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以假亂真的瓷器,就是仿生釉瓷器。
在遼寧省博物館近期舉辦的“珍瓷剪影——傳統手藝的時空對話”展覽中,就展出了這些非常有特點的仿生釉瓷器。
在該展覽中展出了多件精品瓷器,這其中就有多件仿生釉瓷器。包括仿木紋釉碗、仿古銅彩出脊方鼎、清代仿竹刻人物紋瓷筆筒、仿松石綠釉凸花蕃蓮紋橢圓盤等。比如,清乾隆時期的仿木紋釉碗、仿古銅彩出脊方鼎,外表看起來就是木碗和青銅器,非常逼真。
記者瞭解到,仿生釉是古代陶工依據自然界生物或礦物肌理特徵而創燒的瓷釉品種。最早的仿生釉瓷器出現於唐代,宋代略有發展,至清代乾隆時期,此類工藝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發明了仿木、仿玉、仿竹、仿石、仿漆、仿螺鈿、仿牙雕、仿古銅、仿金銀等各類瓷釉品種。凡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物像,“無不以陶為之,仿效而肖”,足以亂真。清代中後期,仿生釉瓷器製作日漸衰退,產品質量遠遜於乾隆時期。
在展覽中,還展出了一組同治大婚禮造器,如黃地粉彩梅鵲紋餐具,非常精美。
據介紹, 清同治七年(1868),同治皇帝大婚,朝廷特命江西巡撫景福在景德鎮御窯廠督燒套裝餐具,共120桶,7290件瓷器器型有海碗、大碗、中碗、湯碗、酒杯、羹匙和大中小盤、碟等,同時還有茶缸、渣鬥、粉盒、花盆等。此組展品是同治大婚瓷器中的典型餐具,為烘托皇帝新婚的喜慶氣氛,所有的器物色彩濃豔,紋飾均採用“雙喜”、“喜鵲登梅”等吉祥圖案。因與皇帝婚禮有關,這批瓷器又被稱為“大婚禮造器”或“大婚禮型器”。
遼瀋晚報記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