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和成長在雲南,高山是司空見慣了,卻很稀罕大海,也喜歡《大海啊故鄉》《大海》《外婆的澎湖灣》等關於海洋的歌曲。因為感受大海的時間屈指可數,所以有機會看見大海,都擠時間去感受她。
這銀杏道是設計為人行道,因為走的人還不多,大約就種上草來改良土壤和改善環境吧,銀杏道走到盡頭,就是大海!
我太喜歡大海了,短暫停留的兩天都起得很早去看日出。第一天有一堵像牆一樣厚的雲層,看到的日出是這樣的:
第二天是薄雲,看到的日出是這樣的:
海邊很開闊,沙灘很漂亮,因為無邊無際,所以海天融為一色。
看到了海灘上挖掘機作用巨大,可以將漁船、漁具、漁人在沙灘上來回地運。
海邊有鍛鍊的人,有遊玩的人。
海鷗在水邊大約是等著海潮送來魚蝦吧!
海濱觀景臺上的樹也在觀海吧!我卻連它們一道都觀了,有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自鳴得意”。
嶗山上都是花崗石,大塊大塊的光滑圓潤,其間生長松樹,曲態高古,是海風“修煉”成的仙風道骨。吳冠中的《嶗山松石》一下子就抓住了這神韻,所以我很喜歡這幅繪畫。還有蒲松齡的《嶗山道士》這面空空的牆壁引發的發人深省的故事,啟迪我們要面對現實,“穿牆術”沒有,“穿牆樹”卻實實在在的存在。
嶗山道士“穿牆術”來源的空空牆面 嶗山道士“穿牆術”來源的空空牆面
漁村很美麗,紅瓦綠樹,碧水藍天。優美的海濱,這些漁人應該每天都有舒暢的心情吧!
正如歌中唱的一樣“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飄流四方!”“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留著腳印兩對半。”“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
我太喜歡這銀杏道盡頭的大海了,請把我的愛全部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