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長沙,山水洲城,嶽麓為屏,湘江北去,橘子洲為帶,一根特大號的腰帶,似流動的畫,又如放大的盆景,從空中俯瞰猶如一艘航空母艦,停泊在北去的湘江中。
毛澤東上了橘子洲
一個甲子年前的1961年暑期,即將小學畢業的我,在牛頭洲完小參加為期三天的夏令營活動。我們這些城裡小學生,大多都是第一次坐輪渡再走路來到橘子洲頭(橘子洲南端)。
新中國成立後,從1954年開始,每次回湖南,只要時間允許,毛澤東都會重遊湘江,並踏上橘子洲那片寶地,與洲上居民交談,關心洲上的鄉親,回味過往時光。
——摘自《長沙橘子洲》“晚年毛澤東暢遊湘江”篇章
夏令營活動的首日上午,橘子洲完小的校長和兩位男女同學,激動地回顧他們見到毛主席的情景:
1959年6月24日下午兩點,毛澤東從湘江邊登上輪船,稍事休息便更衣下水。時值汛期,濁流湍急,波濤滾滾。他在江裡邊遊邊與身旁陪遊的運動員說話,鼓勵他們勇於力爭上游。游到橘子洲頭分水處水流湍急的地方,毛澤東提出上橘子洲頭看看。一位陪遊說,這裡水流最急,請主席等一下。毛主席卻說,這裡水流最急,正要從這地方上去。於是,劈波斬浪,靠岸後,踏著荊棘雜草,上了橘子洲頭。
他身披一件藍白條毛巾衣,步履穩健地走過一片菜地,來到一戶菜農家門前,一位老人立刻認出了毛主席,激動地搬來一條板凳,請毛主席坐。附近群眾聞訊趕來,毛主席一一與他們打招呼。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含著熱淚捧著一杯熱茶,來到他面前,毛主席連忙起身接過茶……
這天,橘子洲頭完小的師生正在上勞動課,有兩個眼尖的,一眼認出了他,“是毛主席”。同學們紛紛圍上來行隊禮,他親切地問:你們是哪個學校的,到你們學校去看看好不好……於是,毛主席左手拉著一個男孩,右手牽著一個女孩,跨進校門,高興地與師生們打招呼,並與他們合影(那兩位同學就是這兩個男女孩)……
下午,夏令營組織我們在橘子洲頭東面游泳,距毛主席當年游泳上岸處不遠,我和兩位同學想去那兒遊,被老師阻止了,那兒確實水流湍急、波濤洶湧。
1959 年6 月24 日,毛澤東遊湘江後,在橘子洲看農家小孩跳舞 圖源/共產黨員網
上岸時,有位白鬍子爹爹[diǎ]對我們說:吃過晚飯後來這裡,我給你們講故事。
橘子洲的傳說
吃過晚飯,我們偷偷溜出校門來到洲頭東面江邊,那位白鬍子爹爹[diǎ],坐在河邊竹床上,搖著大蒲扇慢悠悠地給我們講述橘子洲的傳說:
很久以前,湘江河很寬,河中也沒有洲,站在河東望不見河西;河水無風三尺浪,颳風下雨時浪頂天,天壓浪,分不清哪是河,哪是天。在這條可怕的河上,生活著一群苦難的漁民,不分白天黑夜打魚,還難以餬口度日。
在漁民中,有個叫“鬍子爹”的漁翁,勤快會打魚,孤身一人,本可吃飽飯的,但他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糧食送給生活最苦的漁民。大家都很感激他,都想為他做點事。
大家商定要給他做一根寬闊厚實的腰帶,暖和有勁又護腰。於是,七個最會繡花的姑娘,用雪白的漁網線織成了一根結實寬大的腰帶。又在腰帶上用各種顏色的絨線繡上大河,大河中繡了個小洲,小洲上到處是橘樹和柳樹。
腰帶繡好了,姑娘們把它捧給鬍子爹。鬍子爹看著雪白的腰帶,看著繡在腰帶上的小洲、橘樹、柳樹,一把接過來,感動得哭了起來。漁民們把腰帶牢牢地紮在鬍子爹的腰上。從此,這腰帶終年不離鬍子爹的腰間。冬天不冷,打漁有勁,休息時鬍子爹高興得唱起歌來,大家發現,鬍子爹好像返老還童了。
一天,大家又在河裡打魚,從早打到晚,連最會打魚的鬍子爹,也沒打到一條小魚。難道河裡魚兒都到龍王宮旅遊去了嗎?漁民們著急了,直到天黑大家還沒上岸! 就在這時,風雲突變,一場大風雨來了。大家匆匆把船往岸邊靠,可惜晚了。
浪把漁船衝到天空,風又把漁船壓到水上,一次又一次,風雨越來越大,鬍子爹年老體衰,慢慢地支撐不住了,大家趕緊向他靠攏。他望著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漁民們,流淚了……此時,一個大浪把鬍子爹衝上了天,船翻了,掉進了浪谷。大家哭喊起來:“鬍子爹!鬍子爹!”
