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正齊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腦病中心常務副主任,神經內科主任,中國卒中學會腦小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防治委員會突出貢獻專家。主要研究方向: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小血管病與認知障礙及神經免疫性疾病。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3項,教育部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1項,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
名醫治病救人立功立德,
《仁心》欄目為當代名醫立言。
本文是39健康《仁心》欄目組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科主任
陸正齊教授的深度訪談。
大腦——人體結構最精細,功能最複雜的組織,有860億個神經元,比地球人口10倍還多。我們的語言、思維、感覺、運動甚至情緒都由這些神經元掌管。
神經科就是揭開大腦奧秘的學科。致死率和致殘率最高的腦卒中(俗稱“中風”),起病就在分秒之間,很多人在家裡跌倒,還沒送到醫院就沒了性命。如今,腦卒中已經是我國第一死亡病因,每2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腦卒中,50%~70%的患者會留下失明、失語、痴呆和肢體癱瘓等重度殘疾。
最難的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疾病進展很快,從可以獨立生活到要人餵飯、大小便失禁只要5~10年。2020年全球共有7000萬至1億人患有老年痴呆,由於病因不明,導致新藥研究舉步維艱。
病因最複雜的多發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的患者,會突然失明,接著癱瘓。
“急、險、難”,神經科有太多難點需要突破。上世紀90年代初,神經科就像一個四面都是高牆、密不透風的暗黑之地,沒有人能看清裡面的路,沒有人知道該往哪裡走。
那時候20歲出頭的陸正齊剛剛穿上白大褂。1年前,還沒畢業的他,因為立志投身最難的學科,一度在心內科和神經科之間舉棋不定。也是那個時期,心內科出現了突破性的治療方法,但神經科仍在原地徘徊。年輕的陸正齊心裡憋著一股勁:神經系統的疾病治療效果這麼差,我就不信找不到破解的方法!
如今,在這條尋找的路上,他一走就是30年。
1
卒中後感染之謎——暗黑之地的微光
2018年3月10日,凌晨2點,一輛救護車在廣州天河路上飛馳,駛入中山三院。69歲的李冬被擔架抬進急診室。3天前他被社群醫院診斷“卒中後肺炎”,抗感染治療後不見好轉,呼吸困難,生命垂危。
卒中後肺炎是急性腦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發病機率約20%。2006年之前,卒中後肺炎還沒有出現在神經科的字典裡。這個病對神經科醫生來說是陌生的,治療方法尚未明確,一般情況下會抗感染治療,非常重症時會用激素。
那晚,陸正齊匆匆趕到醫院,邊看治療方案,邊向管床醫生詢問細節。“患者已經69歲了,免疫力本來就弱,加上卒中產生的應激狀態會損傷免疫功能,這個時候要調節免疫才能幫他度過難關。給患者用丙種球蛋白和胸腺肽,還要調節腸道菌群。”陸正齊邊說邊在治療方案上飛快地書寫,“抗生素把腸道菌群平衡都破壞了,不能單純依賴抗生素,要給患者補充益生菌和調節免疫治療啊。”
依靠這個方案,李冬逐漸恢復過來,老伴兒王敏懸著的心也慢慢落下。幾天幾夜沒閤眼的王敏那一瞬間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如果沒有及時轉診,如果遇到的不是陸正齊醫生,老伴兒李冬還能陪伴在她身邊嗎?她不敢想。
對陸正齊來說,這也是意義重大的一天。李冬是他用調節免疫的方法救過來的第一個卒中後肺炎的患者。
曾經多少個日夜,陸正齊深入研究缺血性腦卒中(俗稱“腦梗死”)的患者,發現這些患者都發生了脾臟萎縮。“脾臟除了造血功能之外,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臟是骨髓造血細胞B淋巴細胞成熟的場所。腦梗死的患者,脾臟的萎縮導致患者產生免疫抑制,增加了發生感染的機率。”陸正齊隨後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了這個觀點,接著針對脾臟進行一系列的免疫反應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卒中後感染患者的免疫療法。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中山三院派出一支160多人的醫療隊到武漢同濟醫院支援。面對陌生而又兇險的新冠肺炎,基於卒中後肺炎的多年臨床治療經驗,陸正齊第一時間向領隊提交了用免疫療法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案,最終中山三院在武漢接管的重症病區沒有出現一例患者死亡。
隨後,陸正齊連夜聯名2名國際著名的免疫學專家寫信給國家衛健委,提出針對新冠肺炎患者免疫治療的建議,後經專家組審慎研究,免疫調節療法最終寫進了新冠肺炎治療指南。
2
腦科醫生和腸道菌群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直到現在,陸正齊依然記得多年前潮州準媽媽羅立滿臉淚痕地哀求:“我真的很想要一個孩子。”
因為視神經脊髓炎,羅立上半身已經癱瘓,還要接受長期的激素和免疫抑制(有細胞毒性)的藥物治療。之前羅立多次想生寶寶,但因為怕藥物影響,每一次懷孕後都不得不忍痛流產,但這一次,無論如何,羅立都不想再流產了。輾轉多家醫院,羅立抱著最後的希望找到了擅長治療疑難雜症的陸正齊。
這一次羅立得到了命運女神的眷顧,在陸正齊的治療下,準媽媽不僅站了起來,還順利產下了寶寶。患者全家又驚又喜,但陸正齊卻眉頭緊鎖:“回顧羅立的治療方案,裡面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包括患者的孤注一擲,但下一個患者是不是還會這麼幸運呢?而且,這個病90%的患者會在3年內復發。必須找到突破的方法!”
