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京西慈善寺香火旺盛,妙峰山廟會更是聞名遐邇。進香的香客與趕廟會的民眾穿行於西山,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達官顯貴。於是,上香古道應運而生。京西古香道曾有數條,以前我也撰文介紹過,而這次要介紹的古香道東起青龍山東麓,西到天泰山慈善寺,長約三十里。
香山與八大處之間的北辛莊是這條古香道的起始點,當年,那裡曾有一座以壁畫聞名的古寺——昌化寺。如今,昌化寺早已蕩然無存,那裡成了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昌華景區。之所以稱為“昌華景區”,因為南起昌化寺故址,北至寶相寺旭華之閣。
沒有獅子的“獅子窩”
五臺山有個獅子窩,那是一座寺廟;北京的西山也有個“獅子窩”,那是一處摩崖石刻。
京西古香道上的這處摩崖石刻位於香山東南、八大處以北的青龍山上。山巔一塊坐西朝東的褐色巨石上,鐫刻著一尺見方的三個大字——獅子窩,下面是一個更大的“佛”字,約一米見方。說是巨石,其實是山體的一個剖面,山體被劈開後,露出植被下面的岩石。那個剖面旁邊長滿了低矮的灌木和野草,像是披上去的一件外套。剖面跟前有一道鐵柵欄,鐵柵欄上懸掛著一塊警示牌,告誡遊人“自覺愛護文物,嚴禁亂塗亂畫”。
“佛”字石刻的左下方、正下方和右下方均密密麻麻地刻滿了字,如右下方的“乾隆十六年僧源方住獅子窩,雖有廟基並無房舍,自本年同穆克登額開山修道,建立廟宇,功德施主,萬古流芳”,這是說獅子窩的歷史。乾隆十六年,僧人源方在獅子窩任住持時,因為廟宇頹敗,便與穆克登額一起開山修路,重建廟宇。當時,施主趙開泰、李德祿、趙德華等人慷慨解囊,捐助了工程款。廟宇竣工後,取名福惠寺,意為福澤天下,惠及蒼生。
就文字優美而言,我更欣賞旁邊的一副楹聯:萬人舍,萬人行,結萬人善緣;十方來,十方去,成十方功德。那麼,“十方”是什麼意思呢?當時,廟宇分為公有和私有兩種,私有的廟宇又稱子孫廟,師徒傳承,子孫接續,屬於私人財產。公有的廟宇為皇家所有,又稱十方廟,由皇家派人管理。福惠寺的前身叫太平院,是一座十方廟。順便交代一下,清代乾隆年間,京西古香道上十方廟林立,譬如,寶相寺、寶諦寺、焚香寺、長齡寺等,不一而足。
下面說獅子。既然福惠寺旁邊的山崖上有“獅子窩”石刻,那麼這一帶究竟有沒有獅群出沒呢?據我所知,非洲塞倫蓋蒂草原上有獅子,而且是獅子的原產地。在中國,動物園裡有獅子;馬戲團裡有獅子;盧溝橋上有獅子,但那是石頭雕刻的;豪宅庭院的大門口有獅子,也是石頭雕刻的;傳統慶典活動中有舞獅表演,那不過是人操縱的道具。如果說京西古香道上有獅子,純屬無稽之談。不僅沒有獅群出沒,連獅子的影子也沒有。不僅現實中沒有,而且各種史籍記載中也沒有。
我試圖從“獅子窩”摩崖石刻下方的文字中找到有關獅子的記載,但是徒勞。摩崖石刻以西,有一塊記載修路建寺的石碑,碑文中也沒有獅子的蛛絲馬跡。我又向一位在山間散步的老人打聽,他笑著說,他家就住在附近,小時候經常到“獅子窩”摘酸棗,因為那裡的酸棗又大又甜,但從來沒聽說過這一帶有獅子。
