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開始南朝書風的發展方向還是很明確的:二王為骨,重點學王獻之。宋和齊很多書家習小王(小王本人也認為自己的書法至終超越了父親),其中的佼佼者為王獻之外甥羊欣。根據南朝人的評價,羊欣書法幾乎可媲美王獻之,還有““買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說法,袁昂《古今書評》說“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意思是羊欣跟王獻之相比,稍微有點畏畏縮縮,少了點氣概。當時的認為是如小王書風而風神較弱者是羊欣書法。
官方現存的為唐宋碑刻拓片,民間筆者暫未發現羊欣法帖,大家先看看淳化閣帖上的羊欣書跡:
如下是筆者發現的民間存王獻之《辭中書令帖》:
王獻之 《辭中書令貼》圖1
王獻之 《辭中書令帖》圖2
下面是溥儒臨王獻之《辭中書令帖》:
溥儒 臨 《辭中書令貼》(感謝版權方)
溥儒 臨 《辭中書令貼》細節圖1
溥儒 臨 《辭中書令貼》細節圖2
羊欣與子敬書法的優劣,一目瞭然,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筆者很喜歡羊欣的書評專著《採古來能書人名》)。
後有王羲之四世族孫王僧虔,也學小王,宋文帝稱其“非惟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如下為唐代摹本(《萬歲通天帖》)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
王僧虔 《太子舍人帖》
王氏家族書法對比
總有人說,王羲之寫得不咋地,王獻之書法就這樣啊?顏真卿早期書法真叫人失望......對於這類人,筆者一般都建議,請你拿起毛筆,自己試一試。二王書看似沒什麼高明之處,古今多少書家寫了一輩子突破不了,甚至抵達不了。當然毫無鑑賞能力還覺得自己隨便寫寫就比二王強的人另說,他們需要先看一些藝術鑑賞類的入門書籍和歷代書法評論,瞭解一下裁判員的標準。
到了大梁,梁武帝不喜歡王獻之書法,認為是“尚妍質薄”。而梁武帝說“子敬不逮逸少,逸少不逮元常”。也就是說,王獻之不如王羲之,王羲之不如鍾繇,大家越練越鬧心了。由梁武帝發起的二王書法孰優孰劣的討論,延續到了今日(今天好像沒啥人討論了吧?)。古人分別用了兩對反義詞來區別二人,“質/妍”、“古/今”。認為王羲之“古、質”,王獻之“今、妍”。南朝宋人虞龢《論書表》說“鍾(鍾繇)張(張芝)方之‘二王’,可謂古矣,豈得無研質之殊?且“二王”暮年皆勝於少,父子之間又為今古。子敬窮其妙妍,故其宜也”。反正在南朝宋的時候,大家還是覺得“今”、“妍”、“薄”是好的,到了梁武帝才畫風一轉,越古越好,鍾繇第一,王羲之第二,王獻之大家先放一放,其他的往後站.......
這個“古質今妍”怎麼解?當然表面意思是指筆畫的古樸純真,與浮誇妍美兩種審美取向。具體在筆法上是什麼區別?在這個問題上,民國時二王學者沈尹默認為:內擫近古,外拓近今。而他又進一步解釋,內擫是骨勝之書,外拓是筋勝之書。筆者認為,亦不可如此評論古與今。比如宋徽宗的“瘦金體”,顏真卿的顏楷,都是骨法用筆,卻不見古質,雖然也不是王獻之、羊欣、王僧虔等人所表現出的所謂“妍麗”、“質薄”。筆者比較傾向於將“今妍”的範圍縮小到,僅僅是南朝人習王獻之書只得其貌而不得其風骨,同時又摻雜了當時人喜好的筆畫寫法的一個特殊時期的書法風格。
我們先看看王獻之有沒有骨法用筆?下面是民間藏王獻之一筆書《玄度帖》,雖是草書,我們現在還在談真行,不妨參考,要有人說筋勝骨弱,恐難認同:
民間藏王獻之 《玄度帖》圖1
民間藏王獻之《玄度帖》圖2
對比一下王羲之草書《十七帖》,獻之骨並不弱:
民間藏王羲之草書 《十七帖》
