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最大的戰役價值,就是深刻展示了抗美援朝“東線戰場”的進攻全貌,從鴨綠江畔的輯安車站,到朝鮮東海岸的興南港。我軍精銳第九兵團,將美軍精銳陸戰一師、第三、第七步兵師、韓軍第一軍團攆下大海,這就是東線戰場的勝負結局。
而《長津湖》最主要的戰爭色彩,就是“白山黑水”,是“冰雪酷寒”,是在最惡劣最殘酷的“不對稱”裝備對比中,取得了“反不對稱”的艱難而慘烈的勝利。
然而,從整體上看,我國志願軍入朝參戰,雖然展開了西線“清川江”和東線“長津湖”的“陸軍鉗形攻勢”,但仍舊小於美國軍隊展開的“朝鮮西海岸”(仁川)和“朝鮮東海岸”(興南)的“海空軍鉗形攻勢”。
為了對抗美國的空軍優勢,我志願軍後期獲得了蘇聯空軍秘密參戰的援助,人民空軍與蘇聯空軍一起,開創了“米格走廊”,穩定了制空作戰戰局。
而為了對抗美軍數十個航母戰鬥群的海軍優勢,防備美軍在朝鮮東海岸再次進行“仁川登陸”,志願軍東線部隊後期構築了幾百公里長的坑道工事,幾乎將整個海岸線變成“坑道長城”。
但無論是米格走廊,還是坑道長城,志願軍在制海制空作戰中,都是處於“守勢”。那麼,1950年的中國,有沒有可能進行一場“海空軍鉗形攻勢”之外的攻勢作戰呢?《長津湖》電影“小東線”的進攻,給了我“大東線”戰役的啟發。基於此,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朝鮮戰爭的三種“翻盤打法”
朝鮮戰爭(抗美援朝)當然已經是既成事實,即使再尋求另外的可能,也改變不了歷史。只是,這種大戰役的探討和推演,本身是有益的,而且對2021年的東北亞局勢,仍然有著地緣影響力。
朝鮮戰爭最初的“點將”階段,其實是有三個備選班子,第一候選人是粟裕和蕭勁光(一正一副),第二候選人是林彪,第三候選人才是彭德懷。
解放戰爭基本結束後,粟裕坐鎮福建,任解放臺灣工作委員會主任,以及事實上的“解放臺灣司令部司令”,如果沒有朝鮮戰爭和美國第七艦隊的打斷,1950年粟裕是很可能打好“解放臺灣戰役”,直接將臺灣統一的。
而且,朝鮮戰爭爆發後,毛主席及時成立東北邊防軍以備不測,而“統臺司令”粟裕和“海軍司令”蕭勁光分別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的正副司令。東北邊防軍,就是後來正式參戰的志願軍。
粟裕是淮海戰役主將,最大特點就是能在南京、上海的身邊存在,進行機動靈活的“敵後作戰”和“戰略決戰”。
按照粟裕的打法,朝鮮戰爭我國很可能會“提前出兵”,派出三個師以上的中國軍隊,秘密混雜在朝鮮人民軍隊伍中,隨著金日成的“南征”,先期開赴三八線以南,在漢城、釜山附近保持“敵後存在”。
在中國軍隊的帶動下,被美軍“仁川登陸”切割在三八線以南的朝鮮人民軍,或許不會那麼快崩潰淪陷,而是化整為零,長期遊擊,以待反攻。
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毛主席和蘇聯的斯大林,作為領袖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穿中山裝,一個穿軍裝。作為蘇聯實際上的大元帥,斯大林可以一人決策,命令蘇聯空軍穿中國志願空軍軍裝、戴中國帽徽、說漢語作戰,進行徹底的“秘密參戰”。
而中國這邊,1949年剛建國時,光副主席就有六位,其中反對出兵者實際上拖延了毛主席的出兵決策。至少,粟裕有可能實施的“先期出兵,挺進敵後”的方案完全沒能實現。這種“過於民主,集權不足”的朝鮮戰爭參戰決策,是有“貽誤戰機”嫌疑的。