我們正為鬍子爹的安危擔心,學校的哨聲卻響了,我們不得不回學校了,白鬍子爹爹[diǎ]說:“且聽明晚分解。”
橘子洲舊影 圖源/陳先樞
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正在建設中的橘洲公園,據園藝工人叔叔說,這裡曾棲息著鶴、鷺、鷗、狐、獾等珍稀動物。洲上居民以作菜和打魚為生,房前屋後都種了橘樹,生產隊集體種了橘樹,碩果累累,今年又是穩產豐收了。
沿著橘洲路前行,看到天倫造紙廠和橘洲豆豉廠,這可是當時橘子洲和長沙的大廠子。又來到水上文化宮、海員宿舍、橘洲百貨商店圍聚之中的一顆大樟樹下,這棵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濃蔭遮日,我們六個同學指尖對指尖,勉強將樹合抱。樹幹上木牌顯示:樹高30米,胸徑1.7米(腰圍約6米),樹齡300年。洲上的“樹王”,堪稱“鎮洲之寶”。
下午到洲頭西面游泳場游泳,此處俗稱湘江小河,無輪船透過,沙灘水淺坡度小,游泳較安全,不收門票。
吃過晚飯,老地方又聽白鬍子爹爹[diǎ]繼續講故事:
鬍子爹並沒有掉進浪谷,他只覺得腰間有股力量舉著他,在空中行走,走到那平靜的岸上,原來舉著他的力量竟是腰帶發出的。他立刻解下腰帶,捧著腰帶說:“腰帶啊腰帶,請你救下那些受苦的漁民吧!”說完,用力把腰帶向漁民拋去。
腰帶向漁民們飄落下去,越飄越長、越飄越大,一條巨大的腰帶落在漁船的前面,浮在浪上,又落在水上,就變成了一塊腰帶形的長滿橘樹和柳樹的綠洲。漁民們登上綠洲,得救了,歡呼著:“鬍子爹,搭幫你了!”可鬍子爹再也沒有出現。
漁民們就在綠洲上建廟,塑鬍子爹像,供奉在廟裡,讓他永遠和大家在一起。在洲上安家落戶、辛勤耕種和打魚,將綠州耕耘成一座美麗的長島。
明崇禎十二年(1639)《長沙府志》長沙山川圖中標記有“水陸洲”
白鬍子爹爹[diǎ]講完故事後說:“上次毛主席到橘子洲頭看望島上居民時,我就是那個給毛主席端茶的人啊!他雙手接過茶杯,讓我坐在他身邊,還和我緊緊握手,親切地問我高壽。我說毛主席就是人民的大救星啊!”
