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掠過臉龐,感受自然的風、田野的綠、雨後的秋意和古都秋天的美。”十一假期,沿著東小口森林公園的綠道一路向北時,騎行愛好者小天彷彿找到了在都市森林中漫遊之感。
一座理想城市,應該什麼樣?知名建築師張永和說,感性城市裡頭有一個最核心的事兒,就是“走”。一走,城市的意義就完全擴充套件了。在那些必要的、每天、每個人要去完成的那些事情以外,出現了一個東西叫城市的樂趣,或者城市的愉悅。
城市的愉悅是由多方面構成的,跑步、騎行、遊憩,感受景觀之美和人文之美,便是愉悅的一種來源。這個月底,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北至蘋果主題公園的昌平區42公里綠道,預計正式全線執行。串聯起多個郊野公園的“翡翠紐帶”,不僅可以為迴天地區的居民提供一處親近自然的休閒空間,也將為北京城增添一條低碳的綠色廊道。
體驗 公園新變
一路騎行一路欣賞野趣花海
對於東小口森林公園,小天並不陌生,但他印象中的郊野公園並沒有太多與入園者互動的空間,直到這次騎行,令他眼前一亮。“公園的東南門,就標示著‘42公里綠道’的字樣,入口處的通道更設計成了腳踏車車輪的模樣。”小天說,從“車輪”下入園,沿著指示牌前行,就能馳騁在綠樹如蔭的風景中。
42公里綠道入口位於東小口森林公園,吸引了許多騎行愛好者前來。
記者在公園內體驗了一段。從東小口森林公園入口休息廣場旁,記者很方便地找到一輛共享單車,掃碼解鎖後,就能順著綠道一路往前,地勢平坦,綠道兩旁還種滿了高大的樹木,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美感。記者騎行約2公里後,就來到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在這裡,設定了一處休息驛站,可以休憩、避雨,也能放下單車在公園內觀景賞花。
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裡環境優美,步道兩側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工作日的上午,公園裡不乏騎行的青年人,以及帶著孩子玩耍的父母。“過去,東小口森林公園和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是不連通的,現在打開了,連著視野都開闊了。”市民劉女士說,在這裡散步時,能欣賞到多彩密林、疏林草地、野趣花海、銀杏大道等多樣景觀,可謂是移步異景、三季有花。
記者離開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東北門後,按照標示牌指示前行幾十米,就來到了賀新公園西南門。總面積約70.67公頃的賀新公園,是一個新建公園,地形較為豐富,有上下小坡和蜿蜒路面,彷彿城市間的山林。
在這裡,運動的主題更為凸顯。“騎行每公里碳排放量為0千克”“腳踏車是克服心臟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寫在綠道上的騎行話語,不斷提醒所有人要動起來。同時,公園內還有名為“極限悅動”的場地,供年輕人練習極限運動使用。
串聯 綠道添彩
7萬畝生態系統展現宜居環境
東小口森林公園和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的變化,和昌平區42公里綠道的規劃建設密不可分。
“隨著奧森區域綠化系統的不斷完善,作為北中軸的延續區域,昌平地區城市景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不足。”北京城建園林設計院昌平區42公里綠道專案負責人耿曉甫說,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公園綠地被市政路等割裂,成了綠色的“斑塊”,市民很難方便通行。“當時就想,能否建設一條綠道,將被割裂的綠塊串聯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綠色空間的優勢,也能更好地修復區域生態。”
耿曉甫口中的綠道,就是小天體驗到的綠道。
昌平區42公里綠道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北至蘋果主題公園,總長度約44088米。全線自南向北穿越都市區域、濱河生態區域、郊野區域,並依次串聯東小口森林公園、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賀新公園、太平郊野公園、霍營公園、半塔郊野公園、溫都水城生態林、沙河溼地公園、濱河森林公園等郊野公園及生態林,以及溫榆河、白浮泉、十三陵水庫等風景名勝區,山水相連、林城相依,形成面積達7萬畝的大型生態系統,生動展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宜居環境。
製圖 宋溪
“既然是串聯,肯定要對現有公園資源加以利用,以新建與現有道路相結合的方式佈置線路。”耿曉甫告訴記者,設計團隊前期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實地調研,也向周邊部分居民發放了調查問卷,希望能打造出和而不同之感。
和,就是設施上的統一性。從尺寸上看,綠道全線的道路寬度在2.5米到3米之間,主體結構均採用透水材質,可滿足騎行功能需求。同時,沿線設有休息驛站、腳踏車存放點、各級標識牌等服務設施。
