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干支推算
萬年曆查日干支圖
1.查萬年曆法: 例1997年8月16日,透過查知當日干支為庚寅。
2.公式計算法:
日干支公式:
(1)1900-1999年的日干支基數(1月1號)=(年尾兩位數+3)×5+55+(年尾兩位數-1)÷4
例1997年8月16號日干支
第一步計算日干支基數
日干支基數=(97+3)×5+55+(97-1)÷4=100×5+55+96÷4=500+55+24(有餘數棄之,只取商數)=579再減去60(甲子數)的倍數,使得數在60以內 579-540=39 39即為日干支基數
注意:除4之處只用商數不用餘數,計算結果數超過60就減去60,得數要在60內。
第二步計算從1月1號到8月16號按照滿60減去之後的得數 干支基數(39)+1月天數(31)+2月天數(28)+3月天數(31)+4月天數(30)+5月天數(31)+6月天數(30)+7月天數(31)+8月天數(16)
注意:1997年不能被4整除為平年二月為28天,一三五七八十臘月為31天,四六九十一月為30天,8月16號就計算16天。
計算過程:39+31=70-60=10
28+31=59-60=-1
30+31=61-60=1
30+31+16=77-60=17
10-1+1+17=27
第三步計算日干支
日干是用第二步計算之數除10取餘數 即27÷10=2餘7 查代數表為庚
日支是用第二步計算之數除12取餘數
即27÷12=2餘3查代數表為寅。故其日干支為庚寅,與萬年曆所查日干支歷一致。
(2)2000-2099年日干基數(1月1號)=(年尾兩位數+7)×5+15+(年尾兩位數+19)÷4 第二步計算天數 第三步計算日干支。
3.口訣法,公曆日期計算當日干支,口訣:乘五除四九加日,雙月間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舉例
註解:
(1)乘五除四九加日。計算基本公式是:(××年×5+××年÷4+9+日+修正值)÷60=。注意年除四時,只取整數,不計小數。
(2)雙月相間三十天。逢雙月要另加30。其意就是湊齊六十甲子。
(3)第三句中的“整少一”,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年份都要少加一;
第四句意思是8份後的各月修正值,即8月加3,9、10月加4,11、12月加5。
(4)一二自加整少一。1月加修正值1,2月加修正值2,3月不加修正值,4月加1,5月加6,7月加2。“整少一”,為能被4整除之年(閏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
計算基本公式是:(××年×5+××年÷4+9+日+修正值)÷60=商……餘數
日干確定:取餘數的個位為天干序數,對應天干(餘數為0,對應天干是癸)。
舉例說明:1997年8月16日
(97×5+97÷4+9+16+30+3)÷60=9餘27,27即為六十甲子序數。7對應天干庚,27除12餘3對應地寅,對應干支為“庚寅”。
時干支的推算
古代時辰與現代時間對照表
1.公式計算法:
時幹公式=2N-1(N為日干序數) 得數減10取餘數。
時支公式=(小時+5)÷2-1(小時數為奇數)
時支公式=小時÷2+1(小時數為偶數)
例1997年8月16號3:45分
時幹=7(日干為庚,序數為7)×2-1=14-1=13-10=3查表知為丙
時支=(3+5)÷2-1=8÷4-1=3 查表知為寅,與對照表相符。
所以時干支為丙寅
注意:
(1)時干支在萬年曆中無法查詢,故時乾的推算有爭議,時支有據可查,可以對應。
(2)分鐘可以算忽略不計,出生時間為整點為時辰交接點的算後一個時辰。
(3)子時分早子時和夜子時,以0點為界,23-0點為夜子時屬前一天,0-1點為早子時屬後一天。
(4)古時把戌時(19:00-21:00)稱為一更 亥時(21:00-23:00)稱為二更 子時(23:00-1:00)稱為三更 丑時(1:00-3:00)稱為四更 寅時(3:00-5:00)稱為五更。
(5)午時三刻: 即現在的11:45分。
3.口訣記憶法,時幹(日上起時)推算口訣:
甲己還加甲 日天干為甲和己的日子,時天干為甲。
乙庚丙作初 日天干為乙和丙的日子,時天干為丙。
丙辛從戊起 日天干為丙和辛的日子,時天干為戊。
丁壬庚子居 日天干為丁和壬的日子,時天干為庚。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日天干為戊癸的日子,時天干為壬。
例1997年8月16號的日干為庚,根據口訣乙庚丙做初得知時天干為丙與計算結果相符。地支是需要牢記的,或者查時辰時間對照表即可。
總結:陽曆 陰曆,干支歷,農曆是四種不同的歷法,要區分開來,周易應用的是干支歷,我們平時用到的是陽曆,尤其是出生證上的出生日期是陽曆,陽曆與干支歷的轉換非常重要,介紹的幾種轉換方式,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可單用一種,也可多種混用,無一定之規。
換算方法有很多種,我能應用的只是這幾種,此文中若有瑕疵,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