我們握著白鬍子爹爹[diǎ]那雙和毛主席握過手的手,告別了橘子洲,一別三十多年。
當年我寫的導遊詞
1992年,我在單位從事旅遊工作,到橘子洲踩點,規劃旅遊線路,寫就“橘子洲一日遊”導遊詞如下:
湘江長沙市區段的江心有一長島,名橘子洲。全長約5公里,寬40-200米,總面積74公頃,幾乎與長沙舊城區等長。長沙湘江大橋橫跨橘子洲,大橋西頭南引橋直達橘子洲中部。此處尚存美孚洋行、教會神職人員公寓及海關舊址等。
據《長沙橘子洲》書中記載,橘子洲形成於晉惠帝永興二年(305),是由江裡的沙土堆積而成的,距今已有1700餘年,但從自然演變過程推算,至少有一萬年。古時原有橘洲、織洲、誓洲、泉洲四洲。直到唐宋時,還是一串不相連的沙洲,分為上、中、下三洲(又叫牛頭洲、水陸洲、傅家洲)。今演變成一串長島,稱“橘子洲”(北端傅家洲,與橘子洲不相連)。
清嘉慶《長沙縣誌》載水陸洲圖 圖源/陳先樞
橘子洲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史書和古今名人遊記上多有記載。橘子洲以風景綺麗著稱,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任長沙掾(即長沙府的副官)時,曾作《瀟湘八景圖》詩,把橘子洲尾一帶描繪為“江天暮雪”:“蓑笠無蹤失釣船,彤雲黯淡混江天。湘妃獨對君山老,鏡裡修眉已皓然。”這些古蹟雖不在了,但漫天雪花靜靜飄落的美好記憶一直都在橘子洲。清肖大經《拱極樓消夏》稱有如蓬萊島上當神仙。清學者郭悛《橘洲賦並序》,對橘子洲的美景進行了生動描述。
近代,來自英、日、美、德、俄等國的官員、商人、傳教士紛紛在洲上建領事館、洋行別墅,橘子洲成為外國人的樂園。
1910年橘子洲英國領事館 圖源/《老照片中的長沙》(陳先樞\梁小進著) 斯威爾攝
橘子洲古蹟眾多,有水陸寺(江神廟)、拱極樓、洞庭廟、裴公亭、朱張渡等。(原建築已不存,今已重建)
毛澤東在湖南一師範讀書和教書時,常和要好的同學來此游泳、漫步、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毛澤東1925年秋,佇立洲頭披襟迎風,即興題詠的《沁園春·長沙》,為億萬人民所傳誦。詞中提及的橘子洲頭位於橘子洲南端,本地人稱牛頭洲。
橘子洲頭舊影(資料圖)
橘洲公園始建於1960年,佔地14公頃,為全洲面積的20%。從長沙火車站乘16路車,末站即達。進大門,迎面相見一長方形花壇和由雪松、杜鵑組成的“屏風”。兩翼桂花、山茶等花開數度,寬廣的草坪齊整如茵。
繞過“屏風”,是望不到頭的橘樹。橘樹千餘,品種數十。秋來果實累累,為公園一絕。橘園內石徑遠伸,間以修竹和遊樂場,兩側遊路掩映在法桐香樟芙蓉迎春之中。路旁建有東、西亭廊和草坪藤架及“西施靠椅”。在此小憩,或憑欄遠眺,或專注江濤,樂不思返。
穿過橘園,躍入眼簾的是鐫有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和“橘子洲頭”四個大字的巨型漢白玉碑,四周箭竹叢叢。
再往前,來到望江亭。亭為正方形,16根水磨石柱相撐,重簷歇頂,淡黃色琉璃瓦,頂中有寶頂,全亭黃白相間,典雅莊重。兩翼各建捲棚式方亭,轉角遊廊相連,好比金鳳展翅南飛。
出望江亭,為半月形水泥坪,酷似鉅艦之首。佇立“艦首”,舉目遙望,湘江滔滔南來,氣勢甚為壯觀。堤岸圍砌護坡和石欄,垂柳護堤。“艦首”正前方設下水碼頭,可由此登艇遊覽,或搏浪江中。
橘子洲自古以來就有著優美的生態環境,現仍生長著數千種花草藤蔓植物,其中名貴植物就有143種。有胸徑40釐米以上的古樹名木31株,其中樟樹12株、銀杏7株、羅漢松2株、黃連木4株、榆樹1株、桑樹4株、拐棗樹1株(摘自《嶽麓區志》)。洲頭綠化,以橘園為主,還有李子、板栗、茶園和枇杷、桃、梨、杏等人為栽種的水果,山楂、獼猴桃、金櫻子、山海棠等野果,可謂“江中果園”和“水上公園”。
橘子洲頭為長沙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融美化、香化、果化、淨化為一體,觀山、觀水、觀橘、觀桂、觀城,四時皆宜。
橘洲公園1986年獲省級“最佳公園”稱號,1987年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和“園林綠化紅旗單位”,1982-1987年底共計接待遊客209.5萬人次。
