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發生了幾件與中國相關的大事,值得留意。
據觀察者網10月21日報道,外媒對所謂“中國高超音速導彈”的炒作,仍在持續發酵,這次給出回應的是美國總統拜登。
據報道,拜登預計乘坐“空軍一號”前往賓夕法尼亞州。但在登機前,有記者就“中國高超音速導彈的威脅”向拜登提問,並詢問其是否對此有所擔憂,拜登對記者的提問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但拜登並未給予更多回應。
在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已於10月18日對外媒提及的所謂“中國超高音速武器”做出解釋的情況下,美國記者仍以此作為提問點,其炒作、放大中國威脅的用意明顯。
10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英國金融時報所謂“中國試驗超高音速導彈”的訊息進行求證。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給出回應,趙立堅表示,據瞭解,該次試驗是中方為驗證火箭可回收技術而進行的例行試驗。這一試驗有助於實現航天發射的成本降低,從而為人類往返太空提供更為便捷、廉價的渠道,這一試驗也同樣是世界上很多公司都在進行的。
但在部分西方媒體有意以“欲加之罪”看待中國的前提下,中方的解釋顯然不足以打消某些國家的疑慮。
美國參議員安格斯在10月18日表態稱,美國應當對中國武器進展進行關注的同時,確保自身在超高音速武器研發領域處於領先位置,在這一武器領域,美國不應允許自身存在盲點。
而在今年十月初,美國成功試射了一款吸氣式超高音速導彈,這是美國自2013年以來,在該領域,取得的首次成功。這樣的情況下,美方在超高音速導彈問題上對中方的指責,似乎是一種“我可以有,你不可以有”的自私心態在作祟。
而另一方面,在10月21日,同樣有一件事值得關注。
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披露的資訊,我國目前正在接受世衛組織的貿易政策審查。據瞭解,貿易政策審查作為世衛組織的基本職能,是世衛組織為確保成員國貿易政策符合其規定而採取的例行舉措。對於我國的貿易審查,世衛組織以三年為週期,本次已經是其進行的第八次貿易審查。
據報道,此次審查得到了世衛成員國的充分重視,有五十多個國家在審查首日發表言論。我國也派出十餘位政府部門代表,由我國商貿部長王文濤、副部長王受文領銜,向與會各國更為清晰地闡述中國三年來採取的貿易政策,及即將落實的貿易主張。
世貿作為各國發表貿易主張、探討貿易政策、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國際組織,我國代表的發言有助於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相互瞭解,從而在世貿機制下,更為妥善解決相互爭端,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的更好達成。
而在此次會議上,澳大利亞代表率先對華髮難,要求中國修改對澳貿易政策,對其大麥、葡萄酒、煤炭等十餘種商品放開進口“限制”,在澳大利亞代表出聲後,美國、日本、印度、歐盟各國,共30餘國跟澳大利亞站到一邊,企圖透過集體施壓改變中方的貿易政策。
與此同時,在東海海域韓國於青島專屬經濟區,兩艘獲得韓國政府許可捕撈的我國漁船於10月20日沉沒,韓國海事部門與民用漁船合力,經一夜搜尋後救護起15名落水者中的9人,但仍有2人失蹤,4名船員不幸遇難。目前獲救船員與遇難者遺體已經回到我國,案件正由我國相關部門經手予以進一步查辦。
據瞭解,倖存者表示兩艘漁船在海浪影響下突然發生傾斜,這顯示事故發生原因很可能是海難,但並不排除是因為漁船故障或其他未查明原因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