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錢學森的弟子,60年前的海歸,一生致力於爆炸力學,終獲國家最高科技獎。1954年9月的一天,錢學森在其寓所裡設宴為一個人餞行。當時在美國還處於被監視狀態的錢學森鄭重地叮囑此人:你回國後要極力做到兩件事,一件是運籌學,希望你和清華大學的錢偉長教授說一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如何進行科學管理、加強計劃性方面,運籌學會起著重要作用。另一件是,只要國家需要,哪怕是最簡單的工作也要做。】
2021年8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享年97歲。
鄭哲敏是繼錢學森之後,我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總體把握我國力學學科發展方向的同時,他積極倡導、組織和參與諸如熱彈性力學、水彈性力學、材料力學行為、環境力學、海洋工程、災害力學、非線性力學等多個力學分支學科或領域的建立和發展。
與“爆炸”結緣 為國家而“戰”
1960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在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籃球場上,一聲預計中的爆破聲之後,硝煙和塵土逐漸消散,一個“小碗”出現在了大家面前,一位科研者的命運與中國的“力學”歷史從此改寫。
這樣一塊讓學術泰斗錢學森激動的“小碗”,其實原本是一片薄薄的鐵板。在這次爆炸成形實驗中,鄭哲敏和他的研究團隊把它成功地變作了一個“碗”。
這個“小碗”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能讓錢學森因它的成形而激動不已?
這個用一個單發雷管炸出來的規則“小碗”是我國第一次在精確計算炸藥爆炸時能量釋放的方向和力度的情況下,成功將一塊金屬平板炸成事先預期的形狀。這種對炸藥的精確掌控,用在製作導彈和火箭的噴管中,就是爆炸成形技術。
錢學森前瞻性地將這項研究命名為“爆炸力學”,而這次實驗也成了中國爆炸力學研究的重要起點,同時鄭哲敏也成為了本學科名副符其實的開拓者,而在1955年回國前,鄭哲敏甚至連炸藥和雷管都不曾見過。
讓鄭哲敏費盡功夫研究這種技術的原因,正是因為在祖國的“兩彈一星”研製中出現了一項大難題——沒有可用的工藝技術來製造導彈和火箭所急需的噴管。
這個實驗的成功,驗證了鄭哲敏提出的“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接著他與工業部門合作生產出技術要求很高的火箭零部件,為中國火箭上天作出了重要貢獻,而爆炸力學學科也從此開端。
“他總能發現問題;發現了又再深入研究,掌握普遍規律;規律弄明白了,再拿去解決實際問題。”鄭哲敏的學生,中科院院士白以龍總結了老師一生科研的“三部曲”。
新中國首次地下核試驗,需要預測核爆炸究竟有多大威力,鄭哲敏就尋找預報核爆炸當量的方法,最終他將核爆炸極為複雜的過程濃縮在數學方程式中,提出了“流體彈塑性模型”,至今仍是教科書中的經典理論。
“搞應用科學就得能發現工程裡不完美的地方,提煉出問題,然後解決關鍵問題,共性問題,規律性問題。”這是鄭哲敏對自己科研經歷的概括,他說:“我只對有缺陷的方面感興趣。”
距離1960年秋天半個世紀後的2013年1月18日,由於對“爆炸”的精準掌控和對力學學科的突出貢獻,89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鄭哲敏獲得了2012年國家最高科技獎。
“為國家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1954年,那時的中華巨龍還未騰飛,而遊子心中卻滿懷著故鄉情,9月,鄭哲敏從紐約乘船離美,次年2月,在外輾轉5個月的他終於回到了闊別6年半的祖國,開始尋找生活的真正意義。因為對他來說,“如果不是在為群眾的利益工作,那麼生活便失去了意義。”
“他總強調要解決工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中科院力學所所長樊菁說,“他做科研也是隻雪中送炭,不錦上添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戰火與硝煙瀰漫的年代,無數仁人志士以鮮血守衛祖國的河山。而在和平年代,一代一代科研人員,像鄭哲敏一樣,將青春埋首於實驗現場,用汗水書寫巨龍騰飛的傳奇。
鄭哲敏曾先後師從錢偉長和錢學森。“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在鄭哲敏回國前夕,恩師錢學森曾經這樣囑咐他,而這個理念,鄭哲敏一堅持就是一輩子;錢偉長稱其“是我最好的學生之一”。鄭哲敏也不負期望,繼承了兩位老師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追求、對事業的執著,一生倡導並身體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
這些年,鄭哲敏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可他也曾說:“我從過去走到現在,並沒有什麼清晰的路線。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富國強民的願望。”
如今,我國的“爆炸力學”在鄭老的指導下有所突破,他“國富民強”的願望也在一點點地實現......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後來之人,永懷感念”,沉痛送別鄭哲敏院士!
END
本文來自:中國青年網、光明日報等
責編/小西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