見證橘子洲的開發與保護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旅遊或紅色旅遊不如現在盛行。我帶過的兩個團,遊客都對橘子洲的生態環境和紅色資源讚不絕口。尤以南寧的教委團的某中學張老師和我交談甚歡,他說:橘子洲歷史文化底蘊和紅色旅遊資源深厚,仍有待挖掘和保護,生態環境有待加強保護,如洲上和遊船上的直往江裡排汙惡習一定要禁止。建議將洲上的工廠、單位和住民全部外遷,建成純生態旅遊和休閒的“世外橘園”。
我也有同感,在參加當年的市旅遊工作會議上,曾向袁漢坤市長進言獻策,得到他的首肯。
星移斗轉,橘子洲這艘超級航母駛入21世紀。2002年,開始移民搬遷,橘子洲開發啟動。2004年5月12日,“長沙市橘子洲開發建設指揮部”掛牌。2009年元旦,橘子洲景區基本建成,對外試開園,同年4月21日,張劍飛市長在橘子洲頭向市民千金一諾(市長底氣源於政府獨資):橘子洲免費向公眾開放,不收門票。
2006年3月5日,施工人員正在加緊進行橘子洲景區改造工程。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六年兩千多天裡,政府和建設者透過移民、搬遷、拆除、新建、改建、擴建、利用等方式,對景區內7處11棟保護性建築,“修舊如舊”、“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併為20多株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樹,安裝避雷針不惜花費近8萬元;過去直接排往湘江的汙水採用先進的中水回用處理技術,處理後的中水用來澆灌花草,實現了橘子洲汙水的零排放……
堅持生態、文化、旅遊、休閒的建設定位,按照建設“兩型社會”的要求提升城市品位,貫穿於橘子洲建設的全過程。
六十年後,聽美女導遊講現在的橘子洲
今日的橘子洲與六十年或二十五年前,在我的導遊詞中描述的,不可同日而語了,早已被打造成長沙市呈獻給世界的一張絢麗城市名片。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首批“紅色旅遊”經典景點之一,省級文明單位、湖南百景單位、瀟湘八景之一。
不妨跟著某旅行社金牌導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橘子洲一日遊”。
地鐵2號線“橘子洲站”出來,乘坐觀光車到終點。身材窈窕,肌膚如雪,緊裹著橘紅色職業套裝的美女周導的無線話筒中傳出甜美聲音:
各位朋友,這就是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首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中的橘子洲頭。
矗立在洲頭的毛澤東青年時期大型雕塑,總高32米,長83米,寬41米。飄逸的長髮,俊秀的臉龐,輕鎖的眉頭,深邃的目光朝向東南方,下巴的那顆世人熟知的痣,凸現出獨特個性,再現一代偉人的氣質。
整個雕塑為鋼筋混土框架結構,外掛永定紅花崗石巖。雕塑的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塊巨石拼接而成,設計成毛澤東的肩膀,內部為空曠的紀念館,陳列毛澤東的生平。
山體和雕像外立面採用石料,因石頭耐得住大自然的風化,又跟毛澤東的乳名“石三伢子”相符合。縱觀毛澤東一生堅如磐石,故全部採用石料。而這些巨石採取福建永定的“永定紅”。它在陽光下呈紅灰色,下雨時會呈現飽滿的紅色。紅色是國旗的顏色,也是國人鍾愛的顏色,且寓意“江山永定”。
沿著毛澤東青年塑像前方的中軸線往南百米來到望江亭,在傳說中唐朝始建的古洞庭宮遺址上建造的。原亭是臨江而建的,嵌有署名為安福(今臨澧)黃道讓書寫的對聯“西南雲氣來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現亭是2008年進行修復的。
