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軍和24軍都是粟裕大將一路帶起來的,且兩軍首任軍長陶勇、王必成,與葉飛建軍組成著名的“葉王陶”。
1928年元月,方誌敏等人在江西,領導農民武裝起義。起義後,方誌敏挑選青壯年,編成一個紅軍獨立連,“一點星火,逐漸擴大”,一年後獨立連就發展為獨立營,並於1929年8月正式編為工農紅軍江西獨立團。在方誌敏的領導下,連戰連捷,規模越來越大,從獨立團擴編為獨立師,不久又擴編為紅10軍。
1933年6月,紅10軍南渡信江,參加第四次反“圍剿”,同紅31師合編成立紅11軍。同年10月,與其他部隊合編組建為紅7軍團。
1934年7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又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但在這個過程中,先遣隊傷亡慘重。由於中央蘇區喪失,主力紅軍長征,閩浙贛蘇區也處於敵人大舉進攻之中,形勢十分嚴峻。
先遣隊與閩浙贛蘇區新的紅10軍合編,成立紅10軍團,司令劉疇西、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
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紅10軍團開始轉移。在來到贛東北敵人隴首地段封鎖線的山腳下後,由於劉疇西的猶豫,導致軍隊行動遲緩,陷入了敵人重兵包圍之中。儘管廣大官兵頑強迎戰,但最後只有少數人突圍,大部分壯烈犧牲,方誌敏、劉疇西被捕。
1935年2月初,以突圍出來的人員為基礎,組成紅軍挺進師,粟裕為師長,從此進入浙江,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浙閩邊革命根據地。轉戰浙江、福建,進行了堅苦卓絕的3年游擊戰,並使這支只剩下500多人的部隊由小到大,越戰越強。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閩邊抗日遊擊總隊開赴皖南,加入新四軍戰鬥行列,部隊整編為新四軍第2支隊4團3營,粟裕任第二支隊副司令。
4月28日,粟裕奉命組建新四軍先遣支隊,並任先遣支隊司令,向蘇南敵後執行偵察任務。
6月11日,挺進南京、鎮江間破壞鐵道任務。
6月21日,先遣支隊撤銷,粟裕回第二支隊仍任副司令,後任代司令。
1939年11月,新四軍軍部決定對長江以南的新四軍部隊實施統一領導,第一、第二支隊合併組成江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下轄第二、第四團、新六團、蘇皖支隊、挺進縱隊和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及蘇南地方抗日武裝。
然而面對日寇的長驅直入,國民黨軍節節潰退,華中敵後廣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1940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華中、開闢蘇北的指示,陳毅、粟裕率江南主力北渡長江,與挺進縱隊、蘇皖支隊會合,指揮部改稱蘇北指揮部,下轄3個 縱隊9個團,共7000餘人。
第1縱隊,司令兼政委葉飛;第2縱隊,司令王必成,政委劉培善;第3縱隊司令兼政委陶勇(10月,劉先勝任政委)。
留在蘇南的部隊,成立新的江南指揮部,羅忠毅任指揮,廖海濤任副指揮,以第四團一部為主力,同各縣地方武裝一起,編組為新三團、第四團、獨立一團和獨立二團,共3000餘人,皖南事變後,江南指揮部及所屬部隊改編為新四軍6師16旅。
7月25日,蘇北指揮部揮戈東進,擊潰國民黨稅警總團一部並殲滅江蘇保安4旅近2000人,開闢了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10月初,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指揮26個團約3.4萬人,分3路進攻黃橋。蘇北指揮部在八路軍第5縱隊和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戰略配合下,經4天激戰,以5000主力殲國民黨頑固派軍12個團1.1萬餘人。
10月10日,與八路軍第5縱隊(黃克誠部,後改編為新四軍3師)勝利會師,為合力開闢蘇北奠定了基礎。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蘇北指揮部所屬新四軍第1、第2支隊編為第1師,粟裕任師長(後兼政委),政委劉炎,政治部主任鍾期光,共1.3萬餘人,下轄3個旅。
第1旅由原1縱編成,旅長兼政委葉飛,政治部主任姬鵬飛;第2旅由原2縱編成,旅長王必成,政委劉培善;第3旅由原3縱編成,旅長陶勇,政委劉先勝。
3月,蘇中軍區成立,第1師兼蘇中軍區。
1942年5月,實行精兵簡政和主力軍地方化,各旅保留1個主力團,其餘各團編入地方武裝。
9月起,蘇中軍區透過內外線緊密配合,經過9個多月的艱苦戰鬥,先後粉碎了日偽的“全面清鄉”、“強化清鄉”和“延期清鄉”。
1942年11月,為堅持蘇中地區的鬥爭,新四軍6師合併到1師,統歸粟裕統一指揮,對外仍保留原番號。師長兼政委兼司令為粟裕,副師長為葉飛(仍兼一旅旅長和政委),政治部主任為鍾期光,下轄第1軍分割槽;第2軍分割槽(2旅);第3軍分割槽(1旅);第4軍分割槽(3旅)。
