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科普地學”
“上天,入地,下海”,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語了,特別是在科技界,既是一個動員口號,更是科研人員實現“中國夢”的一種奮鬥目標。
那麼,最早提出“上天,入地,下海”的人是誰呢?
這個第一人就是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首批(1955年)學部委員(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尹贊勳先生(1902.2.23—1984.1.27)。他在62年前的1959年就撰文提出地質學家要“上天,入地,下海”了。
尹贊勳院士
1959年9月,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李四光、華羅庚先生等撰寫的科普書(科幻類)——《科學家談21世紀》,當時深受廣大少年讀者們喜愛,曾多次重版。
這本書是針對“30年後,50年後,在世界上,科學技術將出現怎樣的奇蹟?人類將怎樣生活?怎樣深入地下、海底去開礦?機器人怎樣管理整個工廠的生產?怎樣跟相隔幾千裡外的朋友面對面談話?那時的房屋、道路、橋樑、交通工具……又是什麼樣子?怎樣……怎樣……”等問題,由二十幾位科學家和工程師撰文回答,為人們描繪了一幅21世紀美好的圖畫。其出版目的是希望青少年們透過“這些幻想故事,不但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而且可以啟發我們更好地去想象未來的科學世界,引導我們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為人類美好的未來而發憤學習。”
在這本書裡,尹贊勳先生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上天,入地,下海”。
1959年9月第1版,1960年1月第3次印刷的《科學家談21世紀》封面封底
1959年9月第1版,1960年1月第3次印刷的《科學家談21世紀》目錄之一
1959年9月第1版的《科學家談21世紀》目前市面上很難買到,本文作者沒有親眼見到這一版本的尹先生原文。但是,1984年出版的《尹贊勳文集》收錄了該書中的“上天,入地,下海”這篇文章。
"上天,入地,下海"
1984年出版的《尹贊勳文集》收錄了載於1959年版《科學家談21世紀》的“上天,入地,下海”科幻文章
不過,在《尹贊勳文集》裡收錄的這篇文章腳註說該文載於《科學家談21世紀》(1959)少年兒童出版社“18-22頁”,這個頁碼應該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可以在該書第1版目錄頁上看到該文印刷在“15-18頁”。
目前在市面上比較容易買到的是1979年5月第2版第4次印刷的《科學家談21世紀》。
1979年5月第2版第4次印刷的《科學家談21世紀》封面
在時隔近20年的再版書“編後記”寫道:“十多年來,世界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當年科學家所幻想的,有些已成為現實,有些科學專案又有了新的發展,因此,在這次修訂中,作者已作了補充修改,增添了新的內容,但如李四光、梁恆心和郭沫若等同志已先後去世,我們照登了他們的原文和題辭,以示紀念。”
在第2版書中,尹贊勳先生對文章的題目和正文內容都有所修改完善,題目改成了“下海、入地、上天”,正文印刷在第21~26頁,其內容對六、七十年代以來的科研進展特別是“上天”方面的內容增補較多。
1979年5月第2版第4次印刷的《科學家談21世紀》目錄之一
1979年5月第2版第4次印刷的《科學家談21世紀》裡的“下海、入地、上天”科幻文章
為了便於對比前後兩個版本的文章有何不同,本文作者將之抄錄下來,其中黑體字是第一版的內容,黑體字下面劃有橫線的文字表示前後兩個版本有變化,其中後面括號中的黃色字型是第二版的內容。
上天,入地,下海
(下海、入地、上天)
尹贊勳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有人把地質工作者比喻(第2版改為:叫做,以下將類似的改動標註出來)為“偵察兵”。這是個很確當(恰當)的稱號(比喻),因為地質人員的工作,正是偵察那些“暗藏”著的寶藏(寶貴礦產)。解放(建國)以來,全國幾十萬(成千上萬的)地質找礦大軍,已(已經)為祖國找到許許多多又大又富的礦產(礦藏),為社會主義建設建立了功勳(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找礦,就是找地下(陸地下邊)的礦藏”。過去人們總是這樣想的,好像除掉地下(除了陸地),再(再也)沒有什麼地方能找到礦產了。事實上(現在),這個說法目前已感到(已經)不夠正確了,蘇聯海底石油的開採已證實了這一點(我們在渤海、南海等處找到了石油,正著手開採;其他許多國家也在海上找油,有些已經在採油。這說明地質工作已經不限於陸地了)。
那麼,再過50年(到了21世紀),我們的地質工作會(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今後50年(今後幾十年間),我們將有做夢也難以想到的成就。那時候,我們不僅要從地下開發礦藏,而且要命令天空、海洋,(海洋和天空)一齊向我們獻寶。我們能讓各種礦產象泉水一樣從地下噴到地面上來(我們能在海底開採各種礦產,能使各種礦產象泉水一樣從地下噴到地面上來);能開採月球上、火星上``````(還能開採月球上,火星上以及其他星球上)的礦產;能向海洋深處要礦(;能向海洋深處要礦)。一句話,地質學家要上天,入地,下海(下海、入地、上天)。
怎樣下海,向海洋要礦呢?
