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千雅 | 來源:原 創
如果我們要是用100年來界定一個經濟發展週期的話,那麼,中國已經走過了40年的高速發展期,經濟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在中國經濟的下半場,過去的那一套賺錢套路將會變得一文不值,如果我們再沿用之前那套賺錢方法的話,很有可能在接下來會讓我們掉進陷阱裡,從而無法自拔。
那麼我們又怎麼樣來應對未來的經濟變化,從而讓自己能夠持續賺到錢呢?我們先來看一看當前的市場經濟變化,然後我再來告訴你答案!
第一、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
過去的經濟市場可以說是賣方市場,由於當時資源匱乏,人們的需求量又暴增,可以這樣說,只要有產品就不怕賺不到錢。當時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是效率優先的發展模式。正所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只要你敢幹,幹什麼都能夠賺到錢。收個廢品都能夠成為百萬富翁。人們不怕沒有生意做,只怕你不敢做生意。這就是過去簡單粗暴的財富經。
但是現在,我國已經從增量經濟轉變了存量經濟。從以物為本轉變到了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前人要去找產品,現在產品要去找人。未來人在哪裡,產品就將會去向到哪裡。所以,我們看到了現在很多廠家寧願虧本賺吆喝,都要找那些網紅大咖去帶貨的原因。
在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你不但產品要過硬,你還要有人氣。所以,隨著我國5G技術的發展,自媒體以及直播行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二、從重市場到重技術轉變
以前我們倡導的是膽子要再大一點,步子要再快一步,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在過去的市場經濟發展當中,大家都非常重視市場的佔有率,全國銷量第一這就意味著自己很牛了。而且不管你的產品好與不好都不愁賣。因為中國人口多啊,什麼檔次的產品都有人買。大家可以看到過去的一元店火到了什麼程度?正所謂,遍地都是。
但是現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從重市場轉變到了重技術。我們從今年上半年這一系列的政策當中就能看出端倪。壓房企、抑資本、反壟斷這些政策都在告訴我們,如果根基不牢,發展得越快,危險性將越大。所以在今年,我國寧願暫時放棄GDP的再創新高,也要大力地發展高階製造業和高新科技業。比如像,大資料、5G技術、人工智慧、新能源等等,這些才是未來最重要的發展領域。因為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再高的GDP都是過眼雲煙。
第三、企業從做大轉變為做強
這和上面一點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相似之處就在於企業不會再一味地追求市場的大而全。不同之處就在於,企業從做大到做強的轉變。這個強不僅要求企業在技術和產品上要過硬,還要求企業要有充足的現金流、減少自身的負債率、以及化繁從簡,從多元化轉向到專業化發展路線。總結一句話,那就是未來的企業求質不求量。中國經濟的下半場,我們將會迎來高質量的發展路線。
第四、從賺快錢到慢慢去賺錢
在過去,房地產經濟讓人們是嚐盡了賺快錢的甜頭,大家都不用做事,買一套房子放著,10年過後人們就會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在過去,我身邊大部分能賺到錢的人還真的沒有幾個是做實業的。大家都在搞金融,搞投資。
但是在今年隨著我國壓房企、反壟斷、抑資本等一系列政策的到來。未來我們將會從賺快錢模式轉變到慢慢賺錢模式。這個時候我們沒有了急功近利的機會,更沒有了一蹴而就的市場。隨之而來的就是要讓我們靜下心來專注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因為沒有實體經濟作支撐的金融體系都猶如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在面對以上這四大變化時,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未來中國不缺人,但缺人才,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學習,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非常有必要去學一個一技之長。因為隨著我國高階製造業和高新高科業的發展,未來高階技能型人才會越來越值錢。
其次,我們不能再急功近利了,我們要學會慢慢賺錢、沉澱好自己比一鍬挖個金娃娃要強百倍。所以,未來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深耕某一個領域,千萬不能這山看見那山高,讓自己具有工匠精神在市場當中將會更有競爭優勢。
最後,我們一定要量力而行,之前負債是資產,欠的越多證明能力越大,以後負債將是一種累贅,欠的越多危險越大。市場當中將沒有大而不倒的企業。所以,未來我們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先把風險把控放到第一位,然後再去追求利潤。
2021年,中國的經濟已經發展到下半場了,過去的那一套賺錢秘籍真的不管用了,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