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1 max的優勢在於效能功耗比。50W,理論效能打遊戲本100多W。除了5nm的優勢以外,蘋果的大晶片+LPDDR5是優勢。
蘋果大晶片的設計,是從遊戲機過來的,最早是在Xbox 360 slim上面,後來遊戲機都用了。CPU和GPU之間的通訊,透過電路板走,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做成一個晶片,同樣的效能可以省一些功耗。
LPDDR5屬於DDR,它的延遲比GDDR好很多,但是頻寬不行。蘋果是強懟512位多通道,搞出來400GB/S,遊戲機的延遲不太重要,電腦不行,所以蘋果還是用LPDDR5強懟。蘋果這樣做的問題是,芯片面積太大,良率太低,成本太高。所以,蘋果2個GPU就加錢,遮蔽最大到8個CPU,14個GPU,然後慢慢分級別加錢賣。
蘋果這個做法,是放棄一切升級的可能,用到膝上型電腦上,其實AMD和英特爾學習沒有難度。AMD給遊戲機做的處理器,比蘋果還早。英特爾做整合顯示卡的時候,就搞過統一記憶體和統一快取,只是英特爾的GPU太弱,現在剛剛出顯示卡。
英特爾有一個EMBI技術。用矽片聯結器,把小核心連起來,這個矽片聯結器面積不大,成本低,但是頻寬高,功耗小。這個技術,結合蘋果的思路,可以比蘋果做的更好。
英特爾的十二代酷睿,大核心跑cinebench r23號稱2000分,蘋果M1大約是1500分。英特爾用EMIB封裝,可以把CPU,GPU,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甚至快閃記憶體連線起來。CPU和GPU,記憶體控制器可以模組化。入門級別,一個四核心晶片,一個四GPU晶片,256位記憶體控制器高階級別,兩個四核心晶片,四個四GPU晶片,512位記憶體控制器
只要散熱能跟上,就可以繼續加,學AMD的做法,都用小晶片,之間用高速互聯來通訊,降低成本。這樣,既有蘋果低功耗的優勢,又不用造那麼大,那麼貴的晶片。
按照英特爾的說法,用EMBI的SIP,有接近SOC的通訊頻寬和效率。小晶片攢出大晶片效能是可能的。這樣做的缺點,是放棄升級,你不可能換顯示卡記憶體了。散熱設計要求高,你需要給CPU和GPU,記憶體同時散熱,需要一個大散熱器。優勢是同樣的效能,功耗能夠大幅度下降。你造一堆晶片加起來300W,可能有獨立顯示卡500W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