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欒鋮攝
相隔3年後,9月的中國廣東珠海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焦點。10月3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落下帷幕。
從1996年開始,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3屆,成為展示世界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水平的國際盛會,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為推動世界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9月28日開始的6天中,呼嘯而來的各型飛機,把珠海的天空裝扮得五顏六色。藍天成為萬眾矚目的大秀場,各式飛機輪番登臺表演。
在這裡,各種武器裝備爭相亮相,備受關注。
針對陸、海、空、天、電等作戰目標的預警探測裝備,在這裡吹響集結號,“三軍之眼”展翅翱翔。
各具特色的無人機令人目不暇接,造型科幻的飛翼式大型無人機也掀開“面紗”顯露真容。
林林總總的各型導彈,出場自帶冷峻驕人的氣質。
在地面裝備演示現場,“鐵甲兵團”現場動感飆車,欲和空天裝備平分秋色。
履帶戰車、輪式裝甲車、全地形車等“鋼鐵猛獸”把車輛演示場變成了煙塵漫卷的沙場……
未來已來,“20系列”戰機發展方興未艾
9月28日,記者來到位於珠海金灣機場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覽場地,探訪航空工業展館。
該館中的大型展臺圍繞“大展20宏圖·添彩和平天空”主題布展。“20系列”戰機家族的傑出代表——隱身戰鬥機殲-20、大型運輸機運-20、戰術通用直升機直-20赫然在目,集聚一堂。
殲-20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主研製的中遠端、重型隱身戰鬥機,具有優異的制空作戰能力和良好的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自2016年殲-20在第十一屆中國航展開幕式上首次亮相後,它先後參與了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式、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式等重大活動。2021年7月1日,殲-20首次以15機編隊的形式,集中亮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
運-20是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大規模遠端快速運輸兵員及裝備,大規模遠端空投、空降兵員及其裝備。2007年運-20研製專案正式立項,2013年1月成功首飛,2016年6月交付並於當年7月正式列裝。作為主戰裝備,運-20列裝5年多來,先後飛赴多個國家運送抗疫物資,航跡延伸至世界多國。
直-20是中型雙發多用途直升機,兼具良好的平原和高原使用效能,能在晝夜複雜氣象條件下遂行機降和運輸等多樣化任務,具有全域、全時出動能力。今年7月,河南遭遇罕見特大暴雨,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動3架直-20飛赴河南省災區,圓滿完成了救災任務。
航空航天裝備展品數質量持續增長,眾多領域亮點頻現
據瞭解,本屆航展各主辦單位參展的首秀展品佔參展產品總數的25%以上。
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圍繞相關主題集中展示了近140項自主研製的航空裝備及技術專案,近40%為首次參展。
除了“20系列”戰機集體亮相之外,殲-15、空警-500、“梟龍”、AG600等明星機型也閃亮登場。翼龍無人機家族悉數參展,無偵-7、無偵-8首次公開展示,大量無人機研發單位紛紛帶著新研製型號參展,無人機系統百花齊放。
現場展出的空對空和空對地打擊武器包括空空導彈家族的PL-15E、SD-10A、PL-10E等先進產品更是振奮人心。
完成首次地外天體取樣帶月壤返回、火星探測、北斗導航、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近年來,中國航天大事連連,捷報頻傳。本屆航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出了170餘項航天科技成果,參與我國載人航天、火星探測、探月工程、北斗導航系統等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的“主角”集中亮相,成為航天展館的“明星”。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重型運載火箭等10型運載火箭模型齊上陣,即將迎來第400次發射的長征火箭集體亮相;防空領域的“變形金剛”LY-70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也首次公開;彩虹4號無人機3次進行飛行表演,體現了該集團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整體發展思路及研發優勢。
就在航展開幕前一天的9月27日,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吉林一號高分02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舉再一次彰顯了中國航空航天產業的實力及成果。