那麼,“獅子窩”該如何解釋呢?據說,清代乾隆年間,在這一帶的眾多廟宇中,香火最旺的是摩崖石刻東邊的寶相寺。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詔令,仿照五臺山殊像寺,在風景秀麗的北京西山修建了這座寺廟。寶相寺主殿旭華之閣內立有兩塊石碑,一塊石碑上鐫刻著文殊菩薩的畫像和乾隆皇帝的御筆題詩,另一塊是御製寶相寺碑。主殿正中供奉文殊菩薩塑像,而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獅子。前面說了,五臺山有個“獅子窩”,那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篤信文殊菩薩的鈕祜祿氏(乾隆皇帝的母親)每年都去五臺山朝拜進香。乾隆皇帝是歷代帝王中有名的孝子,他下令修建寶相寺後,他的母親就不用千辛萬苦去五臺山了。
寶相寺西邊的福惠寺落成後,香火遠不及寶相寺。也許是出於爭攬香客的考慮,福惠寺僧人逢人便說,寶相寺的獅子跑到福惠寺來了。他們惟恐香客不信,又在寺院旁邊的山崖上鐫刻了“獅子窩”三個大字,這就是“獅子窩”的由來。當然,這種說法或許有演繹的成分。假如果真如此,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福惠寺僧人有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二是福惠寺僧人膽量夠大,竟敢與皇家寺廟爭香火。
不管怎樣,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而她的坐騎獅子象徵著威猛。如此這般,我考察“獅子窩”便不虛此行。
東茶棚與西茶棚
京西古香道上曾有兩座茶棚,東邊的叫東茶棚,因為北臨獅子窩塔院,又稱獅子窩茶棚;西邊的叫西茶棚,因為位於滿井村,又稱滿井茶棚。
東茶棚坐落於陳家溝以東,青龍山以南,屬於福惠寺下院,所以名為茶棚,實際上是一座寺廟。據考證,那是一座屋舍三間的民間廟宇,廟前有井,可汲水沏茶。如今的東茶棚遺址,屋舍與水井蕩然無存,唯餘兩株高大粗壯的古槐,在過往的山風中訴說著記憶深處的陳年舊事。遺址北邊崖壁上刻有“普渡橋”三個大字,落款處依稀可見“乾隆三十四年修建,住持源方”字樣。由此推測,這座茶棚的繁盛時期或許在清代乾隆年間。現在,這裡是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處景點,除了標誌性的兩株古槐,還有一塊褐色巨石,正面鐫刻著“茶棚”二字,背面是東茶棚的簡單介紹。巨石旁邊立有一塊金屬標牌,上面寫著“東茶棚遺址”。
從東茶棚向西,過寶勝仙橋,再走一段路,便是西茶棚,即滿井茶棚。此茶棚原為滿井村的一座關帝廟,廟前一眼泉水,取多少,湧多少,不涸不溢,一直保持著滿滿的水位,故稱“滿井”。民國時期,滿井茶棚有殿堂18間,塑像12尊,香客絡繹不絕,香火旺盛。但後來漸漸荒廢。舊的滿井茶棚已不復存在,現在的仿古四合院以及水井上古色古香的涼亭,都是近幾年修建的。