但是父子二人區別明顯,虞龢說“父子之間又為今古”確實如此。筆者以為南朝人說的“古”,依然是帶有“篆隸”向楷演變之風,而“今”卻既不是魏碑體至終轉向唐楷的路數,也不是帶有“篆隸”圓轉淳樸的古體,而是摒棄了“篆隸”,建立於臨習王獻之具體筆畫上的一種特殊審美。細看王獻之與羊欣如下標識後的字的筆畫對比。羊欣確實做到了9分形似,但離王羲之與鍾繇,已經越來越遠。從這一點上說,梁武帝往回拉拉他們,確實是對的,否則缺了古法的積澱,字便只得筆畫,不得真意,越飄越遠。
王獻之、羊欣筆畫對比
在梁武帝的號召之下,南梁的書法家們,紛紛棄了王獻之,回到王羲之。這股追慕大王的書風,一直延續到了王羲之七世孫智永法師,如下是智永書法《真草千字文》(關中本,北宋大觀年間刻),頗有鍾繇、大王之味。簡而言之,終於又繞回去了,雖然不可避免地帶上了隋唐楷書的雛形。
整個南朝的書史,都在二王及王氏家族裡繞圈,且為學二王計程車大夫們翻來覆去地琢磨、反思,最終也沒走出更多的創新領地。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何最終書史走向了隋唐,磨磨唧唧的南朝書法,在士族制度土崩瓦解後,也就成了滄海一粟。
但是南朝書史關於二王優劣的討論,對於整個書史的意義重大。南朝輸了江山也輸了筆法,成了弱肉強食的書法演進史下的犧牲品,但它們提出了一個千古犀利的問題,就是中國書法到底何去何從?這個討論到了宋、元、明、清,雖然反覆折騰,大致還是梁武帝最終險勝。也就是說,師古法派勝,師唐宋派略遜一籌。以後我們再詳聊唐楷,及後面這幾個朝代兩派勢力的此消彼長。這裡先說一下富有遠見卓識的梁武帝,他在觀“王獻之臨”鍾繇書中,發現了一個重大規律:“師古法,變化最多”。在古法的海洋中取一兩瓢飲,認真習練,假以時日,都有望成大師。但你若習今法,比如現在頗為崇尚的顫抖筆,至多就是法蘇黃米而創新。但蘇軾是法顏真卿而創新,顏真卿法二王而創新,小王法大王而創新,大王法鍾繇而創新,鍾繇法蔡邕而創新......請問你的位置在哪裡?
鍾繇、王羲之,兩人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由圓轉方的黃金分割線,我們如果把大篆-小篆-隸-楷的演變拉一條線,終點是楷書成熟期(變化終結期)的唐楷,鐘王正好位於(1-0.618)處。他們有機會繼承最多的篆、隸,又剛有了楷,楷還未定型。他們的書法,可以最大限度將圓轉方的各種可能性納入。舉個例子,西周大篆中的肥筆如下,肥筆在橫、在捺:
西周 大盂鼎
隸書的肥筆在橫筆和捺,形成波挑之勢:
西漢 定縣竹簡
鍾繇的肥筆在捺和豎:
鍾繇 《宣示表》(唐臨)
就這麼一點點微小的變化,帶來的書法風格上的變化卻是巨大的。
從排布來說:
秦 裡耶秦簡
秦簡,隸書可以往右下撇。
西漢 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
漢簡,隸書可以往右上斜。
佈局上,王獻之可以有行(縱)無列(橫)(即每行字數可以不一樣多,按筆畫複雜度錯落著來),前面說過,這是西周早中期的排布方法,到了西周晚期,便大量出現既有行又有列的碑文:
王獻之 《辭中書令帖》
看如下春秋蟲書:橫折撇捺可以在任意處或彎折或直折,可以做裝飾性的平行曲、直筆,也可作不平行的開合筆。字還能東倒西歪,不按常規入行列,收筆可尖可圓,入筆可中鋒可側鋒:
春秋 蟲書 王子午鼎
來看看五代楊凝式的《神仙起居法》和張大千的書法,你能找到蟲書的影子:
五代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
張大千 書法
梁武帝總結鍾繇有十二意:平、直、均、密、鋒、力、輕、決、補、損、巧、稱。當代也有人總結王羲之筆法中的變化最多。筆者認為,從圓到方的轉變,可以演化出無數種變化和書法風格。甚至北宋徽宗在師古法的基礎上,自創了一種字型。現代為了藝術而創新的字型種類頗多,出現、消亡、出現、消亡,為何瘦金體流芳千古?