50年後(今後幾十年),我們不僅要在海底開採石油,而且還要開採別的有用的礦物。不過,那時候的海底已不象今天這樣了,海底和陸地一樣,也有城市,有海底地質研究所。地質大隊出發了(最容易開採的是擺在海底表面上的巨量錳礦,可以補陸地錳礦產量的不足。海底下面的各種礦藏,需要先進行找礦勘探工作,才能開發。長期的水下作業今天雖然還辦不到;但是,不久的將來是可以辦到的。到那時候,人們能長期居住在海底,那裡有城市,有勘探局和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地質大隊),他們(他們工作時,)坐上巨大的海底航行船在海底航行(,在海底巡查)。這種船不會遇到惡劣的天氣,因為海底的水流是穩定的,颱風完全失去了威力(既沒有颱風,也沒有巨浪,坐在裡面,舒適平穩)。人們透過彩色電視螢(熒)光屏,可以清楚地看見“水晶宮”裡優美的景色(的奇異景色),而更重要的,是可以發現海底礦藏的所在地(而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儀器偵察出海底礦藏的所在地)。
也許你會擔心:長期在海底工作的人(的人),大概會感到沒有海面上方便吧!(不大方便吧?)其實一點也不,海底城市同樣有人們需要的各色各樣的東西;假日裡(每逢假日),還可以看到精彩的節目(文藝)表演。為了工作的方便,海面上也將出現許多固定的大浮船,那時候,下海工作就象我們現在到地下室一樣方便(為了上下交通方便,海面上停放著許多固定的大浮船。從海底到浮船,從浮船到海底,就象我們現在從地下室到樓上,從樓上到地下室一樣方便)。
目前,在我國的渤海、黃海和南海都發現了油苗、氣苗,估計在今後幾年內,我國將從海底開採出大量石油來。(備註:第2版此小段全部刪掉了)
地球表面的陸地只佔十分之三,而海洋卻要佔到十分之七。在十分之七的面積上找礦、開礦,那供我們人類使用的礦產資源不是又可以增加兩、三倍了嗎!(地球表面,陸地面積還不到3/10,而海洋卻佔有7/10以上。在這7/10以上的面積上找礦、開礦,那末,供人類使用的礦產資源不是可以更多了嗎?)