古香道上的茶棚,自然是香客喝茶歇腳的地方。據說,當時這一帶流行喝山茶。野生山茶的種類很多,而且具有保健作用。譬如,巖青蘭,俗名西山毛尖,《北京植物誌》對這種植物的描述是“全草具香氣,可代茶用”,這種茶沏泡後橙黃明亮,口感初苦而漸香,可清熱散火;黃金茶,黃芩莖葉經七蒸七曬製成,為民間敗火良藥,若九蒸九曬,效果更佳;棍兒茶,即瞿麥茶,山坡上隨處可見,開花季節採摘,七蒸七曬,可利水滲溼……來自北辛莊一帶的香客,沿著古香道一路向西,在前往慈善寺、妙峰山朝拜進香途中,遇東茶棚、西茶棚而歇腳,喝幾盞野生山茶,該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愜意吧。
智者悟禪,清茶一杯;迷者問禪,佛經萬卷。禪師坐禪,除禪房要在曲徑通幽的花木深處外,還要五調——調食、調眠、調身、調息、調心,而這些內容均有茶的參與。禪師一邊打坐一邊品茶,佛法便在茶香中漸漸領悟。佛家待客,也往往清茶一杯,這是讓客人自己去開悟無法言說的禪理。因為茶禪一味,古代寺院的院內院外廣種茶樹,自採、自制、自飲。而且流傳下來許多著名品牌,如,黃山松谷庵、吊橋庵、雲谷寺一帶的黃山毛峰,齊雲山水井庵的六安瓜片。茶聖陸羽由寺院收養長大,他對茶的最初瞭解和興趣,便得益於禪茶的耳濡目染。在以後的歲月裡,陸羽的《茶經》和詩僧皎然的《茶歌》曾風靡一時,成為茶界經典。
當然,老百姓飲茶往往粗獷得多。老北京題材的電影裡,女性化的茉莉香,卻被茶樓裡的壯漢們喜愛著,那一聲京腔京韻的“香片一壺”,有點英雄要過美人關的意味。
一位研究京西民俗的朋友告訴我,那時的茶棚不僅可以飲茶,還可以就餐。當然,伙食很簡單,主要是玉米麵粥、小米粥、菜粥、窩頭和貼餅子。也粗糧細做,譬如,用細玉米麵加榆皮面製作板條、壓餄餎、煮餑餑、蒸菜糰子;用小米麵製作烙黃兒、發糕;用黃米麵製作棗糕、炸糕。佐餐菜餚主要是蘿蔔和蔓菁醃製的鹹菜,還有豆芽、豆腐及各種時令蔬菜。那裡不是講究吃喝的地方,也沒人講究,簡單打尖後,還要趕路。
清涼的山風中,我在古香道上獨自遊走。從東茶棚到西茶棚,邊走邊想,這兩個廟宇與茶棚合二為一的地方,不知發生過多少傳奇故事。
一座古橋,四個名稱
登頂西山森林公園後,沿著古香道一路向西,在青龍山與翠微山之間的山澗上,有一座單孔石拱券古橋。橋體以山石壘砌而成,拱券至橋面只有一層石板,顯然不能過分承重。也無重可承,古橋兩邊的狹窄山路根本無法通行車輛。橋面平整,與連線兩邊的山路均以石塊鋪成,渾然一體,加上邊沿沒有護欄,不論從東向西行走,還是從西向東行走,都容易將其忽略。
古橋其貌不揚,名字卻多。
其一,寶勝仙橋。橋北山坡上有一塊漢白玉石碑,碑文記載:“明弘治五年,某官員至此,謂左右曰:‘此地當造一橋,以利於往來者。’左右嘉其善舉,遂造此橋。額曰:吉祥寶勝仙橋。橋內供奉石佛,乃釋迦如來尊像也。”如今,橋頭有一塊石景山區文化委員會豎立的灰色標牌,上面也寫著“寶勝仙橋”。至於橋內的佛像,早已不知所終。我在西山遊走,多次經過寶勝仙橋,但見矮樹、灌木及雜草叢生,橋壁有塗鴉,惟獨不見石佛造像。
其二,唸佛橋。據《日下舊聞考》記載,橋旁曾有石刻“唸佛”二字,故得此名。作為研究北京地區歷史文化的史料性著作,編纂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日下舊聞考》具有一定權威性。然而,我找遍了古橋周圍的每一塊石頭,也沒有找到“唸佛”二字。另有一種說法,那塊石頭上刻的不是“唸佛”,而是“南無阿彌陀佛”,佛教徒經過此處,口唸佛語,故稱“唸佛”。不管刻的是什麼字,那塊刻字的石頭已經湮沒於歷史的塵埃,惟有橋名流傳至今。