“問天台”因毛潤之32歲時吟誦“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並改變和推進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程序而得名,位於橘子洲頭最南端。有32級踏步梯,依湘江沙灘而建,面積2000平方米。問天台是橘子洲上憑欄觀賞湘江美景和東西兩岸風光帶的最佳位置,也是橘子洲的核心景點區域。
一棵經歷了橘子洲蒼桑變幻,樹齡達180年的古樸樹,一塊書寫“指點江山”的石碑,橫亙在問天台和望江亭的中央,它見證了毛主席早期革命活動經歷:1913-1923年,毛潤之和蔡和森、張昆弟、羅學瓚等摯友中流擊水、橫渡湘江,在樹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探求救國救民、“改造中國和世界”的真理和方略。
回首往北來到詩詞碑林……詩詞碑始建於1967年8月,位於望江亭北向100米處中央廣場處,長8米,寬0.8米,高4.8米,詩詞碑四周花崗石鑲邊,中嵌長6.7米寬、0.7米、高1.5米白色大理石,北面刻毛澤東手書“橘子洲頭”四字,南面刻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均貼金箔,東、西兩端上方嵌大理石浮雕雄鷹,下設花壇。
新的《沁園春·長沙》詩詞碑,位於橘子洲中部桂園內,採用由廣東英德運來的一塊天然黃蠟石製作而成,高3米、長7米、重60多噸。以毛澤東1961年10月16日手書水印木刻《沁園春》複製稿製作而成。天然石材與毛澤東的書法相得益彰,渾然天成。
橘子洲不僅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且獨特,人文歷史底蘊深厚,還有著迷人的自然植物景觀。
進入核心景區後,大家一定發現到,園區的植物變得特色分明。因為這裡坐落著各具景色的五座園林,其中隱藏著古建築。從南往北,依次為橘園、竹園、梅園、桃園、桂園。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主題和特色:春有桃花盛開,夏有翠竹迎風,秋有丹桂飄香,冬有寒梅立雪。無論在哪個季節來,都可以感受到橘子洲上生機盎然的美景。
眼前的橘樹翠綠清新,我們來到了柑橘文化園。橘園裡主要以種植橘樹為主,有南橘、蜜橘、金橘、酸橙等44個品種,有3800多株橘樹。每到收穫季節,橙黃色橘子掛滿枝頭,一樹挨著一樹,橘香濃厚,陽光灑滿橘林,色彩明麗,格調清新,正是:“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園內有聽江亭、枕江亭、攬嶽亭,均始建於1967年8月。聽江亭只有9平方米,位於原橘洲公園大門東側臨江處,今不存。攬嶽亭位於西側臨江處,建築面積約60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枕江亭位於東側臨江處,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北側之字形迴廊,為民國時期庭院式建築風格,因枕於江心,聽滔滔江水北去,看萬類霜天競自由而得名,其建築自然灑脫,具有濃厚的江南園林風格。
園裡座落著兩處建築。
橘子洲客棧原系張孝準故居。張孝準(1882-1925),辛亥革命著名人物。其兩棟舊居為青瓦灰牆的曲尺形磚木結構樓房,一二層有走廊,二層還設護欄,原建築面積636.48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後曾被用作居民住宅,作為大革命風起雲湧時期的歷史見證物,2005年被公佈為長沙近現代保護建築。修繕後作為客棧,原有建築風貌基本得到保留,實為高階賓館,後閒置。2016年起,用作長沙非遺展示館。
原天倫造紙廠兩棟有70多年曆史旳紅色的廠房,修復改造成長株潭兩型社會展覽館,面積2800平方米,是全國首個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主題的展館。
園內坐落著“誰主沉浮”雕像群,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蕭三的雕像栩栩如生,矗立在綠蔭之中,鮮花依偎,橘林相伴。這是景區原有的一處景點,也是橘子洲景區名人文化的精華所在。
