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19日,東北民主聯軍經過英勇抵抗,但鑑於國民黨軍隊大量增兵,堅守不利,主動撤離四平地區,接著撤出長春,主力轉至松花江北岸休整,一部分部隊分別轉向西滿和東滿建立根據地。至此,解放戰爭初期大名鼎鼎的四平保衛戰結束。
四平保衛戰,是中共中央從戰略全域性出發,為配合國共談判鬥爭而進行的一次城市防禦戰。中央軍委於5月19日致電林彪、彭真指出,“這一斗爭是有歷史意義的。”
四平保衛戰,東北民主聯軍付出傷亡8000餘人的代價。這對匆忙組建的民主聯軍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我們也發現,僅僅一年之後,東北民主聯軍就滿血復活。而到了1948年,東北民主聯軍就成了國民黨軍不可戰勝的對手了。這一年多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東北民主聯軍發生瞭如此的蛻變?
中共中央認定四平保衛戰有歷史意義,無外乎是此戰爭取到了整補軍隊、建設東北解放區的寶貴時間。從1946年6月至1948年春,中國共產黨在所控制的松江、黑龍江、嫩江、合江四省,深入推行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敵偽統治,極大地鞏固了根據地,為東北民主聯軍的鳳凰涅槃,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黑龍江地區的土改,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貫徹“五四”指示,開展清算分地運動。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釋出了《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決定把抗日戰爭時期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沒收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政策,實現“耕者有其田”。
1946年7月7日,東北局作出了《關於形勢和任務的決議》。決議指出,黨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要把發動農民、建立根據地擺到一切工作的第一位;號召共產黨員“跑出城市、丟掉汽車、脫下皮鞋,換上農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資格,一切可能下鄉的幹部統統到農村去”;要求各地迅速普遍執行“五四指示”,掀起清算分地的高潮。
東北局透過積極貫徹“五四指示”,開展清算分地鬥爭,有利地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反動勢力,初步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強烈要求,一定程度地發動了群眾,為土地改革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開展“煮夾生飯”運動和“砍挖”運動。
1946年11月21日,東北局作出《關於解決土地改革運動中“半生不熟”的問題的指示》,針對清算分地運動中暴露的問題,進一步開展“煮夾生飯”運動。
1947年6月23日,針對“煮夾生飯”中發現的問題,東北局發出《繼續完成土地改革,深入群眾運動的指示》。從1947年7月至10月,黑龍江各省普遍開展了“砍挖”運動。“砍挖”運動又叫“砍大樹(指地主惡霸),挖財寶”運動,是“煮夾生飯”運動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是一次鬥爭大地主惡霸,深挖地主浮財的鬥爭。
“煮夾生飯”運動和“砍挖”運動,進一步摧毀了地主階級封建經濟基礎;解決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進一步動員教育了群眾,有力地打擊了農村反動勢力的囂張氣焰,為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和鞏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第三階段,貫徹《中國土地法大綱》,進行平分土地。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頒佈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這是徹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綱領,明確規定廢除封建及半封建制的土地制度,從根本上消除封建的生產關係,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
1947年11月,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開會議,提出了“打倒地主平分土地”的口號,並明確規定了開展平分土地運動的具體方針和政策。
1947年12月1日,東北局釋出《告農民書》。同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頒佈了《東北解放區土地法大綱補充辦法》。
平分土地,使黑龍江地區廣大農民徹底擺脫了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在經濟上、政治上徹底消滅了封建半封建的剝削制度,使農民真正成為農村土地的主人,階級覺悟普遍提高,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
從1946年6月至1948年3月,僅據松江、黑龍江、嫩江、合江四省統計共平分土地5000多萬畝、牛馬4.8萬匹、挖出金子1.95萬多兩、銀子4.73萬多斤。至此。黑龍江地區的土地改革運動基本結束。
翻身的黑龍江人民迸發出了難以估計的革命熱情,他們紛紛參軍入伍、保家保田。積極支援前線,加速了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程序,進而為奪取全國勝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支援。
在解放戰爭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東北野戰軍,歷來是軍迷口中經久不衰的談資。但是東野的強大,離不開根據地的建設。沒有行之有效的根據地建設,東野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就從十萬之眾擴成百萬精銳。
這裡額外一提,也有人把東野的強大,歸功於所謂的前蘇聯援助。實際上,前蘇聯大規模的軍援只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後期。從歷史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東野的裝備以日式美式為主,說白了都是以戰場繳獲為主。抗美援朝初期,從裝備上區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訣竅就是,志願軍的武器以日式美式為主,朝鮮人民軍以蘇式為主。那個年月,朝鮮人民軍手中的大轉盤機槍和T34坦克,都是令中國軍隊羨慕的裝備。
政治上輸了,軍事上就別想贏。這句話反過來說也一樣,政治上贏了,軍事上想輸也不可能。戰爭本來打的就是消耗,戰爭雙方誰能最先完成補充誰的勝率就高。二戰蘇德戰場,蘇軍能承受那麼高的戰損卻最終翻盤,從根子上說,還是蘇聯的補充比德國快!
抗戰剛結束,東北九省的現實情況,國共雙方都沒佔很大的優勢。四平保衛戰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利用東北民主聯軍八千多將士傷亡所爭取的時間,放手開展根據地建設,徹底打破國民黨所依仗的落後的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根本消除封建的生產關係,一舉獲得了黑龍江地區人民的支援。注意,中國共產黨在東北最初控制的根據地,還是工業基礎薄弱、生產力落後的農村。
中國共產黨建設根據地的絕招,就擺在那裡。無非是徹底打破原有的落後的生產關係,實現生產資源的再次分配,讓人民得到根本的利益,獲得人民全面的支援。然後,一切皆有可為。
中國共產黨建設根據地的絕招,好用不好學。我們以阿富汗為例。
阿富汗這個國家,入侵容易守住難,英國俄國美國都沒成功。其實,這幾個西方國家都採用了他們文化所認可的“買辦”治理模式。那就是扶植一個傀儡政權,以一部分當地人治理另一部分當地人。這種治理模式,不治標也不治本,除了培養出一堆腐敗無能的代理人,啥都幹不了。
其實,阿富汗的生產關係不先進,如果將這種落後的生產關係打破,重新分配生產資源,未必不會得到阿富汗民眾的支援。但是,正如地主階級無法進行深徹的土地革命一樣,資本家又怎能用好無產階級的大招呢?所謂的民主自由,一旦遇到土地利益,都是虛幻空談。
土地,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想獲得誰的支援,就讓誰擁有土地。道理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