12月,蘇中軍區海防團擴建為海防縱隊,開展海上抗日鬥爭,開闢了海上交通線。
1943年10月,新四軍6師18旅從蘇南進入江都、高郵、寶應地區,不久劃歸1師建制併兼第1軍分割槽。
12月,為粉碎蘇北大掃蕩,加強江南堅持敵後鬥爭的力量,2旅南下與16旅合併,2旅番號取消,稱16旅,留下的2旅部分重組第2軍分割槽。
1944年12月27日,為執行向華南敵後發展的方針,粟裕率1師主力3個團渡江南下,會合16旅。
葉飛繼任蘇中軍區司令,並組建蘇中軍區教導旅。
1945年1月,組成蘇浙軍區,統一指揮蘇南、浙西、浙東部隊,司令粟裕,政委譚震林(未到職),下轄3個縱隊:16旅編為1縱,司令王必成,政委江渭清;浙東遊擊縱隊編為2縱,司令何克希,政委譚啟龍,副司令張翼翔;1師南下部隊編為3縱,司令陶勇,政委阮英平,政治部主任彭德清。
蘇浙軍區的成立,引起國民黨頑固派的極大不安,從2月14日至6月23日,國民黨第三戰區向蘇浙軍區發起由5個到42個團的3次大規模進攻,新四軍取得3次反頑戰的勝利,共殲滅頑軍12300餘人,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聚殲蘇浙軍區主力的企圖。
同時經受了大兵團作戰的鍛鍊,開始了由抗日遊擊戰爭到運動戰的轉變。
4月3日,葉飛率教導旅3個團自蘇中南下,並改任蘇浙軍區副司令,教導旅改編為蘇浙軍區4縱,司令廖政國,政委韋一平。
第1師主力相繼南下後,管文蔚任蘇中軍區司令,陳丕顯任政委。7月蘇中軍區重新組建教導旅,8月又組建了3個旅。
7月11日,國民黨挺進第五縱隊起義,改編為二縱二旅,張俊升任縱隊副司令兼旅長,王仲良任旅政委。
同時,第三、第四、第五支隊編為2縱1旅,張翼翔兼旅長。
1945年8月上旬起,蘇浙軍區積極展開對日軍的大反攻,在浙西和蘇南,共解放縣城10座,拔除日偽據點100餘處。
8月中旬,蘇中軍區部隊向日偽軍發動猛烈進攻,連克諸城,使蘇中、蘇北連成一片。
1945年9月下旬,蘇浙軍區各縱隊分批北撤,蘇浙軍區至此完成了歷史使命。
10月,蘇浙軍區第1、3縱分別編為第6、第8縱隊,蘇浙軍區第2、4縱及蘇中軍區教導旅編為第1縱隊,蘇中軍區部隊編為第7縱隊。
1945年10月25日,成立華中軍區,司令張鼎丞,政委鄧子恢,副司令粟裕、張愛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譚震林。下轄蘇中軍區(一、二軍分割槽,獨立旅)、淮南軍區(三、四軍分割槽,獨立旅)及第五、六、七、八軍分割槽。
高郵戰役和隴海線徐州至海州段戰役,殲滅拒降日偽軍2萬餘人,使華中、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
11月10日,中央決定渡江北上和留在華中、淮南的新四軍組建為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譚震林任政委,下轄第6、第7、第8、第9縱隊,共4萬餘人。
第6縱隊,以原蘇浙軍區第1縱隊為基礎組建,司令王必成。
第7縱隊,由原蘇中軍區部隊組建,司令員吉洛(姬鵬飛曾用名)。
第8縱隊,由原蘇浙軍區第3縱隊改編,司令陶勇,下轄5個團。(1946年5月8日下轄第1、3兩個旅6個團,11月下旬成立2旅。)
第9縱隊,由原新四軍4師11、12旅及騎兵團組成,司令張震。
面對國民黨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援下,發動了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華中野戰軍奮戰蘇中,實現了七戰七捷。
1946年5月,6縱與蘇中軍區獨立旅合編為第6師,轄16旅(原6縱)、18旅(原獨立旅)。10月山東野戰軍7師20旅改為17旅(前身為新四軍7師19旅57團,7師皖南支隊)。
1947年1月,成立華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8縱改為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陶勇任司令(建國後任東海艦隊司令),各旅分別改編為第10、第11、第12師;6師改為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各旅分別改為第16、第17、第18師。
兩縱隨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與劉鄧、陳謝大軍共同經略中原。並參加了破擊隴海路、豫東等戰役。
1948年9月後,先後參加了濟南、淮海戰役3個階段的全過程。
1949年1月,華野4縱改編為解放軍第23軍,軍長陶勇,政委盧勝,各師分別改為67、68、69師,成立了炮兵團,屬3野7兵團。
華野6縱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軍長王必成,政委廖海光,各師分別改為70、71、72師,屬3野8兵團。
隨後23軍屬中集團參加渡江戰役,在南京長江江面重創企圖滋事的英國遠東艦隊,這就是有名的“紫石英號事件”。(後來陶勇任東海艦隊司令,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吧?)