竹園和梅園是近鄰,足以演義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浪漫的典故。炎炎夏日,青竹帶來的清爽飄逸之感讓人心曠神怡。園區面積約91畝,匯聚了各種名竹,有龜甲竹、聖英竹、白紋陰陽竹等名貴和鄉土品種60多種,是江南地區品種最齊全的竹園之一。園內建有湖南民俗博物館,展示明清以來較有代表性的湖南民俗、民居風格的傢俱、漁具、農具等實物,以及湖湘文化元素的字畫,使大家對湖南民俗有所瞭解。
著名的朱張古渡位於竹園之中。南宋的著名理學大師朱熹,造訪嶽麓書院山長張栻,著名的“朱張會講”,在嶽麓書院設壇論道,首創不同學派會談之風。朱熹還應張栻之邀,到城南書院講學,因嶽麓書院與城南書院一江之隔,只得經常渡江而行。相傳朱張曾將渡口西岸命名為文津,通往嶽麓書院的古道稱為文津道,將東岸命名為道岸。後人為紀念兩位鴻儒的當年“渡江講學”的教學美德和思辯精神,將當時涉江而過的渡口稱為“朱張古渡”。
現恢復了朱張渡原有風貌,並重建“渡學樓”,建築保持南宋風格。橘子洲上渡學樓為一層或二層,採用小體量、淡雅的古亭風格設計,以謙卑的姿態面對千年學府的廣博風範。渡學摟與湘江兩岸的渡口及“文津”“道岸”牌坊相呼應,形成一條跨江東西景觀軸,眺望東、西渡口和嶽麓山風景。
出竹園步入梅園,似有隆冬時節、寒梅傲雪之感。約60畝土地上,植有美人梅、垂直梅、游龍梅、紅梅、綠梅等14個種類,600多株梅花。於清冷中透出幾分傲視群花的絕美,讓人回味無窮。
穿過梅園和竹園,來到春有桃花爛漫的桃園。桃園內座落著瀟湘名人會所,由唐生智公館修繕而成。唐先生是中國國民黨著名將領、湖南省主席、愛國民主人士,為湖南和平解放作過重要貢獻。
唐公館建於1926年,佔地312平方米,建築面積653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帶有八角形閣樓的兩層中西合壁外廊式樓房。外形上看歐化痕跡較少,而傳統建築風味更濃。新中國成立後曾為橘子洲小學和湖南省食用菌研窮所使用。2002年公佈為長沙近現代保護建築。
唐公館恢復和修繕後作為瀟湘名人會所,集學術、研究和交流為一體,用以接待中外友人與文人墨客。
接著來到秋來丹桂飄香的桂園: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200多株桂花樹,面積約46畝。園內建有湖南特色民居,與園中湖泊互為映襯,營造成幽靜、淡雅的環境。
參觀完橘、竹、梅、桃、桂園主題園林景觀,來到橘子洲中部的中心地段,正對著湘江東岸的杜甫江閣,較寬闊的池塘中有大型音樂噴泉,噴射高度可達80-100米,馬力全開最可噴達109米,稱百米高噴。水柱隨音樂起伏,百米主噴和數柱副噴構成一柱沖天,數柱簇擁的壯美水景,形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境界,與古色古香的杜甫江閣遙相呼應,在湘江上勾繪出一幅優美的水景圖。
百米高噴以東湘江邊,是湖南首個專門的臨江音樂噴泉和焰火燃放廣場。焰火廣場南北長500米,音樂噴泉長300米。每到週六或盛大節假日,燃放焰火或大型音樂焰火晚會都在這裡舉行,持續時間15-45分鐘不等。
今年七一,時長20分鐘,首創長沙獨有的山、水、洲、城景色與焰火融為一體的全景藝術焰火表演模式,與“一江兩岸”燈光秀、現場音樂等交相輝映。這是對黨百年輝煌的禮讚,對大美長沙和橘子洲的禮讚。最佳觀賞地點為湘江中路、瀟湘中路、杜甫江閣、四羊方尊廣場等湘江沿線處。
七一橘子洲煙花 媒體資料圖
橘子洲中部靠湘江主航道一側的美孚洋行,始建於1924年,佔地面積446平方米,建築面積892平方米,為中西合壁式兩層美式建築。門庭陽臺上有“美孚”標誌,另有附樓一棟,小巧玲瓏,與主樓相得益彰,豪華氣派,專作洋行經理們的住宅。
美孚洋行在河東太平街,設洋行辦事處在三叉磯、北門外建了“洋油池”。現這棟住宅樓至今猶存,是儲存最完整的橘子洲近現代建築之一,其外部造型幾乎完好如初,也是長沙現存唯一的洋行建築,已列入不可移動文物,2004年被列為近現代保護建築。
美孚洋行曾為航運公司宿舍,現經“修舊如舊”整體提質改造後,將以其為中心的周邊區域,打造成婚慶園。園內建有歐式亭臺,南、北兩側設有草坪廣場,種植冬夏兩季草種,四季常綠,用作崇尚浪漫的人群拍攝婚紗照以及舉辦戶外婚禮的場所,成為時尚的婚慶綠化廣場。