其三,面子橋。相傳,明朝弘治年間,有一位王爺到寶珠洞進香,途經青龍山與翠微山之間的山澗時,隨從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王爺的轎子抬過去。於是,王爺感慨道:“要是有座橋就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地一位官員趕忙致謝,並盛讚王爺的悲憫情懷與修橋功德,使王爺飄飄然之際不得不假戲真做,承諾修建此橋。因為王爺給了地方官面子,所以此橋被稱為“面子橋”。王爺的轎子不好抬,屁股下面的轎子費力,心理上的轎子費神,但那位地方官都順順當當地抬了過去,可謂高人。至於修橋的銀子,對王爺來說簡直小菜一碟。人們往往不屑於抬轎子,但若能抬出一座橋來,便是功德圓滿,因為來來往往的香客受益,山民也受益。直到500年後的今天,我遊走西山時依然受益。
其四,面板橋。這是就古橋的形態而言,因為橋面平平展展,形似面板,所以有了這個稱謂。東來西往的過橋人,如果目視前方,那裡就是一段路,與身前身後的路並無二致。除非有意觀看,才會看到路面下面的橋洞。面板橋原來是否有護欄,已無從考證。假如橋下水流湍急,橋上又無護欄,過橋便是一件驚心動魄的事。
當年,青龍山以東的香客前往天泰山慈善寺或者更遠的妙峰山朝拜進香,須過寶勝仙橋。另外,去八大處寶珠洞朝拜或者趕廟會,寶勝仙橋也是必經之地。據說,清代康熙年間,一年一度的八大處廟會熱鬧非凡,夜間依然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以致誕生了一個專門為香客提供照明服務的香會組織——懸燈會,而更多的香客是專程朝拜鬼王菩薩的。
鬼王菩薩是海岫禪師的俗稱。海岫禪師在幽暗的山洞中面壁苦修四十餘年,終成正果。至於那個山洞的來歷,有人說是天然形成,有人說是海岫用手指摳出來的。後來,海岫修行的地方因洞建寺,成為八大處地理位置最高的一座寺院。洞穴位於觀音殿後面,阿彌陀佛殿下方,洞闊不足六尺,深約一丈有餘。洞壁上隨處可見黑白相間的卵石,圓潤光潔,在昏暗的山洞中熠熠閃光,猶如寶珠,故稱寶珠洞。
在《御製聖感寺碑文》中,康熙皇帝對海岫禪師給予了高度評價。大意是,海岫老實厚道,為人自律。勤於勞動,不辭辛苦。布衣粗食,生活節儉……
寶珠洞成就了海岫禪師,又因海岫禪師而聞名遐邇。那麼,寶勝仙橋呢?它幫助前往寶珠洞的人越過了一條山澗,也便成為一座有功德的橋。
形似羅鍋的萬善橋
我初次看到萬善橋,是在一位朋友的畫室裡。當時,他寬大的畫案上隨意擺放著幾幅素描作品,《萬善橋》是其中之一。我喜歡這座橋的名稱,並斷定它與宗教有關,因為科學求真、藝術求美、佛教求善。所謂“萬善”,乃是“善”的至高境界。後來閱讀史料,印證了當初的判斷。
在京西古香道上,橫跨黑龍溝的萬善橋西鄰千年古剎雙泉寺,是香客前往雙泉寺、慈善寺以及妙峰山朝拜進香的必經之地。這座青石古橋始建於金代,當初只是專供金章宗駕臨雙泉寺的一座木橋,名曰雙泉橋。
雙泉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順天府志》記載:“雙泉山,山在城西四十里許。按重修碑記雲:山有二泉,唐時古道場也。”到了金朝鼎盛時期,擅長詩文書畫又酷愛山水的金章宗看中了雙泉山的旖旎風光,遂將山上的雙泉寺當作了自己的行宮。他在美不勝收的西山風景裡和潺潺流淌的泉水間流連忘返,下令修建了西山八大水院,雙泉寺就是其中之一,叫做雙水院。