空軍多型武器裝備集中亮相本屆航展,新型電子戰飛機殲-16D首度現身,新一代高階戰鬥教練機——教-10和裝上“中國心”的殲-20展翼藍天,充分展現出空軍戰略轉型的新成就、空中力量的新發展。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駕機勁舞長空,以一系列驚險而精準的動作,給現場觀眾帶來一場充滿速度與激情的視覺盛宴。
除了翼龍-2、雙尾蠍A無人機外,彩虹-6無人機和“鯤龍”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也完成了自己的航展首秀。
9月28日,在碧海藍天見證下,中國自主研製的 “鯤龍”AG600,在珠海完成了飛行投水功能演示。
據瞭解,截至9月15日,AG600滅火任務系統已完成地面系統原理驗證、地面注水投水、水面汲水投水、次高原投水試飛4個階段的具體試驗,完成了滅火系統驗證試飛,有效驗證了滅火任務系統的相關功能特性,證明其符合設計要求,為加快AG600專案工程化應用、適航驗證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AG600是為滿足滅火和水上救援迫切需要,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了水上首飛。如今,隨著“鯤龍”AG600宏大投水氣勢的展現,其投入“實戰”的日子已然不遠。
地面武器裝備組團亮相,水面武器裝備產品成規模展示
天空中異彩紛呈,地面上也精彩不斷。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等參加現場演示的單位攜坦克、裝甲車等近40個型號的地面武器裝備參展,VT-4、VT-5坦克,VN-1、VN-2輪式裝甲車以及“山貓”全地形車的精彩演示,讓人目不暇接。
記者在現場看到,動態演示區足有十幾個足球場大小,內部設有土坡、壕溝等障礙,中間是一個超過半米深的水池。在每場大約45分鐘的演示時段內,國產外貿型坦克VT-5和“山貓”全地形車等鐵甲猛獸輪番上陣,為觀眾們演示爬縱坡、過壕溝、涉水塘等課目,上演了一場場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
其中,VT-4是我國研製的專供軍貿出口的最新一代坦克,它集成了我國裝甲車輛研究領域的多種先進技術,採用複合裝甲加爆炸反應裝甲,還安裝了主動防禦系統。它的動力系統是水冷式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可以讓其完成自由加速、急剎、爬縱坡、過壕溝等動作,加上有新的指揮火控系統、數字化系統、戰場資訊共享資料鏈等強力支撐,該型坦克具有出色的機動性、防護力和攻擊力。
VT-5還是那個VT-5,但該款輕型坦克的效能已經今非昔比。出於實戰需求的牽引,VT-5坦克的炮塔外形變化較大,正面裝甲從傾斜設計變為楔形設計,潛望鏡結構得到最佳化,大燈改成了LED燈。
作為我國外貿主戰坦克,VT-5坦克這次現身多了一個拍檔—— “金雕”5A無人機。“金雕”5A無人機是一種四旋翼車載輕型無人機,採用無線控制傳輸訊號方式,具備較遠的航程和機動範圍。藉助這款無人機,VT-5坦克可以在更遠距離看清周邊態勢,並鎖定要打擊的目標。使用105毫米炮射導彈時,VT-5坦克借力該型無人機,將如虎添翼,能夠大幅度增強其打擊力和戰場生存能力。
本屆航展中,中國船舶集團首次大規模參展,展出了從航母到潛艇等一系列軍艦和水中兵器模型,一批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船艇集中亮相。其中,一艘配有各種作戰武器、可在自主航行基礎上實現對海、反潛和防空作戰的多功能無人作戰艇實物引發多方關注。
中國船舶集團在本屆航展上首次向外界展示了戰略導彈核潛艇。該艇配備12個導彈發射筒,可攜帶12枚搭載核彈頭的潛射彈道導彈。如果搭配此前在2019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的巨浪-2潛射遠端彈道導彈,該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將能承擔增強國家海基核威懾能力的重任。
本屆航展上,國產新一代艦載HT-1E通用垂直髮射系統首次亮相。這型垂直髮射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且具備完全智慧財產權的通用發射平臺,適用於各類艦船,而且是首型對外出口的艦載通用垂直髮射系統。展會公開資料顯示,這型通用垂直髮射系統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可垂直髮射各類導彈等彈藥,系統相容垂直冷發射和垂直熱發射並支援導彈混裝混射。此外,它還兼具發射作戰及維護過程的記錄和重演功能。
據介紹,這型垂直髮射系統的出現改變了以往艦載專用發射裝置型別多、數量多、空間利用率低的狀況,可相容多種型別的艦載彈藥,具備全通用、高密度、高火力的優越效能,裝艦後可大幅度提升艦船全方位、大空域、飽和攻防和編隊執行多工能力,實現“一艦多能”,讓裝配該平臺的艦船“打得多、打得快”,是構建現代化海上作戰力量體系的重要裝備之一。
中國船舶集團這次展示的多用途無人作戰艇實物引發多方關注。該艇全長約15米,寬4.8米,最大航速42節,航程920千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這型艇的排水量僅有20噸,其武器配置卻令人驚歎。
記者看到,它不僅配備了一挺12.7毫米口徑的機槍和2發行動式防空導彈,而且加裝了兩座四聯裝的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實施對海對地目標的攻擊,且配備一套四面有源相控陣雷達,配置上堪稱“豪華”。
此外,據中國船舶集團科研人員介紹,這型無人作戰艇不僅可以用來執行巡邏、偵察、防空、反艦和對陸實施打擊等任務,還能執行反潛任務。
本屆航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在兵器館共展出了153件裝備,其中62項裝備屬首次參展。體系齊全的地面武器展示和最新型單兵裝備組團出征。VT-4、VT-5主戰坦克、VR22 6X6輪式裝甲車、VN-16型兩棲裝甲突擊車等紛紛到場。在航展上首次展出的VR22 6X6輪式裝甲車更是具備世界一流水準。槍械展區展出了75種輕重各型槍支,85種彈藥與參觀者“零距離”接觸。
