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北大能整頓下師資……
無法相信北大會有這麼差的師資。
作為TOP2招的老師水平不如深圳中學。
一名自稱達到保研標準的大四學生在帖文中這樣說。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著一個人的前途命運,
消解的不僅是個人奮鬥的意志和價值,
也偏離了教育的初衷和方向。
要不要以出身論英雄?
從招聘、婚嫁,
到習慣、穿搭,
“出身”問題在不同的情境條件下
明裡暗裡存在著。
此次事件中學生的話語,
直觀詮釋了什麼是“以出身論英雄”。
好的地方高校是很多學子心目中的神聖殿堂,
但在某些名校學生看來,
就屬於鄙視鏈下端的“寒門”了。
在他們看來,
“寒門”在某些領域存在著實力差距,
生源不夠強、資源不夠多、平臺不夠大,
從其中走出的學子,
在能力、見識、性格等普遍地要低一個維度。
他們往往——
(1)過分強調外因。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
“原生”家庭和學校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不是唯一的外因。
朋友的良言,
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的浸染等,
都可能讓人醍醐灌頂、如沐春風。
機械地以父母定孩子、以母校定學子,
未免過於絕對,
而且也把個人奮鬥這一根本內因排除在外,
忽視了主觀能動性。
(2)靜止看待問題。
出身無法選擇,
學校難以更換,
即便是在性格養成、能力提升上造成了影響,
就是深入骨髓、一成不變的嗎?
本科考上什麼樣的學校,
更多反映的是中學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
在高考依然是升學的主要途徑,
分數依然是競爭的重要標尺情況下,
也有不少人認為,
上好大學,說明這孩子會考試,
至於其他方面,還要打上個問號。
把學習好壞、成績高低
和有無出息、能力大小劃等號,
早就過時了。
後邊有什麼樣的發展,
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3)不以實踐為檢驗標準。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
“戰場”上見分曉
所謂的出身不好,
就一定會導致實踐表現不好嗎?
網友說得好:
該老師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和中國計算數學屆最高獎項馮康科學計算獎得主,
還是獲得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的洪堡學者,
現任三個國際期刊的編委和北京計算數學學會秘書長。
得有多麼可怕的實力,
才能支撐一個人到北大任教,
這些實踐表現足以說明問題。
論“第一學歷”對不對?
教育部不止一次就“第一學歷”相關問題進行答覆,
7年前的一則答覆中就指出,
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的“學歷”
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後的學歷,
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
如果一定要強調“第一學歷”,
小學、中學也是學歷。
然而在現實中,
“出身論”“血統論”裹挾之下,
學歷被當成敲門磚,
甚至愈演愈烈。
更好的職業代表著更多人競爭,
名校光環效應下,
招聘方以學歷出身為硬指標,
既可以用相近成本招到一般看來更聰明能幹的學生,
也減了工作量,
還顯得公平公正,
失去機會還不得怪你自己?
誰讓你中學不好好讀書考好大學呢?
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被放在過高的位置,
一刀切地成為門檻提升的磚頭,
實則是不公平的,
阻礙的是人才的成長通道和有效流動。
有些人可能是支援“以學歷論英雄”的,
因為單從學歷上看,
他們是天之驕子,
但在高校擴招、疫情衝擊等多重因素作用下,
找工作也不是易如反掌,
透過學歷先刷下去一批,
競爭自然就少些了。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
維護自身的利益,
這是人之常情。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也是事之常理。
對於名校學生如此,
對於其他學生又何嘗不是?
這樣的鄙視鏈該斬斷了
學生反向質疑老師,
讓關於“以學歷論英雄”的討論
從學生找工作上延展開來。
從長遠看,
這種論調影響的不只是高校畢業生、涉事老師,
也牽動著教育的大盤子。
試想,
從小學到大學,
一路名校,
肯定比單純大學名校的競爭性更大一些。
看最高學歷還不夠,
得看次高學歷、次次高學歷、次次次高學歷,
競爭的戰火向下蔓延,
一直到起跑線。
起跑線的年齡也越來越低。
小學自然不夠,
幼兒園都嫌晚,
恨不得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比拼胎教。
演化下去,
徒增教育焦慮,
功利化傾向將澆灌出怎樣的花朵?
“以學歷論英雄”導向下,
莘莘學子把上好大學視為唯一的好出路,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這與發展職業教育等多元思路背道而馳。
要鼓勵有不同天賦、愛好、特長的學生,
走上不同的成長道路,
百花齊放、各展其才,
就要摒棄陳規、打破偏見。
在觀念上和行動上,
損有餘而補不足。
由此事推而廣之,
不只是這位學生,
有類似偏見的企業和個人都應該有所反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不管啥門,都走得出能人。
辛丑年 九月初十
2021-10-15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