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歷經五十餘年修生養息,時至明朝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時。此時國泰明安。為明朝政權最穩定的時期。明宣宗宣德時期,帝王治國有方,任用賢吏,與民休息,使“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史稱“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
政事之餘,宣德皇帝亦陶醉於藝術的世界,詩、書、畫等方面皆有很高造詣:宣宗幾乎每日都吟詠揮毫、撰文賦詩,所作匯於四十四卷《大明宣宗皇帝御製集》;他亦是書法愛好者,學王羲之、顏真卿,也學同時代的書法家沈度,自言“朕幾務之餘,遊心載籍,及遍觀古人翰墨,有契於懷”;其繪畫廣涉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草蟲等題材,故宮博物院珍藏多幅宣宗畫作,如《武侯高臥圖卷》《三鼠圖》等皆妙筆有神。明人姜紹書《無聲詩史》評其曰,“帝天藻飛翔,雅尚詞翰,尤精於繪事,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無不臻妙。”
此時,瓷器燒造亦迎來巔峰時期。宣德瓷器的燒造,始於洪熙元年九月,終於宣德十年元月,期間宣德五年九月停燒,至八年再度恢復。時間不長,但“以諸匠之精藝者為之”,且有品秩較高的內官赴廠監造,成品經嚴格篩選,次品廢品皆被“分類摧毀,單獨埋藏”,管理極其嚴格。由此,宣德御窯瓷器質量極高,至明中後期便已廣受追捧。嘉靖朝謝肇淛於《五雜俎》中感嘆:“宣窯不獨款式端正,色澤細潤,即其字畫,亦皆精絕,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價幾與宋品矣!”明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更言,“宣德之貴,今與汝敵”!
端莊秀雅 慕古怡情
本品為宣窯之曠世雋品,極負盛名,其形端莊秀雅,簡潔清新,呈葵瓣花口十稜式,盡顯曲線變化之佳妙。釉汁凝潤泛青,胎骨堅緻細薄,執之品鑑,纖巧怡人。洗心繪以青花五爪游龍穿梭於祥雲間,雄姿遒勁,氣奪千里。外璧飾以十組青花無框團龍紋,升龍與降龍相間,方寸之際,威勢凌人。其筆觸細膩,精到有神,青花一色蒼妍舒雅,墨勢渾然而莊重,泛出濃妍之錫光,誠為宣窯之妙品。
此洗妙作十瓣花式,花瓣邊沿於中微斂,頗似蜀葵,故常名葵式洗。蜀葵,戰漢之際編纂的《爾雅》名其曰“菺,戎葵”,晉代出現“蜀葵”之名。她是唐代詩人岑參筆下的年少光陰:“人生不得長少年,莫惜床頭沽酒錢。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是宋人陸游筆下的心心相印:“翩翩蝴蝶成雙過,兩兩蜀葵相背開”;是明人張翰筆下的赤誠忠心:“ 蜀葵花草幹高挺,而花舒向日……丹心則一,故恆比於忠赤”;亦是清人錢宛鸞筆下的一笑百媚生:“織雲制粉,裁霞剪綵,倚醉嫁薰風……傲殺杜鵑,不輸芍藥,蜀地笑芙蓉。”宋人將其入畫而有《蜀葵圖》(現藏上海博物館)、《百花圖卷》(現藏吉林省博物館);明畫如《蜀葵紈頁》(現藏故宮博物館)用色更豐,愈顯蜀葵色之鮮妍、形之婀娜。
南宋官窯洗巴婁爵士伉儷舊藏現藏牛津大學艾希莫林博物館
宋人取其形入瓷,得葵瓣盤、葵口碗、葵瓣洗等器。官窯、哥窯等時有燒製葵瓣洗之形,或開六稜、八稜、十稜,多者甚至有十二稜。已知宋器十稜洗散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牛津大學艾希莫林博物館、克里夫蘭美術館等處,拍賣市場上偶有得見。器底均施滿釉,裹足支釘燒造,秀雅考究;直徑以12釐米左右為多,偶有逾20釐米者。盈手而握,尤若蜀葵半綻未放,凝潤溫雅。 明永樂時期復燒十稜洗,見甜白及青花兩種。景德鎮永樂地層曾出土甜白釉十稜洗殘片,見《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瓷器》,臺北,1996年,頁262-263,編號100。首都博物館珍藏一永樂青花十稜洗,洗內繪龍紋,外壁飾團龍,尺寸最小,直徑僅15.7釐米,見《首都博物館藏瓷器選》,文物出版社,北京,1991年,頁30、100,編號990。另一例見克利夫蘭美術館館藏,於首都博物館裝飾相類之外,外底亦繪團龍,直徑18釐米,著錄於《賽福潤絲與格蕾塔·米禮肯伉儷收藏圖錄》,克利夫蘭美術館,1990年,編號27,彩圖2。第三例於佳士得香港2004年4月26日上拍,拍品960(直徑18.3釐米)。
明宣德 青花團龍紋洗1993年出土於御窯珠山
明永樂/宣德 青花團龍紋葵式洗 洗底繪龍紋克利夫蘭美術館
明永樂 青花團龍紋葵式洗首都博物館
宣德時期承繼這一制式,惟足內不再繪五爪飛龍,代之以宣德六字款。本品即為其中精品。其胎體細膩潔白,釉質瑩潤亮青,青花幽菁沉著。內底青花雙圈內繪一五爪降龍於祥雲之間,龍首威武昂揚,龍身舒展修長,雄姿遒勁,矯健勇猛,有氣吞山河之勢。外壁繪團龍,升龍與降龍相間,游龍矯健,威勢凌人。採用小筆渲染填色,兼有淡描勾線與渲染筆法,與幽深之青花相合,微泛濃妍之錫光,凸顯宮廷龍紋的霸氣震懾之感。
雍容矩度 遒勁之姿
本品器底書“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楷書六字雙行款,外勾雙圈,筆法遒勁有力、樸拙蒼健。
明初,由於帝王個人喜好,大力提倡書法,一時帖學大盛。讀書人寫字,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如同木版印刷,這就形成了明代的臺閣書體,稱“臺閣體”。而以沈度楷書為代表的臺閣體書法成為書法規範,講究“婉麗飄逸,雍容矩度”,明宣德皇帝的書風亦深受其影響,《萬曆野獲編》贊宣德皇帝的書法“學顏清臣,而微帶沈度姿態。”,明王世貞《藝苑厄言》載,“宣宗書出沈華亭(度)兄弟,而能於圓熟之外,以遒勁發之”。沈氏對明初宮廷文化生活影響頗大。明焦竑《玉堂叢話》卷七“巧藝”條記述:“度書獨為上所愛,凡玉冊、金簡,用之宗廟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貞石,必命度書之”。 此洗款識書寫頗得沈度“雍容矩度”之神,亦有宣德“遒勁”之姿。可能由宣宗或沈度書寫粉本,後交景德鎮工匠臨摹於瓷器之上。
明宣德 《武侯高臥圖卷》 朱瞻基繪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將《武侯高臥圖卷》中宣宗御題,與本件十稜洗的年款詳加對比,便會發現此寫款的風格脫胎於宣宗筆意,幾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