視神經脊髓炎在歐美人群中很少發病,國際上能參考的病例資料少之又少。但在亞洲國家發病率很高,尤其是中國,發病率更是亞洲其他國家的9倍。
那些日子,陸正齊白天晚上都在檢視文獻,並對比羅立的治療方案,看是否能從中找到可能的突破口。冥冥中似有天意,其中一篇論文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小鼠的腸道菌群改變影響了腦的發育和功能。就像暗夜裡劃破天際的一顆流星,憑藉這一簇微光,陸正齊把研究的方向對準了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的腸道菌群。
經過4年的研究,2018年8月,研究結果公諸於世:中國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中有一種致病菌(鏈球菌屬細菌)顯著增加,同時能產生具有抗炎作用的益生菌明顯減少,腸道菌群和細菌的代謝產物透過“腦-腸”軸反向影響患者的大腦和脊髓的健康。
人體是一個包含人類基因組和腸道微生物群落的超級共生體!作為國際上第一個針對亞洲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進行的完整腸道菌群方向研究,陸正齊的發現為視神經脊髓炎的靶向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
3
長壽村的秘密
晨起“三杯水”是陸正齊特殊的養生秘訣:第一杯綠茶、第二杯咖啡、第三杯陳皮。綠茶中的茶多酚和兒茶素有抗炎、抗衰老的作用;咖啡中含有使大腦興奮的多巴胺前體物質苯丙氨酸,為大腦提供更充足的能量;陳皮富含β胡蘿蔔素和檸檬酸,可以抗氧化。
這些精細配比的早餐源自陸正齊常年在長壽村的研究發現。
◎ 2018年10月陸正齊和他的研究團隊在梅州蕉嶺縣東山長壽村。/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供圖
“長壽村都要被我們踏平了,我們總共尋訪了廣東梅州蕉嶺縣的1200多位百歲老人。”陸正齊笑著說,“這裡的老人,那麼高齡還那麼健康,吃得好睡得香,有精力運動,有興致看戲。反觀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率以9%的速度不斷攀升,40歲以上人群中,幾乎1/5的人面臨腦卒中的風險。這和腸道菌群是不是也有關係呢?”
陸正齊首先把研究瞄準了發病率冠絕全球的腦小血管病。腦小血管病很容易被忽視,患者有時只感覺頭暈乏力,有時甚至沒有任何不適。但嚴重的是,據臨床統計,約1/4的腦卒中和近一半的阿爾茨海默症是由腦小血管病引起的。
溝通和收集樣本都是巨大而長期的工程。2018年開始,陸正齊把研究團隊分成十多個小組,耐心說服每一個長壽老人家族成員,收集每個人的大便和血液標本。他們每餐吃什麼,幾點睡覺,心情如何,做了什麼運動……事無鉅細都必須一一嚴格記錄下來。大便標本很容易不合格,量多量少都會影響結果,還有的甚至漏液了。接著研究團隊要對標本做詳細的細胞培養、分析大便裡每一種菌群與攝入食物的關係,並在標本里面尋找好的菌群,這個尋找的過程猶如大海撈針。
歷時3年, Science Advance① 正式發表了陸正齊領銜的研究成果:腸道微生物可以透過免疫系統和腦軸影響腦小血管病的發病。這個發現給了公眾巨大的啟示:原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這麼大!
