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絲理丹青”特展
望之似書畫,近察為女紅。
上海博物館“絲理丹青——明清緙繡書畫特展”在炎夏三伏天落下帷幕。緙絲世界的藝術妙趣,展現中國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喚起人們心中對中華傳統美學的嚮往。
「顧繡篇」
顧繡源自明嘉靖年間松江府進士顧名世家族。其妾繆氏擅繡人物、佛像;其媳韓氏仿宋元畫入繡,劈絲精細,繡品氣韻生動,於是名噪一時。清代,顧名世曾孫女顧蘭玉開始設立刺繡作坊,廣收門徒,傳授顧繡技法。自此顧繡在上海附近地區流傳開來,民間婦女爭相仿製,商人開設繡莊,收購繡品,顧繡之名傳遍江南。
顧繡以宋元名畫傑作為摹本,繡繪結合,以繡代筆,以絲線作丹青。多種針法織就,以體現書畫意境。所繡山水、人物、花鳥,無不氣韻生動,工細無匹,因此也使得顧繡作品線如發、針如毫、色如畫,具有極高的藝術與觀賞價值。
在董其昌的關注與鼓呼之中,韓氏的顧繡巔峰之作名動天下,而“江南無繡不姓顧”也成為了歷經三百餘年的傳奇。
「緙絲篇」
緙絲是以生絲為經線、熟絲為緯線、透過通經回緯的工藝一次織造的平紋織物。由於花色的不同,同色緯線只在需要的地方出現。
緙絲一筆千梭,尤其摹緙書畫作品,要求緙織者要有良好的技藝,將繪畫中的色彩分解成無數色塊甚至是畫素點,以緙絲織就而成。也因此,它目前為止唯一無法以機器加工的織造工藝,成熟工匠一天只得三五公分。
故有言,一寸緙絲一寸金。
SHANGHAI
0620
顧繡花卉針法體驗
此次上海博物館邀請到黃道婆紀念館石璐微館長與她的團隊,
奉上一場精彩絕倫、從古代到現代跨越時空的繡織對話。
刺繡區域性紋樣,源於明晚期韓希孟《顧繡花卉蟲魚冊》區域性。
顧繡的繡線極細,最少需要將一根絲線分成十六份起繡,
從基礎的穿針引線起,一針一線,
滾針為枝,綠葉斜纏針,平繡成花瓣,終成一幅畫。
SHANGHAI
0714
緙織花鳥圖區域性體驗
本緙絲、明緙絲、捻金緙絲、引箔緙絲,
現場近距離觀察觸控緙絲作品,大家也能分辨一二。
從左至右:明明綴二通、螺鈿織(僅為了介紹引箔工藝)、鋁緙絲、本綴全通
當我們在上海博物館與明清緙繡相遇,一探古人在這領域最高的技法作品,我們是幸運的。在時代不斷前行中,享受這些經緯穿梭帶給我們無窮智慧。
這次,黃道婆紀念館,
把展櫃裡的頂級藏品,
轉變為每個孩子與父母手中的經緯。
就這樣,
一場親子與緙織,
古代與現代的對話,
在上海博物館如期進行。
根據紋樣的輪廓,色彩的變化,
在一個個限定的區域性,往復穿行。
當同一緯線抵達相同色塊邊緣,
掉頭折回,也就是常稱之為“通經斷緯”。
顧繡的節奏與技法,
巧妙地簡化為孩子們能夠上手體驗之物,
緙繡作品所表達的“氣韻生動、工韻兼全”,
絲線在每位參與者心中埋下了堅實的種子。
孩子與家長們在屋內,靜靜編織經緯,
傳統之所以被傳承,
不僅技藝精湛,內涵豐富,
更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不斷磨練心性。
這份優雅,這份淡然,
需要後世呵護,學習與傳承。
此次工作坊圖樣版權為上海博物館館絲理丹青——明清緙繡書畫特展展品,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