第二種翻盤打法,是蕭勁光作為海軍司令,可能提出的“借船出海”方案。實際上,1950年,蘇聯仍舊佔據著我國旅順和大連,在此駐紮有相當龐大的艦隊和陸上部隊。
如果能夠透過談判等方式,借得蘇聯在旅順大連基地的海軍艦艇,甚至秘密參戰的蘇聯海軍輪機、駕駛、武器操作等人員,我國完全可以效仿麥克阿瑟“仁川登陸”的打法,發起一場中國版的“敵後登陸作戰”。
基於斯大林刻意推遲蘇聯空軍參戰日期,蕭勁光作為海軍司令,是有可能用“包圍旅順,強行借船,談判解決”的方式,實現這一計劃的。
庫頁島——北海道迂迴作戰
在1953年朝鮮戰爭“打不動”了(雙方在三八線對峙)的時候,如果林彪回到東北野戰軍,以“志願軍副司令”的身份進行“大東線迂迴作戰”,是有可能開創新的局面的。這也是第三種“翻盤打法”,是整體上最精彩的方案。
大東線迂迴作戰,是指由林彪“副司令”帶隊,從我國黑龍江省出發,沿蘇聯境內的黑龍江下游河道,一直開赴到韃靼海峽。從最窄7.3公里的港口渡海(或者冬季海冰)登陸庫頁島,然後向南進發,進抵宗谷海峽。
基於1950年3月到5月的海南島戰役經驗,東北野戰軍相關部隊完全可以在1953年的宗谷海峽(最窄約40公里),進行一場類似“瓊州海峽”(最窄約30公里)渡海作戰的戰役,從而一舉登陸日本北海道島,在這個足夠大的島嶼上站穩腳跟。
另外,蘇聯二戰之中佔領的日本北方四島駐軍,也可以趁機南下,與我軍宗谷海峽渡海部隊匯合,秘密參戰或者公開參戰。
中蘇軍隊可以進抵日本三八線
林彪最有可能帶隊的庫頁島——北海道迂迴作戰,最有可能成功的原因,在於蘇聯此時可以“公開出兵”,而且很難引發所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二戰末期,蘇聯在百萬紅軍消滅日本關東軍(我國東北)之後,勢如破竹,進一步進攻朝鮮半島,很快推進到半島中部的三八線一帶。與此同時,蘇聯也成功進行北海道外圍的“北方四島”登陸戰役。
然而,美國軍隊此時尚未做好“佔領日本本土”的準備。如果進行美蘇之間的“搶先佔領”競賽,美國可能會輸掉大部分地方。
所以,美國方面迅速提出“三八線”的分界線方案,即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北歸蘇聯,以南歸美國。其實,這個方案本來是不抱希望的。如果斯大林拒絕,蘇聯紅軍完全有時間佔領整個朝鮮半島,以及至少整個北海道島,以對馬海峽和津輕海峽劃分美蘇之間的佔領區邊界。
然而,斯大林同意了三八線的劃界方案。
相比於歐洲在“鐵幕演說”之後,成功劃定的什切青——裡雅斯特分界線,東亞的三八線並未從朝鮮半島延伸到日本本州島。美國最終獨吞了整個日本本土,以及半個朝鮮半島。
如果此時,中國在朝鮮戰爭中,成功實施庫頁島——北海道迂迴作戰,以中國志願軍為主,協同蘇聯軍隊佔領整個北海道和日本三八線以北的地區,反而有了“以三八線劃界”的談判空間。
假如美國在1953年,決定退出“南朝鮮”,換取中蘇軍隊退出“北日本”,接受統一的朝鮮對陣統一的日本局面。朝鮮戰爭談判就可以直接變成《終戰協議》,而不是現在的《停戰協議》。停戰的意思是戰爭還沒打完,有再次開戰的可能。
如果將“日本三八線”的思想用到現在,我國完全可以尋求在朝鮮東海岸的興南(咸興)等港口,建立海軍基地(軍艦換基地)。作為“北海道戰役”的出發陣地,俄羅斯佔領的北方四島,也完全可以透過“航母換島嶼”的方式,交到中國手中,形成對北海道的軍事威懾。
在此基礎上,我國可以開展與美國對等的“二戰分割槽佔領日本”的談判,以三八線為界,歸還中國應得的日本本土佔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