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6.4班陳美汐
漆黑的長桌上,赫然躺著一塊溫潤的美玉,白間飄著幾縷青綠,質樸卻又處處顯露著高貴。上面雕刻的佛像典雅端莊,仁慈和善。一束光打在美玉頂端,晶瑩通透,光潔表面似浩瀚星辰,流光溢彩,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震撼。
玉有天然之靈氣,預示著高貴的品德與美好的人格,一直是詩人爭相讚頌的物件。但未經雕琢的璞玉就真的能吸引人的目光嗎?當然不能。
戰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便把其獻給楚厲王。楚厲王不信,認為卞和是騙子,便把他的左腿砍了。後來楚武王上位,卞和又去獻玉,再次被認為是騙子,被砍去右腿。楚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玉在楚山下痛哭,文王便叫人將璞玉拿回來雕琢,發現竟是稀世珍寶,命“和氏璧”。和氏璧之所以被厲王武王認為是普通的石頭,是因為沒有被雕琢。
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一塊上等的玉也要經過雕琢,才能散發出美,人亦是如此。如果不專注做某事,不反覆雕琢,都難以吸引人的目光,成為可用之才。
以前我開始寫作時,寫出來的文章流水賬,枯燥乏味,平平淡淡,讀起來味同嚼蠟,毫無樂趣和細節可言。後來,我靜下心,專注地寫,反覆雕琢,才筆下生花。為了有黃金素材,我將每天發生的事記在本子上;每天晚上閱讀半小時,積累好詞佳句,並學習其寫作方法;每週末寫一篇文章,與媽媽一起分享改進,反覆打磨每一個場景,雕琢每一個文字……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我的寫作能力大大提升。寫出來的文章,有細節,有美句,字字珠璣,生動有趣,篇篇高質量,發表率極高。原來的我就如同那塊璞玉,無人問津;而今我的情感浸在文字裡,自然能吸引讀者。所謂琢玉,不過是將稚嫩的小芽培養成傲立蒼穹的大樹。世間萬物都只有經歷這個過程,才能闖出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有些卻放棄了琢玉的過程。
古代的方仲永,小時候詩歌方面很有才華,被稱為神童。然而,仲永的父親愛錢,他將仲永當成搖錢樹。他每天跟著父親東家進西家出,以求些小錢,學業荒廢,長大後成為了普通人,泯滅在人群。仲永天賦極高,是塊好玉,但未經雕琢,就散發不出他的光芒。這再次說明,不論有多厲害,後天不努力就會被淘汰,不經雕琢就成不了美玉。
人生漫漫長路就是一場琢玉之旅,在無數磨鍊考驗中不斷成長,雕琢出最好的自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