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張思洋,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西葛社群人,2013年返鄉後創辦南京簡諾種植專業合作社。8年來,他帶動鄉親們用小龍蝦闖出大市場,目前合作社已成為一二三產融合、年營收逾兩千萬元的“全省百強合作社”,累計帶動周邊上百戶農民增收致富,戶均增收10萬元左右。
核心閱讀
返鄉創業8年來,江蘇南京簡諾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思洋帶動鄉親發展小龍蝦產業,並在此基礎上開發特色產品、發展迴圈經濟。從創業之初的困難重重,到如今的蒸蒸日上,他和鄉親們不斷努力探索,延伸拓展產業鏈,終於走出一條綠色迴圈發展之路。
■創業心得
對於農業養殖模式的探索,不要僅憑一兩次成功或失敗,就判定一種模式可行或不可行。實際情況往往受很多因素綜合影響,如果不明確目標、深入研究,就無法收穫成功的果實。同時,如果想擴大創業規模,要根據市場情況漸進式、階梯式地調整,不能盲目地投入人力財力。
——張思洋
8月的南京,天氣漸涼。剛剛下過一場雨,清爽的空氣中交織著泥土的芳香、草木的清甜。
一排排橘黃色的農房別墅,掩映在茂盛的香樟與盛開的荷花之間,親水棧道與亭臺連廊將房前屋後的景緻串在一起。緊鄰著村莊,750畝連片小龍蝦養殖基地裡,前期大批次豐收的小龍蝦已經順利銷售,合作社社員們正在忙著補栽水草、改善水質、投餵黑水虻,為存塘的“蝦寶寶”們營造一個更加舒適、有營養的環境。
這裡是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西葛社群。在70後返鄉創業者張思洋看來,如今的村莊面貌就如同一幅宜居宜業的彩色畫卷——生機盎然、富有活力、充滿希望。
從離開農村到主動回鄉
張思洋小的時候,西葛社群還叫西葛村。這裡位置比較偏僻,資源稟賦差,也沒有支撐產業,一度貧困落後。在他的記憶中,村裡的泥巴路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如果雨水大一點,泥巴路就徹底走不成了。
中專畢業後,張思洋離開農村到縣城和市區闖蕩,幹過餐飲、搞過銷售、開過汽修店……憑藉吃苦耐勞的勁頭,他在城裡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2013年,38歲的張思洋作了一個決定,回鄉創業。
“我們好不容易在城裡穩定下來,現在還要再回農村,能掙到什麼錢?”妻子不情願地說著,家裡其他人也都反對。
張思洋不急不躁:“現在國家對農村越來越重視,政策支援多,發展空間大,我想回去和鄉親們一起做點事情。”
回鄉幹什麼?
剛計劃流轉土地辦個垂釣基地,沒想到差點踩了紅線——相關法律規定,禁止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張思洋的第一個創業計劃不太順利。
“離開家鄉久了,對具體政策和農村情況不熟悉,看來創業真沒那麼簡單。”張思洋一邊反思,一邊琢磨新的計劃。
一連幾天,他都在大堤上轉悠,看著修葺一新的塘口和清澈的塘水,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掏小龍蝦的景象浮現在眼前。這裡的水好,每次掏上來的野生小龍蝦個頭都很大。洗乾淨,做熟了,那撲鼻的鮮香——一個靈感閃過,“要不就試試養小龍蝦吧!”
從帶動一片到拉長鏈條
靈感來了,說幹就幹。不過,光靠自己可不夠。
第一個報名入股的,是兒時一起掏小龍蝦的夥伴張賢寶。
這些年,張賢寶一直在家鄉搞養殖,規模小,一年只掙兩三萬元。聽說張思洋要養小龍蝦,他一拍大腿——從自己的經驗判斷,興許真能搞出名堂!
第一個報名打工的,是村民劉明輝。孩子大了,用錢的地方多,他和家人合計,來打工說不定能改善生活。
2013年9月,張思洋招募到5個社員,成立了簡諾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他全心投入,妻子也搬回老家協助他。
隊伍拉起來了,還得補補技術課。張思洋帶著社員出去考察,學習養殖技術,第二年春天從外地購回了蝦苗。
想著早投放、早回本,蝦苗被提前投放入水。聽到蝦苗尾巴拍水的“嘩嘩”聲,大家高興地說:“瞧,這多帶勁呀!”
