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日新聞》10月18日刊發題為《“對抗和共生”都應是焦點》的社論,社論指出,孤立中國的政策是不現實的。全文摘編如下:
亞洲局勢緊張,全球範圍的問題日趨嚴重。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應該是什麼樣?這是日本眾議院選舉論戰的焦點。
自民黨突出“憑藉實力的外交”,考慮把防衛經費增加到“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以上”,重視基於尖端技術競爭的經濟安全,強調“對抗”態度。
立憲民主黨則有濃厚的“軟實力外交”色彩,立足於和平主義和專守防衛等日本獨有的原則,其重視經濟安全的立場與自民黨相同,但把“共生”作為目標。
不同政黨在策略上各有不同,但共同點是對中國抱有警惕。這無疑是日本外交的最大課題。
美中關係非常緊張。美國頻繁在印太地區開展軍事行動和外交活動,目的是對抗正在崛起的中國。日本對華戰略的基本點是,與美國合作提高遏制力,以防止衝突發生。這就要求開展超過以往水平的自主外交。
在把日美同盟作為外交政策軸心這一點上,許多政黨持一致看法。辯論的分歧之處是日本發揮的軍事作用。自民黨提倡擁有攻擊相隔較遠的敵方基地的能力。立憲民主黨出於成本和實際效果考慮,對此持懷疑態度。
對於大張旗鼓地增強軍事力量以應對中國,還是應該採取謹慎態度。在安保體制中,一直是“日本發揮盾(防衛)、美國發揮矛(攻擊)”的作用。如果日本踏入“矛”的領域,周邊國家對此產生戒備是不可避免的。
日本規劃獨自外交的能力正面臨考驗。如何一面與中國對抗,一面謀求地區的穩定呢?還需要進行旨在克服這一難題的辯論。
與中國改善關係將有助於亞洲地區的穩定,這毋庸諱言。提出共同的遺留問題、摸索對話的突破口、定期進行磋商、促成首腦外交——日本需要用以實現上述目標的戰略。
華盛頓在與北京摸索規避在臺灣發生衝突的辦法,並已就貿易問題恢復高層磋商。日本也在像這樣進行促成對話的努力嗎?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相互依賴日益加深,孤立中國的政策是不現實的。僅靠構建包圍圈、相互敵對不能解決問題。如果美中採取“越頂外交”重新接近,丟臉的將是日本。
岸田文雄將基於“信任”的外交作為信條,強調具有“傾聽能力”。如果是這樣,就應該謀求進行對話。明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應該具備善用時機的智慧。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