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鍬裡地區一個小山村的苗寨,雖然美麗,以前卻很貧窮。
那時候,炎炎夏日之際,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日子非常難熬。不但糧食不足餓肚子,而且臘肉也吃得差不多了,更是很久難得開一回葷。
還好,進入秋天,好日子就快到來。隨著稻穀變黃,人們便開田放水,就有禾花魚可以解饞了!
禾花魚,是一種體色烏黑透亮的鯉魚品種,即烏鯉,主要分佈在我國南部山區,尤以廣西北部一帶的桂林市全州、湖南郴州、靖州的禾花魚最為出名。
禾花魚取魚苗在稻田中養殖,因採食落水的禾花後長大,魚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
禾花魚食性雜、生長快、繁殖能力強,一般體重在50—250克,刺少肉多,肉質細嫩,骨軟無腥味,營養含量高。
千百年來,禾花魚一直深受人們青睞,清代乾隆年間還曾是宮廷貢品。
相傳,乾隆皇帝有一次帶著一班文武巡遊江南,來到了湘桂交界一帶。當地府臺知道乾隆好遊玩,愛吃喝,便投其所好,派人到處採購山珍海味,請來有名廚師,大擺筵宴,為皇上接風。
乾隆平日在京城吃的多是北方口味,這次到南方,覺得酒醇菜美,異常新鮮。席間,他對海碗裡的禾花魚特別感興趣,高興地問左右:“這是什麼魚?這樣肥嫩可口,無腥無膩。”
府臺搶著回答:“這是禾花魚!”
“什麼叫禾花魚?”乾隆又問。
府臺畢恭畢敬地趕忙回話:“禾花魚就是田鯉魚,百姓把鯉魚放在稻田裡餵養,當稻子抽穗揚花時,魚兒特別愛吃飄落在水上的禾花,長得又肥又嫩,故無腥味。”
乾隆聽後龍顏大悅,說道:“禾花魚肉嫩鮮美,武昌之魚未能及也。”
從此,禾花魚被列為土貢,身價倍增。
鍬裡地區的苗鄉侗寨,一直都有在稻田中放養禾花魚的傳統。
在每年春暖花開、耕田播種的時候,人們就會把一種魚草丟進魚塘,魚兒撒的籽就佈滿在草上。然後,在一丘田裡圍一小塊地方,撈迴帶有魚籽的草,過幾天就有了魚苗。
當魚苗長成了小魚仔,再放入到肥沃的稻田去,也不用去再打理,魚兒便跟著禾苗一起成長。當稻穀成熟了,禾花魚(又叫稻花魚)也就可以出田了。
每當稻田黃熟季節,是鍬裡苗侗同胞最幸福的時節!
這個時候,家家戶戶要把田中的水放幹,一方面方便過段時間打穀子,一方面也是為了捉田中的禾花魚改善生活。於是,全家老少齊上陣捉魚,俗稱“開田”。
田一開,意味著豐收在望,意味著美味到口,所以“開田”之日也成為了一個節日!一旦有哪家“開田”,寨子裡的人便會前來幫忙、看熱鬧。
現在更是與時俱進了,因許多人家不再種田,自然就沒有了禾花魚。但是,又實在擋不住禾花魚美味的誘惑,只好在種田的人家“開田”的時候前去捧場,順便享享口福。
於是,有經濟頭腦的人抓住了商機,隨行就市、順勢而為,便大張旗鼓搞起了“禾花魚節”。
比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湖南靖州的醃魚臘肉的拍攝地——塘保苗寨,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屆“禾花魚節”。
“開田”那天,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而來,整個山村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大家下田捉魚、涼亭對歌、樓上喝酒,熱熱鬧鬧、開開心心,比過年還要隆重、快樂,讓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山寨頓時聲名遠揚,不但增加了收入,也豐富了文化生活。
鮮活的禾花魚除了清炒、粉蒸、酸煮外,最常見的方法是先用慢火煎黃,再配以生薑、辣椒、魚香菜、香蔥等一起“黃燜”。不到一小時,湯開魚熟,滿屋飄香,一道色香味俱全,鮮甜香嫩的禾花魚美食,就可讓你急不可耐,垂涎欲滴了!
鍬裡地區自古就有“禾花魚下酒,見者不走”的諺語和“見者入席,喝酒吃魚”的習俗。所以,每當有人家“開田”,那家總是賓朋滿座。
最美的味道,永遠都在故鄉、在過去。從前,魚出田時,戶戶魚味繚繞,家家歡聲笑語,那種味道、那種氛圍,一輩子都無法忘掉。
如今,外出務工掙錢的人多了,在家種田養魚的人少了。我也離開老家20多年了,沒有再放過魚,也很少嚐到正宗的禾花魚。
許多時候,我們對禾花魚的飢渴和念想,只能咽咽口水,回味無窮了。有時是在豐盛的餐桌上,大家議起;有時是在酣睡的美夢裡,獨個憶起。
但無論過了多久,走得多遠,總有一種熟悉的味道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永遠記得那條回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