金章宗每次駕臨雙水院,必經雙泉橋,此橋不知收藏了多少這位文藝皇帝的腳印。然而,每逢雨季,黑龍溝的水漲過橋面,雙泉橋就成了漫水橋。日久天長,被水浸泡過的木頭漸漸腐爛。明弘治年間,雙泉橋重修,木橋改成了石橋。清光緒年間,雙泉橋再次重修,並更名為萬善橋。
雙泉橋因兩股清澈的泉水而得名,那兩股長流不斷的山泉在黑龍溝中段合二為一,山泉匯合處建了一座廟——雙泉寺,修了一座橋——雙泉橋。那麼,萬善橋的由來和寓意呢?相傳,慈禧太后的近侍太監劉誠印侵吞一筆公款後,寢食不安。由於無法承受良心的折磨,便向慈禧太后如實交代了。慈禧看他態度誠懇,確有悔改之意,就沒有追究此事。至於那筆贓款,慈禧太后隨口說道:“看著花吧。”於是,劉誠印用這筆錢重修了雙泉寺和雙泉橋,使壞事變成了好事。在這次大規模重修中,橋體由原來的平面改成了拱形,名稱也由雙泉橋改成了萬善橋,意在警醒世人慈悲為懷,棄萬惡,行萬善。
因為幡然悔悟,劉誠印的人生方向得以及時矯正,而他的善舉又感染著兩位修橋的石匠。那兩位石匠一個叫賈二,一個叫賈五。他們手藝高,心眼實,用當下的話說,就是富有工匠精神。他們殫精竭慮,用一根根原木拼成弧形,然後砌上磚石,最終建成了既堅固又美觀的單孔高拱石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萬善橋竣工後,他們把剩餘的工程款(一千餘兩白銀)悉數退還給了劉誠印。劉誠印感於其誠,讓賈二、賈五居住在雙泉寺,代為管理寺院,直到壽終正寢。
萬善橋寬4米、長16米、高10餘米,雖歷經滄桑,依然保持著原有風貌,青石欄板外側的“萬善橋”三個大字至今清晰可見。遠遠望去,橋體宛如彎曲的駝背,所以當地村民親切地稱之為“羅鍋橋”。而在畫家和攝影家眼裡,那個彎曲的脊背是線條柔美的馬鞍形,所以他們把萬善橋稱為“北京最美的古橋”。
橋頭有兩株高大的古柏,古柏中間是一座佛龕,供奉著接引佛。作為古香道上的一個節點,萬善橋氤氳著濃郁的宗教氛圍。由東向西的香客們經萬善橋跨過黑龍溝後,首先朝拜橋頭的接引佛,然後再去雙泉寺或者更遠的慈善寺朝拜進香。清代乾隆年間,雙泉寺香火旺盛,每年陰曆三月十五,人們透過萬善橋到雙泉寺上香、飲泉水,然後一路向西,去天泰山趕廟會。而身高丈六、法力無邊的接引佛手持蓮臺,在萬善橋頭接引眾生。
京西古香道歷史遺蹟眾多,但由於各種原因,大都蕩然無存。譬如,獅子窩塔院、寶相寺、寶諦寺、焚香寺、長齡寺等。東茶棚僅存遺址,西茶棚(滿井茶棚)是近幾年在遺址上重新修建的。作為金章宗行宮的雙泉寺幾經興廢,曾一度成為雙泉寺村生產大隊的隊部所在地。2010年重修前,那裡只剩下斷壁殘垣。現在,包括大雄寶殿、觀音殿和地藏殿在內的嶄新的雙泉寺是經過三年修建,於2013年竣工並對外開放的。寶勝仙橋雖然存在,但已是一派破敗景象。如果說這條古香道還有一處基本保持原貌並體面存在的歷史遺蹟的話,那麼,非萬善橋莫屬。
(原標題:京西古香道古蹟遺存多)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嶽強
流程編輯 :L020
版權宣告:文字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