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關教育部的一則訊息火爆了朋友圈。
教育部印發關於設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通知,決定在12個省市區建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通知釋出後,多個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發文稱,“實驗區將探索縮短學制、高中前完成基礎教育”等“教改措施”相關訊息在網上流傳,引發大量關注。
10月18日,深圳、成都等多地紛紛對此進行闢謠,提醒網友不要輕易採信非官方渠道的資訊。隨後,教育部透過官方微博、微信等對各地闢謠資訊進行轉發,並稱網傳訊息內容不實。
雖然這個訊息是謠言,但國家的雙減和分流政策會長久持續下去。關於“雙減”、“分流”的政策,我們可以理解為幾個層面:
第一,“雙減”砍掉線上的教育和校外的輔導機構,而學校就成為主戰場,沒有校外輔導“賦能”的成績弱勢的孩子就相對失去了課外提升的機會。
第二,50%的孩子能夠升高中上大學,50%的孩子進入職業教育學校。
第三,未來的職業教育會與產業更加融合,企業會參與對接,學生畢業會成為企業的技術人員。
從以上解讀來看,對於未來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這一點,就讓很多家庭產生了焦慮。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許多家庭會換條賽道去圓夢大學。比如:
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去國內的國際學校就讀,將來直接申請國外的學校,通常這類家庭條件優渥;有的家長會送孩子到國外接受教育,這類家庭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留學和身份規劃;持有國外永居身份的家庭,會讓孩子接受當地教育,將來可以選擇回國參加華僑聯考,申讀國內的名校;持有國外公民身份的家庭,可以讓孩子到國外就讀,將來可以選擇讓孩子回國參加國際生的聯考,申讀國內的名校;還有一部分擁有香港身份證的家庭,會送孩子到香港就讀,將來子女可選擇參加港澳臺生聯考,申讀國內的名校。
近期,我們香港移民的客戶陸續前來向我們諮詢香港教育生活方面的安家服務,更多關心香港教育制度、學校概況和入學條件等等相關問題,已經在提前做計劃了。一方面是香港有離大陸距離近的天然優勢,另一方面香港擁有國際化的教育環境,香港的國際學校眾多,師資優越,是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接受更優質教育的一個優選的跳板。
已經持有香港身份的家長不用擔心移居問題,對於想要讓孩子去香港讀書卻沒有身份的家長,目前獲取香港身份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香港優秀人才計劃”。
這是一項香港鼓勵推行的設有配額的移民吸納優秀人才計劃,2021年9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施政報告》中宣佈將優才計劃年度配額倍增至4000人。此前配額是2000人,由此可見,香港對各地優才求賢若渴。
只要是從事金融服務、會計、資訊科技、法律、貿易、建築、學術研究及教育、藝術及文化、體育運動、物流及運輸、廣播及娛樂等行業的優秀人才,均可根據計劃所設兩套計分制度的其中一套獲取分數,評分範疇包括年齡、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驗、人才清單、語言能力、家庭背景。
評分總分225分,達到80分就滿足資格申請,從而競爭配額獲取身份。
不管是在香港還是在內地,擁有一個香港身份,在教育上都會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雖然未來孩子不一定會按照家長的規劃成長髮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做了規劃肯定會給孩子創造更多的選擇,也意味著孩子的未來有更多可能性。
注: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 /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