◎ 成果釋出在 Science Advances 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陸正齊教授、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項鵬教授、華南生物醫藥研究所陳濤教授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 PubMed
“現在大家吃垃圾食品,熬夜,不運動,尤其是年輕人,更加不注意。長壽老人的生活習慣給了我們很多啟發。”陸正齊深有感觸地說:“長壽村的老人基本上都會在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每天睡6-8小時,中午還有10-50分鐘的午睡時間。而且,這些老人的飲食也有共性。早餐基本不喝粥,喝完牛奶出去晨運,運動完回來吃一個雞蛋,幾片肉,喝一碗青菜湯。中午吃得很簡單,一葷一素,再吃點米飯或麵條,早餐和午餐之間會吃水果。晚餐只吃7分飽,吃魚、蔬菜和少量米飯。晚上6點後就不吃東西了。”
如今,給患者看病的時候,陸正齊也會把腸道調節的概念融入到治療方案中。跟隨陸正齊看了兩年門診的學生陸丹驪笑言:“陸老師在門診給患者講解腸道調節的時候特別細緻,每餐應該吃什麼,吃多少量,有時甚至還會講到不同烹飪方法的區別,讓人恍惚以為面前坐著的是一位美食家。”
4
被逐漸點亮的迷宮
神經科的病很多時候起病非常隱匿,需要透過各種蛛絲馬跡發現異常,治療和診斷方法的有效性鑑別往往也在毫釐之間。並且,腦部疾病的複雜在於它不侷限在腦部,而被證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神經科每一項細微突破的背後絕非一朝一夕,而可能是十年、二十年。
微笑症(沒理由地笑)、尾語症(一句話後面帶很多尾語)、轉頭症(時常轉頭問旁邊)……陸正齊臨床接觸了很多老年痴呆的患者,並總結出了早期發現的規律,而老年痴呆如果在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及早發現,往往能有效減緩它的發展。
除此之外,陸正齊還是中國第一個用靈長類動物建立多發性硬化動物模型的人;在國內外首次發現IL-9的中和抗體可以透過保護血腦屏障減輕急性腦梗死;在國內外首次提出腦橋梗死麵積是預測急性腦橋梗死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的可靠指標;他和團隊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可以降低腦梗死後患者的肺部感染可能,這個發現為預防和治療卒中後感染進一步提供了新的方向 。
劉三鑫是陸正齊帶的博士,提起老師他滿心的佩服:“陸老師是一個臨床思維和醫學視野都很開闊的人,他的每一項發現都為臨床治療帶來新的思路。”
如今,陸正齊領銜的中山三院神經科年門診量已超過100 000人次。由中山三院牽頭的廣東卒中中心聯盟已聯合60家醫院,共同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②。陸正齊作為主要發起人,牽頭舉辦的嶺南神經病學大會已成為全球專家年度雲集交流的盛會,同時還為年輕醫生提供一年一度寶貴的學習平臺。
◎ 2021年9月第九屆嶺南國際神經病學與神經免疫學大會陸正齊做學術報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供圖
“這30年的變化真的太大了。90年代初的神經科,診斷只能靠CT和腰穿,治療只有三板斧:激素、維生素、抗生素。很多時候醫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患者去世,卻束手無策,痛心不已。現在,靜脈溶栓、動脈取栓,支架植入,卒中中心的建設,不斷從死神手裡救回患者的生命。如今我國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已顯著降低。”陸正齊不無感慨地說。
30年彈指一揮,曾經的少年如今已是廣東省醫學會的學科主委,神經科的迷宮也由當年的暗黑之地變為依稀有白衣行者舉起閃爍火光的地方。就像古希臘傳說中成功斬殺牛頭人身的怪獸並走出克諾索斯迷宮的忒修斯王子,在“陸正齊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對抗病魔的希望。
① Science 雜誌子刊 Science Advance ,實時影響因子-2019為13.267。
② 即便如此,以廣州腦卒中患者為例,在4.5小時內到醫院的也只有3%,知道自己患了卒中的只有20%,大部分人對卒中毫無認知是延誤就診的主要原因。如今,陸正齊經常利用週末時間在廣州街頭進行義診,見縫插針地宣傳腦卒中有什麼徵兆,怎麼預防。
通訊員:周晉安 甄曉洲
(應患者要求,文中李冬、王敏、羅立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