難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而且,包工需要大量的事後驗收,隊長還有驗收人員忙不過來,數量上去了,質量卻下來了,依然難以保障農活的精耕細作。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糧食產量依然提高緩慢。
總之,人永遠是生產力的第一因素,大集體幹活的最大弊病就是無法落實責任,最後如果這塊地糧食產量不高,你沒有辦法落實是誰的責任。因為,農業種地不像工廠車間生產,每一個環節都能找到具體責任人,所以,即便有人沒有把地耕好,沒有把種子播種均勻,沒有把地鋤好,沒有草除乾淨,但由於大家一起幹活,誰也查不清責任人。也就是說,大集體幹活難以保障質量,做不到精耕細作。
有人為了說明糧食產量和分田到戶即人的積極性無關,做了這樣一個比較:你說分田到戶後產量高,如果不給你良種、化肥、農藥,你產量還能高嗎?這種比較是很可笑的。比較必須是同等條件,也就是說,在都不使用良種、化肥、農藥的前提下,看生產隊大集體經營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行比較才是正確的。其實,我們只要看看當時的自留地產量和生產隊的產量就會明白。
二、良種、化肥、農藥起很大作用
毛主席做出的“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農業“八字憲法”的確非常重要。八字憲法,“土”排第一,肥排第二,種排第三,說明“土地”、“良種”和“肥料”對提高糧食產量的作用非常大。
先說“土地”。只有好土地,才有好產量,這個不可質疑。80年代後的糧食產量高,也得益於六七十年代生產隊時期對土地的整修。
再說“良種”。過去,生產隊時期,雖然有“良種”,但比起現在差很多,特別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成功和大面積使用,對提高糧食產量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就是肥料。生產隊時期,由於化肥比較少,而且人們對化肥的認識也淡薄,所以,使用量特別少,種地主要靠農家肥。
第三說“化肥”。我們知道,農家肥的優點是不破壞土壤結構,但缺點是含有莊稼需要的氮、磷、鉀等成分特別少,100斤農家肥比不上1斤化肥。所以,產量提高緩慢。而80年代後,化肥的適應量大幅度增加,所以,糧食產量也大幅度提高。
第四說“農藥”。我們知道,如果沒有農藥,病蟲害就特別猖狂,莊稼收成就特別低。生產隊時期,雖然也有農藥,但第一是劇毒農藥比較多,第二是品種少,對病蟲害的防治作用不是很大,這也是糧食產量低的一個原因。
總之,糧食產量的高低,人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因素很重要,這點是不可否認的,第二,良種、化肥、農藥以及科學技術對糧食產量的提高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