位於橘子洲中部,湘江大橋南引橋下方,原為清政府設定的海關公廨,1904年長沙開埠後,清政府曾在小西門設立海關,後又設新海關於潮宗街。1910年兩海關在長沙搶米風潮中均被焚燬,1911年重建新海關公廨於橘子洲。2002年,長沙市人民政府公佈其為近現代保護建築,同年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現改造為長沙海關博物館。
我們現所在的遊客服務中心,當年為天主教神職人員公寓,佔地985平方米,建築面積1970平方米,均為兩層外廊式清水紅磚房,其中一棟附有民國時期長沙流行的八角樓。20世紀初英國人在此修建的領事館,是當時長沙最漂亮的房子。新中國成立後,交與天主教堂使用。原共有5棟,修湘江大橋時,拆除了一棟。
經過翻新的這四棟建築,在陽光映襯下顯得整潔乾淨,地面鋪滿橘紅色的地磚,與房屋的外立面相互輝映。在第一棟建築的牆面上留有牌匾——原神職人員寓所。2002年,這4棟建築被列為長沙近現代保護建築。
今透過對橘子洲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分析,在原江神廟遺址重建的江神廟、廟前街、拱極樓、裴公亭等景點,矗立在橘子洲上,成為洲尾民俗文化區的核心景點。當然重建並不是嚴格意義上在原址,建築據說參考了清嘉慶《長沙縣誌》載大西門、水陸洲圖,但已與原貌相去甚遠。欲重現瀟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美景:“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山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江神廟即水陸寺,青瓦灰磚,左右對稱,正中彌勒佛,兩個石獅分立門兩邊,門聯:教演扁圓統攝九界齊濟度;統全福慧高超十地獨稱尊。左右格窗,木雕花門,門上有梅、竹、花,花朵似牡丹或芙蓉。外迴廊上的石雕,皆蝠雲紋,雲龍紋,中間為荷。
站在江神廟中心,南有戲臺,臺後屏上有大寫繁體“戲”字,戲臺左右有上臺的階梯。後棟為大雄寶殿,寶殿臺階下左右各有許願牆,來人將心中願望寄予在江神廟前,期待著美好的未來。廟前有街,平日人不多,但廟會時,街兩邊有各種特色小吃,旅遊品賣,還有很多人專門來趕廟會,不長的街,很為繁華熱鬧。
拱極樓,在江神廟後,坐北朝南,構造獨特,包括主樓、橘園等副樓,主樓共有4層,高約31米,包括裙樓在內共佔地1500平方米。屹立於橘子洲中洲最北處,與洲頭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各佔一端,且等高,是洲上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也是人們登高祈福的去處。
據資料記載,原拱極樓與水陸寺同建於元代,或不晚於康熙年間;三層四方歇山頂亭,樓高20多米。清乾隆46年(1781),長沙城南書院山長餘廷燦代湖南巡撫李世傑作《江神廟記》雲:“昔人尾洲建拱記樓,雄觀俯瞰,所以培護墉皇,夾輔形勢,與岳陽、黃鶴名相望也。”登上拱極樓,長沙山水洲城一覽無遺。冬天觀看“江天暮雪”,夏天避暑乘涼。古有聯雲:拱極樓中,五六月間無暑氣;瀟湘江上,二三更裡有漁歌。
裴公亭重建在江神廟西側臨江處,原亭建在橘洲中部,以紀念晚唐相國裴休在長沙即潭洲為官。
橘子洲尾還有沙灘園區、水上運動區。遠景規劃中的“橘子洲論壇”,將建在洲尾傅家洲上。景區總面積現為94公頃,將來可達140公頃。
如果說城市是一本書,那長沙這座山水洲城的“封面”是什麼?無疑是嶽麓山——橘子洲,紅色資源讓“網紅長沙”底色更紅,青山綠水,一江兩岸多彩絢麗燈光秀,在央視強勢霸屏,長沙已成為網紅打卡集中地。
據《2021紅色旅遊發展報告》統計,長沙異軍突起,成為上半年最“出圈”的旅遊地,很多年輕遊客特別是25歲以下的遊客,前往橘子洲青年毛澤東雕塑“打卡”已成風潮。
參考資料 :
《長沙橘子洲》 (王麗君、桂穎芳編撰)
《長沙:長島人歌動地詩》(楊喬、陳先樞著)
END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釋出,作者 | 謝昌明,編輯 | 明明。文中橘子洲景區內照片為作者拍攝部分圖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