可從第三天開始,情況不對頭了。晚上,張思洋照例趴在塘口觀察,卻發現它們沒什麼精神。轉天,就陸續有蝦苗死去。張思洋慌了,抓起電話打給供苗商,按對方說的方法努力搶救了一番,但還是無力迴天。
不到一週,花費26萬元購買的蝦苗全部死亡,塘水散發出一陣陣惡臭。
“怎麼連蝦苗都養不活?”“這人不會務農,根本就是瞎折騰!”“我看這事就幹不成。”村民們的議論越來越多。
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張思洋冥思苦想好幾天,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還是沒理出頭緒。
“蝦苗是從哪裡買的?運輸了多長時間?”張思洋請來外地的小龍蝦養殖大戶指導。對方几個問題一問,張思洋恍然大悟:長途運輸導致蝦苗缺氧脫水。當時被認為有活力的拍水,竟然是蝦苗拼命掙扎的應激反應。
調整好思路,重新出發。這次,大家格外用心——一遍遍清洗消毒蝦池,植上底層水草;買來鮮活螺螄,打造乾淨有營養的水環境;只採購兩小時車程以內的蝦苗,天氣回暖後進行二次投放。
一點閃失不能有。“那會兒做夢都夢到小龍蝦。”張思洋笑著說。
大夥兒每天從早到晚定點巡塘。張思洋有時半夜不放心,還要爬起來看看蝦苗的生長情況。飼料是否充足、水質營養成分如何,他都密切觀察、做好記錄。
2014年下半年,大家的努力終於迎來了大豐收。當時,每畝高達上萬元的收益,吸引了不少村民。合作社從初期的5名社員發展到32名,2017年成為“全省百強合作社”。
在張思洋的帶動下,西葛社群周邊湧現出上百戶小龍蝦養殖戶,養殖面積達1.2萬畝,戶均增收10萬元左右。
養殖戶多了,銷路有限怎麼辦?在街道農業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張思洋開拓網際網路渠道,打造了一套電商體系,讓客戶覆蓋面更廣。
活蝦屬於生鮮產品,賣不遠怎麼辦?2019年,合作社投資150萬元,結合街道的產業融合資金,引進了小龍蝦全自動加工流水線,建設深加工基地,開發的特色產品越銷越遠。去年,合作社營收達2560萬元,利潤達200餘萬元。
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張思洋心中,困難都是暫時的。
從綠色農業到迴圈經濟
小龍蝦越賣越好,張思洋來不及歇口氣,變得更忙了——忙著和一群蟲子打交道。
先是蹲在恆溫的空調房裡,耐心孵化一顆顆白色的蟲卵;待它們長成乳白色幼蟲後,再挪到悶熱的大棚裡精心餵養;等變成黑色的成蟲,還要繼續仔細觀察……
這麼費勁圖什麼?
“這種看似不起眼的蟲子叫‘黑水虻’,是一種高蛋白的昆蟲,可以作為小龍蝦的飼料。”張思洋說,它們的用處還遠遠不止這些。
他發現,黑水虻的產量高、成本低,幼蟲以廚餘、農產品下腳料等有機垃圾為食,蟲糞還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有機肥,精準投放後能緩解環境壓力。這可真是一舉多得!
看準了市場潛力和環保價值,張思洋計劃投入近200萬元,建立黑水虻培育基地,為周邊養殖戶提供蛋白質餌料、回收處理有機廢棄物。
但計劃提出來,有社員堅決反對:“200萬元呀,這可是合作社一年的利潤!”“萬一虧了怎麼辦?”
“現在的生態環保政策越來越嚴格,發展迴圈經濟也是大趨勢,咱們不主動提升說不定哪天就被淘汰了……”從政策講到市場,從技術分析到收益,張思洋最終立下保證:如果造成損失,由自己個人承擔。社員們這才勉強同意一試。
結果比想象中還好。專案從2019年投產至今,累計產值已近600萬元,還多次獲省級農業創新類、環保類大獎。張思洋算了一筆賬:年產黑水虻900噸,1/3自用,每年就能節約飼料成本30萬元;富餘的2/3對外銷售可創收200萬元;每噸蟲可吃掉5.5噸到6噸的廚餘垃圾,每年就可以有效處理幾千噸垃圾。
張思洋說,合作社今年又擴大了黑水虻養殖基地規模,還把黑水虻幹蟲作為一個長線產品銷往國外市場。如今,社員們個個心裡頭美滋滋的!
被問到下一個專案是什麼,張思洋介紹了一番。“其實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會成功還是失敗,但既然回來了,我就不走了,帶著大夥兒一起富!”說完,他爽朗一笑。(記者 姚雪青)
《 人民日報 》(2021年08月30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