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時間裡,房子價格一直在上漲。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談房價,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中國房價上漲,還會漲多少?
從今年開始,話題內容反了過來。大家關心的是,房價開始下跌了,能夠跌到多少?之前,很多專家和資深人士經常掐指預測房價怎麼上漲,媒體作者不斷瞎抄瞎猜,房產營銷和中介在激情忽悠房價上漲。
而現在,這種猜測和忽悠少了,老百姓反而沒方向了,有的很迷茫。
今天,我從幾個方面來告訴大家,很多人不明白,或者說很多人沒有去弄明白的,一些不可迴避的事實,以及決定房子價格的決定因素
第一個事實 : 樓房的設計使用年限只有50年
按照建築設計規範要求,設計院對民用住宅,是按50年的使用年限來設計的。也就是說,你的的房子,它的理論使用壽命只有50年。
簡單地講,房子基礎的承重能力、整個樓房的抗震、抗剪能力以及抗自然環境侵蝕的能力,是按50年的年限計算的,超過50年,房子的各項效能指標,就不符合一般居住的要求了。就像超市裡的食品過期一樣,已經是個過期商品。
第二個事實:樓房效能隨年份的增加而逐漸衰減,最終成為危房
樓房的整體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加上充填磚砌體組成的。混凝土及充填牆體的強度,是隨著年份的增加而逐漸衰減的,特別是基礎(地下)部分的混凝土,在潮溼狀態下,其強度減退的速度會更加明顯,很多樓房基礎部分的鋼筋會鏽蝕得越來越嚴重,基礎部分的各種效能會越來越差。其抗壓、抗剪能力會嚴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成為危房。
第三個事實
工程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質量隱患會提前顯現
之前二十多年裡,房地產開發迅猛異常,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工程管理和施工能力跟不上,很多分項工程層層轉包,參加施工的多數是放下鋤頭進工地的農民工。整體技術力量薄弱,工程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工程為了趕時間搶進度,出現質量問題層層隱瞞,有的建築究竟存在多少質量隱患,購房人是沒法知道的。究竟什麼時候忽然成了危房,誰也說不清楚。
第四個事實:高層住宅的質量和安全風險會越來越大
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國的商品房絕大多數是小高層和高層樓房。高層住宅在使用過程中質量和安全風險會越來越大,特別是抗震效能誰也說不準。隨著使用年份的增加,誰也說不清那棟樓房的抗震級別還能是多少。如此同時,很多樓房在使用功能上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很多建築專家在擔心,五十年到七十年之間以及七十年年過後,中國會不會出現一大批危房?這個問題,沒有人敢下定論,有多少不出問題?同樣沒有人敢下定論。
今年,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九月份,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禁止建設高層建築的規定。因為高層建築一旦出現問題,是難以進行加固和改造的。如果現在不加以制止,將來出現問題無法收拾。
第五個事實:商品房雖然具有一定的資產屬性,但它仍然是一種消耗品
商品房跟黃金不一樣,黃金可以永遠保值或增值,而商品房是由鋼筋混凝土組成的消耗品。材料強度在逐年減弱,有使用年限有限制。
所有的住宅樓,滿了10年,使用年限剩下40年。滿了20年,使用年限剩下30年,以此類推,大家想一想:你房子本身的價值是不是一天一天的在減少、在貶值?如果把房子看成資產,把商品房當做資產投資,並且認為一定會增值,認為房價一定會上漲,豈不是犯了一個低階的邏輯上的錯誤?
明白了以上5個事實,相信大家會對房子本身的價值有一個重新認識。
那麼,是不是房子就這樣越來越不值錢了?其實,也不是。因為房子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建築物的本身,也在於它的位置和佔地面積。位置越好價值就越高,所佔用的或者說所分攤的土地面積越多,房子的價值也就越大。
就目前全國各地的房子價格來說,有的靠譜,有的不靠譜,不能一概而論。比方說小城市的房價,從1000漲到5000是比較靠譜了,是符合當下經濟發展、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一般規律的。而一線城市的房價,從幾千到到十幾萬,很多地方是不靠譜的。
如何正確認知房子的價值,如何理性的對待房子價格,需要綜合考慮和衡量。特別對於樓房來說,應該從地理位置、房子本身所分攤的佔地面積,樓房效能不斷衰減,以及自身的經濟能力去考慮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