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指鹿為馬,而現代則有“指洗衣粉為化學武器”,那個用一小瓶洗衣粉謊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伊拉克拖入戰爭深淵的人,美國首位黑人國務卿,91年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總指揮、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總導演“—鮑威爾死了!而且是死於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併發症,也就是新冠。
而關於鮑威爾在2003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出示的那瓶所謂的“炭疽”,到底是真的,還是洗衣粉?有人認為還存在爭論。其實,這個質疑最早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的,2007年,希拉里稱俄羅斯是邪惡國家,有美國記者採訪普京總統,普京語出驚人:“2003年,科林.鮑威爾搖晃著一小瓶不明物質,說那是化武證據,裡面搞不好是洗衣粉。”
而在2020年,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出版的新書《涉事之屋:白宮回憶錄》中,也提到了特朗普在一場罵戰中“洩露天機”,他一時嘴快說出了實話:美國根本沒有掌握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美國當年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2016年7月6日,歷時7年完工,調查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英國責任的報告《齊爾考特報告》正式出爐。當天,主導報告制定的調查委員會主席約翰·齊爾考特勳爵親自宣佈報告的相關調查結果。報告認為,基於情報錯誤,2003年伊拉克並沒有擁有對世界構成威脅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當時也沒有對西方世界構成所謂的“迫在眉睫的威脅”。
其實,從常識的角度也知道,鮑威爾拿的小瓶子裡一定不是炭疽,因為他還不至於瘋狂到在聯合國大會上,毫無防護地拿著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生化武器晃來晃去,如果是真的,那簡直就是對聯合國代表的“恐怖襲擊”了。即使他不在乎別人,也不會不在乎自己的安全。
然而鮑威爾拿的小瓶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美國在當年3月20日發起,2011年12月18日才結束的伊拉克戰爭,已經讓66081名伊拉克平民直接遇難,並持續導致超過60萬人死亡,250萬人無家可歸,淪為難民,原先一個富裕的海灣國家,變成了戰爭的代名詞,如今一談到伊拉克,絕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是分裂、動亂,教派衝突等字眼,到處都是暴恐猖獗、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而如果從海灣戰爭之前算起,伊拉克真是從“天堂”跌落到了“地獄”。
而對於美國自己來說,伊拉克戰爭也意味著4491名美軍死亡,約47541人傷殘。戰爭開支7630億美元,重建費用500億美元,耗盡國力的同時,還暴露了美國戰略思想的巨大缺陷,最終讓美國走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