再說陸地上的礦產是不是就這樣限於表層開採呢?不!我們還要向地球的心臟要礦。(今後幾十年間,開採礦產也不再限於地球表層了。我們還要向地球的心臟去要礦。)
地球上所有的石頭都含有多種元素,不過因為有些地方非常分散,所以沒有開採的價值。地球表面的礦產,最多不過等於地殼整體所含礦產的十分之一(地球表層的礦產,最多不過等於整個地殼所含礦產的1/10)。而大量的鐵、鎂、鎳、鉻(鉻、鐵、鈷、鎳)等有用元素,還藏在60公里厚(埋藏在平均厚度約35公里)的地殼底下。未來的50年中,我們就要到地殼的深處去探礦(所以,我們不應當滿足於淺處找礦,還要鑽探到地殼之下,向地球腹部要礦)。你(你們)大概聽人說過火山爆發的故事吧,火山實際上就是從地殼深處噴出來的岩漿。為什麼剛噴出來是岩漿,而過了一些時候,又變成岩石了呢?這就是說地殼的溫度越往下越高,大約每下降33米,增加攝氏一度。在4000米深的鑽眼中,溫度上升到100多度。估計在60公里的深處,溫度可達到2000度。在那裡所有的石頭,礦物都要熔化成漿(!火山爆發就是從地殼以下噴出來的岩漿所造成的。原來,地殼的溫度越往下越高,大約每下降33米,就升高1℃。在4000米深的鑽眼中,溫度要上升到100℃以上。再深下去,增溫速度就越來越慢了。在不同地點的100公里深處,溫度變化於1500~2000℃之間。在那裡,所有物質都被熔化為流動的岩漿)。
未來50年中(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利用(就能利用精密的)地球物理探礦的方法,準確地探明地殼深處的礦產(物質成分),(然後)用深鑽機打到幾萬米的深處(度),讓岩漿透過規定的出口,象泉水似地(一樣)噴出地面,供我們提煉各種有用的元素。
“地質學是研究‘地’的,怎麼還要‘上天’?難道天上還會有礦藏嗎?”(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怎樣還要“上天”?難道天上還有礦藏嗎?)也許你要這樣問。
我們說的“上天”,是到月球、火星、金星(月球、水星、火星、金星……)等星球上去。蘇聯宇宙火箭的發射,已告訴我們:到其他星球上去採礦的時代就要開始了。今後50年中,我們地質學家將要坐火箭到其他星球上去上班。在月球和行星上,我們要建立地質研究所和採礦場。目前有些地質人員已經在研究月球地質學。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石頭不受風吹雨打,它的構造一定是很完整的。月球的吸引力很小,在那裡工作就要比在地球上省力得多。小孩子在月球上也能輕鬆地搬起巨大的礦石。這就給我們採礦工作、運輸工作造成了有利條件。由於月球、行星和地球的外部條件不一樣,我們相信,在那裡,一定會發現許多地球上所沒有的礦藏(近幾年來,由於宇航事業的發展,國外已有多次不載人和載人的宇宙飛船先後登上月球,共取回了270多公斤的土石樣品;有兩次天空探測器接近水星,送回照片5000多張;1962年天空探測器首次掠過金星,1967年和1970年先後兩次軟著陸,第一顆金星人造衛星已經在1978年5月12日上天,在12月4日進入繞金星的軌道,前幾次也都取得了一些關於金星的資料;1965年天空探測器第一次掠過火星,送回遠距離照片20張,4年後,又取得了更多更好的圖象,1977年還專門發射了一個探測有無生物的航天器,多次考察得到了不少資料。由於月球、水星、金星和火星的外部條件不一樣,在那裡,一定會發現許多地球上所沒有的礦藏。下一步應該是到各星球上去找礦採礦了。在那裡,地質學家是大有可為的)。
50年後(到了21世紀),地質學的範圍將要大大地擴大。地質學院將要設立“火星地質學系”、“金星地質學系”、“月球地質學系”等等(“月球地質學系”、“水星地質學系”、“金星地質學系”、“火星地質學系”……)。我們不僅要單個地研究各個星球的地質學,而且要把它們和地球地質學(地質學)作比較研究,這時,就(會)產生一門新的科學——比較地質學。
(人類是不斷進步的,事物的發展前途是沒有止境的。)未來是一幅(張)美好的圖畫,而且一定能夠(會)實現,(。)如果你從現在起就認真學好各門功課,為將來學習和研究地質學作好準備的話,我相信,在未來的50年中,(的50年中,)你一定可以上天,入地,下海(下海、入地、上天),為祖國找尋到(到)更多、更(豐)富的礦藏,為人類更幸福、更美好的未來作出很大(更大)的貢獻。
客觀地說,六十多年前尹贊勳先生對於21世紀的描述還是一種美好的夢想,但是,有夢想就有希望!目前的中國,航天科技已經實現“上天”夢想,在月球和火星均實現了軟著路、開展了科學研究;地球科學家們對深部資源和能源開展了攻關,“入地”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大洋底下的鈷錳結核資源、深海的石油開採、馬裡亞納海溝的生物調查等,標誌著“下海”成果不斷湧現。“上天,入地,下海”正在從一種夢想變為現實!
美編:陳添鑫
校對:劉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