唐楷給我們的是什麼呢?橫平豎直的一個又一個方楷,筆法變化的可能性最小。唐楷的整齊劃一毫無疑問便利了閱讀和知識的傳播,唐楷自身也美得絢爛。但從書法藝術演化發展的角度,可謂桎梏。
筆者在聊司法筆跡鑑定時說過,書寫習慣具有自主性,這是筆跡鑑定的物質基礎。動力定型是一個自動化的反應系統,意識可以啟動它、制止它或者干擾它,但不能任意擺佈它。一旦你的動力定型開始在無意識領域運作,你就很難修改自己的筆法(不是不可以,是很難)。
筆者最近見到一份號稱美院流傳的書法筆法訓練方法,不知是否美院又或哪個美院所傳授,摘錄如下:
傳說的美院書法訓練法
照此法練習,一年後,動力定型完成,書法就算廢了。這是西方素描的排線法,在素描中主要是用來訓練筆力穩定、筆畫平直、排線整齊的。這個方法對素描非常有益,於書法則有害。素描稿是繪畫作品,無論你畫人像還是靜物,線的筆力輕重、筆畫粗細、間距寬窄、入鋒出鋒,雖然會影響作品的直觀效果,但並不妨礙你成為一幅好的素描作品,誰也不會用中國書法筆墨的標準去衡量一幅素描。而中國書法不同,中國書法講究的是力度、筆法、粗細、寬窄、出鋒入鋒、字型、間距、呼應、排布,等等不一而足,審美審的就是這些東西......一旦動力定型完成,你開始進入無意識創作的時候,這些不講究筆鋒運用、點陣排布的練習效果,就會跑出來魔咒你。別說王羲之無窮盡的變化,連顏真卿都難;蘇軾的石壓蛤蟆、黃庭堅的樹梢掛蛇也將與你無緣。中國古人習書,從來都是從臨帖起的,無從西式排線之理。至於從何時之帖開始臨起,看你要不要相信梁武帝。
蘇軾 寒食帖
黃庭堅 《松風閣帖》
而現在還有些自稱書法大家者依舊在談墨分五色。中國古代書法並不講究墨分五色。蔡邕飛白體(後為王獻之傳承)今已不見法帖刻石。王獻之的飛白體被古人評為“白而不飛”。但飛白即是枯筆嗎?古法制筆,都在蓄墨儘可能多、鋒毫有利於筆法變化上做文章。蓄墨多有利於分出五色嗎?讀者們自行去揣摩。
如下為王獻之飛白,多處粘連未見墨汁用盡之相,實為筆力壓鋒、提腕以持形之法,而非枯筆:
當我們明瞭了書史和書評上的演化,一路走來,再去考察傳承下來的法帖,還會分不清楚唐宋臨本和魏晉真跡嗎?即便是圍著王氏家族繞圈的南朝書壇,其書已非古法,不及小王,遑論上追大王、鍾繇。可惜鍾繇法帖民間未見,我們也只能就著唐宋臨本揣摩當年,順帶看看碑刻竹簡。幸運的是,二王法帖猶存,可以替我們還原一個真實的魏晉風貌。
我們最後對比一下民間藏王羲之法帖的《蘭亭序》,和北宋淳化閣帖的鐘繇《宣示表》,標註處,為唐前和唐後筆法的顯著區別:
民間藏《蘭亭序》及淳化閣帖《宣示表》
正如筆者之前說過的,任何一個朝代的人寫字,不可能不帶著那個朝代的特徵,因為那是他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形成了混合時代和個性特徵的動力定型。我們所臨習之刻石拓片、後世臨本、摹本,即便是大師之作,在我們傳承和習練書法的道路上,也遠遠不可能比擬真跡書帖的價值。希望有關各方可以重視起來,認可並保護這些珍稀的真品書跡,不要再輕易地無據打假。某些人打假一時爽,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行業混亂幾十年。
-------------------------------------
本系列地址連結:
(1)前言及參考書目
https://www.toutiao.com/i7005399367796523551/
(2)鑑老知新
https://www.toutiao.com/i7007665986388230694/
(3)為何是鐵證
https://www.toutiao.com/i7007970218022601220/
(4)謹慎性原則的危害
https://www.toutiao.com/i7008497667794043403/
(5)老紙與做舊紙
https://www.toutiao.com/i7008717584250012168/
(6)更多做舊紙
https://www.toutiao.com/i7009148716946866702/
(7)不以數量廢鑑定
https://www.toutiao.com/i7009495857997529630/
(8)老絹與做舊絹
https://www.toutiao.com/i7010738850561606177/
(9)更多做舊絹
https://www.toutiao.com/i7011057131587650056/
(10)珂羅版重災區
https://www.toutiao.com/i7011296717857407524/
(11)仿畫諸病
https://www.toutiao.com/i7012133129221718566/
(12)書非畫也
https://www.toutiao.com/a7012840098832302606/?log_from=99901bf8e20d5_1632823595967
(13)詩書畫共通之境
https://www.toutiao.com/i7012919978521379367/
(14)印鑑比對
https://www.toutiao.com/i7013210659445899789/
(15)印泥分析
https://www.toutiao.com/i7013971432262697483/
(16)裝裱與斷代
https://www.toutiao.com/a7015004463748383236/?log_from=c0bbe5742e08f_1633588500666
(17)臨本與鑑真
https://www.toutiao.com/i7016161221325947399/
(18)摹本與鑑真
https://www.toutiao.com/i7016509262021050911/
(19)碑刻與拓片
https://www.toutiao.com/i7017223608376328717/
(20)書法史與斷代
https://www.toutiao.com/i7017617230129086988/
(21)魏與晉
https://www.toutiao.com/a7017991470330151438/
(22)北朝啟隋唐
https://www.toutiao.com/i701836954776173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