多型探測感知裝備產品參展,“首次”“首度”繼續成為熱詞
9月29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在室外展區舉辦了“YLC-8E機動性隱身目標探測雷達釋出會”。釋出會上,世界首款UHF波段機動式反隱身雷達YLC-8E進行了天線架設演示。多重摺疊的碩大金屬天線陣面,在短時間內快速展開,令在場的觀眾驚歎不已。
在本屆航展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14所)首次對外發布了多波段、全譜系地面情報雷達“靈動”家族。
“這次推出的全新地面情報雷達系統,是依據‘資訊主導、體系協同、全域作戰’的原則研製的。”中國電科14所副所長曹劍向記者介紹,近年來該所研發的雷達裝備與國際一流雷達裝備同臺競技,證明了中國雷達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據瞭解,這次釋出的YLC-8E機動式反隱身目標探測雷達與之前相比有了質的變化。它採用了大規模積體電路、冗餘技術等,使該雷達在可靠性、可維修性等方面進步明顯,尤其是在複雜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大大提升。
中國電科14所是我國諸多新型、高階雷達裝備的研發單位和國家探測感知領域的引領者,此前曾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部戰略預警相控陣雷達、空警-2000預警機雷達、機載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載人航天測控雷達、防空警戒雷達等一系列“陸、海、空、天”領域的預警探測裝備,展現出中國雷達產業的實力。
本屆航展,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展出了50餘部大型實裝產品、近500項前沿產品,實物展示了系列雷達、長航時無人機、應急通訊指揮車等多型裝備,彰顯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研發全域裝備體系的技術實力,現場釋出的覆蓋全部預警頻段、多種探測體制相結合、陸海空天一體化的反隱身飛機雷達,更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尖端產品。
更加自信開放 越發從容堅定
■本報記者李建文
仰望天空,追溯過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國際國內大展取消或延期。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展覽質量不降、展會效應不減,參展商家數量、參展產品展區面積均超預期,充分顯示出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實力。
風雨無阻奮進路。縱觀中國航展的發展歷程,一代代航展人憑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艱難創業、接續奮鬥,從初展時的籍籍無名,到如今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創造了中國新奇蹟。
25年彈指一揮間,從珠海經濟特區到粵港澳大灣區節點城市,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一路走來的中國航展,已成為集貿易性、專業性、觀賞性為一體,代表我國航空航天科技和武器裝備研製最高水平的盛會。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航展展現和記錄著“中國翅膀”不斷延伸的藍天航跡、奮飛高度。
中國空軍作為航展的重要主辦方之一,一直積極發揮著主體作用,從航展這扇“世界之窗”展示著中國自信、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回顧往事,眺望未來。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記者清晰地看到,從“航空救國”到“航空報國”的百餘年間,一項項“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華夏兒女一直在不懈努力;從“中國紅”到“中國心”,中國力量一直在成長。如今,中國的武器裝備研製產業成績斐然,從運-20、空警-500、轟-6K等大國重器與民眾面對面,展現大國空軍的自信與從容,到地面海上裝備成體系、成建制、大規模地透過航展這個重要“視窗”展出,表明中國國防的透明化,再到一批批外貿武器裝備走出國門,參與世界市場競爭,中國製造的武器裝備正成為綜合展現我國國防實力的重要載體。
在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的各個展館內,記者處處感受到科技與軍事需求所產生的強大牽引力。未來航空航天事業的新突破點何在?將來的作戰模式會是怎樣?武器裝備發展何去何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就藏在這林林總總的展品中,值得認真分析與思索。但有一點清晰可見,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這扇“窗戶”正開得越來越大,隨著我國相關領域研發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交流力度增加,下一屆中國航展,更值得人們期待。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