綠道全線的道路寬度在2.5米到3米之間,主體結構均採用透水材質,可滿足騎行功能需求。
不同,就是將公園特色融合到綠道設計之中。以東小口森林公園來說,耿曉甫介紹,自然、原生態、有野趣是這個郊野公園的特色。因此,在綠道路徑選擇上,他們不僅儘可能地沿著公園原地形鋪設,以保留既有樹木,啟用園內區域,在補種時也都選擇了鄉土適生樹種以及能為小動物提供“口糧”的食源和蜜源植物。
感受 人文底蘊
打造文化節點展示歷史記憶
今年7月,昌平區42公里綠道已經率先亮出了一段,面向市民開放試執行,預計10月底就將正式全線執行。
區園林綠化部門介紹,42公里綠道的建成,搭建了一個安全連續、覆蓋廣泛的“騎行+步行”網路體系,促進腳踏車、步行與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既為周邊及迴天地區交通擁堵問題提供了一個紓解的途徑,也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賀新公園內的半球舞臺造型獨特,成為公園裡的一道風景線。
賀新公園內趣味鏡牆,成為孩子們玩耍的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昌平區42公里綠道不僅透過設定不同主題的種植區段來構建全線生態文明帶,同時還充分展示場地原有歷史記憶,打造了“漕運文化”“行宮文化”“明陵文化”三大文化節點,建立昌平文化生活體驗帶。
“漕運文化”
指白浮泉遺址。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彼時京杭大運河上南來的漕船隻能到達通州,離大都尚有一段距離。為解決這一問題,元朝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在考察中發現了“出水甚旺”的白浮泉,後引白浮泉等諸泉之水,築白浮堰,開通惠河。由此,南來的漕船真正實現了一路向北,直航進京。
“行宮文化”
指鞏華城,是明朝皇帝北征及謁陵巡狩駐蹕之所。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隨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宮,作為皇帝巡狩和後代子孫謁陵停留之處。
“明陵文化”
指明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規劃 未來畫卷
讓市民“開窗見綠出門見園”
以嶄新面貌亮相的東小口森林公園,不僅吸引來了成群的騎行愛好者,如今也成了野兔、刺蝟、鳥兒等小動物的新樂園。風和日麗的日子,人在公園入口的長椅上靜坐一會兒,就能聽到鳥兒的鳴唱。
42公里綠道,猶如一條“翡翠紐帶”,串聯起一個又一個公園。一個又一個公園,則組合成生態系統,勾勒出城市的綠色骨架,公共空間由此展開,人文故事在此發生,和諧畫卷漸次鋪展。
來自北京市發改委的資料顯示,2018年以來,本市累計新建公園綠地73處,總面積約4200公頃。目前,已有石景山區新安公園、懷柔城南森林公園等48處公園開園迎客,預計其餘25處公園將於2022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加強海淀三山五園、朝陽十八里店、豐臺南苑等區域綠色慢行系統建設,以綠道為紐帶,加強公園綠地連通性,將公園“綠島”變為城市“綠鏈”,讓市民能夠“開窗見綠”“出門見園”。
他山之石
建設綠道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綠道意指與人為開發的景觀相交叉的一種自然走廊,是連線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蹟等與高密度聚居區之間的開敞空間紐帶。
世界城市史上第一條真正意義的綠道,是波士頓大都會公園體系。它由弗勒德里克·奧姆斯特德設計,將波士頓公地(Boston Common)、公共花園(Public Garden)、馬省林蔭道(Commonwealth Avenue Mall)、後灣沼澤地(Back Bay Fens)、河道景區(The Riverway)、奧姆斯特德公園(Olmsted Park)、牙買加池塘(Jamaica Pond)、富蘭克林公園(Franklin Park)和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9大城市公園有序地聯絡起來,形成了一片綿延16公里的綠道景觀,構建了波士頓引以為傲的城市特色與風貌,實現了工業社會中城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
再比如,英國倫敦已在城市周邊建設近300個綠色項鍊狀的開放空間,面積相當於倫敦市區的7倍,讓“霧都”脫胎換骨為“花園”。有“世界花園城市”美譽的新加坡,則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綠道建設,形成了連線山體、森林、公園、體育休閒場所、隔離綠帶、濱海地區等的綠地網路。
綠道的建設,能有效地解決在快速城市化程序中出現的用地無序擴張、環境惡化等問題,遏制城市蔓延,保護和改善城市公共空間,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來源 北京晚報·大城之變 | 記者 趙瑩瑩 潘之望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