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記載:17世紀60年代,英國醫生羅爾曾經給一個生命垂危的年輕人輸羊血,奇蹟般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效仿,結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再次導致驚人死亡。19世紀末,多數歐洲國家已禁止輸血,奧地利生理學家蘭德斯泰納正是在這個當口潛心血液研究,試圖揭開輸血反應之謎。
蘭德斯泰納把某個人的紅細胞與另一個人的血清(血漿抗凝後製成)混合,發現有的發生凝集反應,有的則不發生。他認為凡是凝集的樣本,紅細胞上有一種抗原,血清中有相應抗體,抗原和抗體之間“相互吸引”,便發生凝集反應(與血液凝固是兩碼事)。例如,紅細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體,便會發生凝集;如果紅細胞缺乏某一種抗原或血清中缺乏與之對應的抗體,就不發生凝集。根據這個原理,他發現了人的ABO血型。
ABO血型是最常見的紅細胞血型系統,人群中A、B、O型各佔約30%,AB型約佔10%。A型血的人紅細胞表面有A抗原,血漿中有天然的抗B抗體;B型血的人紅細胞表面有B抗原,血漿中有天然的抗A抗體;O型血的人紅細胞表面沒有抗原,血漿中有天然的抗A抗體和抗B抗體;AB型血的人紅細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血漿中沒有抗體。
為了避免凝集反應,應該同型輸血,只有在很緊急的情況下才允許少量異型輸血,此時必須保證供血者的紅細胞和受血者的血漿之間不起反應。由於O型血的紅細胞表面沒有抗原,被稱為“萬能供血者”;AB型血的血漿中沒有抗體,被稱為“萬能受血者”。蘭德斯泰納的發現為人工輸血提供了依據,他獲得了193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除了ABO血型系統之外,科學家已發現30個不同的紅細胞血型系統,抗原近300個,它們的抗原性一般不強,不易發生凝集反應。值得一提還有Rh血型,Rh因子也是紅細胞上的一種抗原,它不存在天然抗體,Rh陰性患者接受Rh陽性的血液並不會發生凝集反應。但是在輸血後不久,Rh陰性患者的血漿中就會產生抗體,如果再一次接受Rh陽性的血液,就會發生凝集反應。同理,如果Rh陰性的母親懷有Rh陽性的胎兒,分娩過程中胎兒的血可能進入母體,使母體產生抗體。當母親第二次懷有Rh陽性的胎兒,抗體進入胎兒體內,就會對胎兒的紅細胞產生凝集反應,造成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許多人對血型感到好奇,認為血型與性格之間有某種聯絡,比如認為A型血的人比較急躁、B型血的人比較開朗,O型血的人比較勇敢,AB型血的人有雙重性格……這些觀點既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統計學上的證據,和星座說一樣模稜兩可、似是而非。血型取決於紅細胞上的分子結構,從胎兒起就不會改變;性格則是腦的功能,受控於遺傳基因,更與後天教育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你認為血型—性格分析有道理,很可能是對某些評語的自我認同,倘若是積極的自我暗示也未嘗不可。
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血型為什麼會存在?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解釋,推測是與動物進化和環境的選擇壓力相關。人類白細胞抗原(英文縮寫HLA)系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抗原系統,在體內分佈廣泛,是引起器官移植後免疫排斥反應的最重要的抗原。由於沒有血緣關係的個體間HLA表型完全相同的機率極低,HLA成為法醫學上用於鑑定個體或親子關係的重要依據,也是造成器官移植要“眾裡尋他千百度”的主要原因。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湖北省生理學會理事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王欣
編輯:吳桐
稽核:王飛
終審:陳磊
<公眾號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