1949年8月,24軍解放長山列島和舟山群島的戰鬥。
1952年9月,在朝鮮戰爭打響的第三年,23軍作為第一期輪換部隊入朝參戰,68師師部調空軍,203團,204團及67師199團機關調山東軍區,改作新兵接訓機構,原202團調歸67師,改番號為199團,另調入25軍73師。
(25軍73師前身為堅持湘鄂贛三年游擊戰爭的紅16師,抗戰初期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皖南事變突圍出來後整編為新四軍7師19旅,解放戰爭中編為華野7縱19師)。
24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25軍74師(前身為淮南軍區第5旅,後改為華野7縱20師)調入該軍,24軍71師調出。
1953年1月,芝山洞南側高地的“丁字山”戰鬥中,23軍67師201團以一個排機智靈活地抗擊美第8集團軍的“陸空聯合作戰試驗”,以傷亡11人的代價堅守住陣地,殲敵150人。被邀請前來觀摩的國會議員們都懷著“憂鬱”的心情對這種“斯巴達”式的進攻感到懷疑。7月金城戰役期間的石峴洞北山戰鬥中,23軍67師200團戰士許家朋為掩護部隊衝擊,毅然撲向敵軍地堡射孔,戰後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1953年春夏,24軍在開展的冷槍冷炮殺敵競賽中,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用436發子彈斃傷敵214名,榮立特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7月24軍參加了金城反擊戰,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
1955年10月,24軍從朝鮮歸國,屬北京軍區,駐防河北承德,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線,拱衛北京。1968年24軍70師改為北京衛戍區警衛3師。
1958年3月,23軍撤離朝鮮,回國後駐防黑龍江,1960年代初參加大慶石油會戰。
1985年9月,23軍整編為第23集團軍,下轄67、68、69師3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5、第7師(後撤銷)。此後,67師改編為步兵旅後縮編為69師207團,68師改編為摩步68旅,69師改編為合成69旅,坦克旅改編為裝甲旅。
24軍整編為24集團軍。
1992年,原屬天津警備區的坦克1師調入該24集團軍。1998年24軍72師與唐山預備役師合併,組成河北省預備役高炮師,坦克1師改為裝甲師。同時,1955年起即擔任迎外表演任務的天津警備區摩步196旅也轉歸24集團軍。
(坦克1師是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前身是1945年12月組建的東北坦克大隊,1949年5月正式成立坦克第1師,參加過錦州戰役、天津戰役、開國大典、抗美援朝,1985年由66軍改歸天津警備區)
(摩步196旅前身為1946年3月由山西地方部隊組建的冀晉獨立1旅,後為華北軍區1縱隊1旅,1949年2月改為66軍196師,參加過抗美援朝,1985年66軍撤銷後改歸天津警備區)2003年24集團軍撤銷,70師縮編為70旅,與裝甲1師改隸65集團軍建制。
人物小記
陶勇
陶勇原名張道庸,於1913年1月21日出生於安徽省霍邱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喪父,7歲被迫給人放牛,1929年4月到河南商城參加游擊隊。曾任紅11軍32師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和紅四方面軍西征入川作戰。率部參加開闢川陝蘇區的鬥爭和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作戰。隨紅四方面軍長征到陝北後,任紅9軍教導師師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調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參謀長,期間陳毅為其改名,略掉張姓,取原名“道庸”之諧音稱“陶勇”,他是粟裕的得力干將,戰功卓著。華野4縱,擔負對整編74師的正面攻擊。
陶勇於1950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歷任志願軍第9兵團副司令、代司令兼政委,曾參加第二、第五次戰役,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7年1月21日在上海逝世。
王必成於1912年出生,湖北省麻城乘馬崗鎮小寨村人,讀過2年私塾,後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由於對社會的黑暗感到不滿,1926年年僅14歲的王必成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農民義勇隊,1928年參加赤衛隊,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剛開始在紅四方面軍1軍1師2大隊做勤務員,後來又改為傳令兵。
由於表現突出,很快就被提升為紅四方面軍10師3團交通隊通訊班長和隊長,並於1931年提升為紅四方面軍10師3團3營3連副連長,並逐步提升,至1936年已任紅30軍89師副師長,年僅24歲。
到達延安後,進延安抗大學習。
後調任新四軍第1支隊參謀長,後又任團長,他帶領部隊在江蘇茅山建立了根據地,由於作戰勇猛,部隊戰鬥力強,被當地群眾譽為王老虎,他帶領的第2團被人稱為老虎團。
1939年11月7日,王必成為江南指揮部第2團團長,由於作戰勇敢,富有謀略,很受粟裕賞識,併成為粟裕的得力干將。
在解放戰爭中,王必成率領六縱,在當時華野的12個縱隊中,人數最多,實力強悍,是粟裕手中的拳頭力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9年3月13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