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東南沿海省份,有一種造型獨特的外廊式建築格外惹人注目,它們就是被譽為建築界混血兒的南洋風情建築群-騎樓。騎樓一般高為2-5層,底層向內後退2-3米用作人行道,人行道的上方是連廊,可以遮風避雨。遠遠一看,二樓就像騎在一樓上面,故稱騎樓。
騎樓是一種外來式建築,主要存在於東南沿海省份,是當年中國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時帶回來的階段性產物,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同類型的建築最早起源於2500年前的希臘建築“帕特農神廟”,它的主要特徵為立式的大柱子和厚重的頂蓋。
16-17世紀初,英國人大舉入侵印度,這種帶有歐式風格的建築物也一併被帶到了印度。印度地處赤道和北迴歸線之間,屬於太陽直射區,常年都是暴曬高溫。住在高緯度的英國人為了緩解印度帶來的悶熱和暴曬,只能在修建房屋的時候加上歐式的外廊用來遮風避雨,乘涼休憩,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境。
這種造型奇特的建築很快就得到新加坡總督萊佛士的青睞。十九世紀初,新加坡規定所有新建的建築物前面,都必須留有一道約為5尺寬的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者走廊,這樣既能遮風避雨,還能向外籍的商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這種一棟接一棟蓋有外廊的建築被叫做店屋,上面主人下面開店,屬於商住兩用型樓房。很快,這種冬暖夏涼的建築就在新加坡快速走紅,隨即風靡東南亞其他國家。
明末清朝時期,清朝大亂,經濟崩潰,加上歐洲列強統治南洋各區需要華人開發,大批沿海居民背井離鄉,去到了千里之外的南洋討生活,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騎樓就隨著華僑的往返在中國的沿海省份落地生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口的騎樓老街。晚清時期,海口是當時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也是整個海南島對外開放的視窗,因此有大量的海口人到國外去務工。在南洋謀生的人掙到錢之後便紛紛回到家鄉投資建設,最早從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開始修建騎樓,慢慢蔓延到其它的街道,到現在已經擁有得勝路、中山路、新華路、解放路等一大片區的騎樓,大大小小共有600多棟,分佈在海口的老城區。
現在,這些騎樓也成了當地的特色景點和商業區。鱗次櫛比的街邊小鋪連排擺開,門口的叫賣聲混合著門口的人頭攢動,彷彿還是當年的“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的繁茂景象。事實上,不管是哪裡的騎樓,都能成為當地的特色商業區,正如廈門的中山路,廣州的上下九,梧州的大東路,北海的珠海路等。
海南人愛喝茶,因此在這片古老的建築群裡還能看到不少的茶室藏匿其中。這些茶室大多沒什麼裝修,簡簡單單的鋪面擺上三五張桌子,就是一個十佳的聊天居所。這種緩慢的生活節奏在悠久的騎樓襯托下,頗有一種悠閒之感。
如今,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建築幾乎不可能再重新修建,因此,這些經歷了歲月沉澱的特殊建築也變得彌足珍貴。勤勞的中國人被迫下南洋謀生,卻在謀生的過程中成了文化的傳播者,造就了這些具有時代記憶的景觀。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這些騎樓就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它連線著這座城市的過去,也延續著這座城市的將來,是需要我們去守護的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