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南京報道
“國軒高科攜手大眾開拓全球市場,國軒高科的國際化之路,事實上也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國際化道路的一個縮影。”10月12日,在第三屆全球新能源與智慧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國軒高科工研總院常務副院長徐興無對《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如是說道。
(國軒高科工研總院常務副院長徐興無)
徐興無表示,今年6月,美國先進電池聯盟釋出的《美國2021~2030年鋰電國家藍圖》援引美國總統拜登的表述指出,中國現在是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並且中國的發展態勢和技術的各個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也走在美國的前列,美國因此倍感壓力。
另據彭博社預計,2040年,全世界電動車銷量將達到5600萬輛,美國要達到17%;2025年,全球電池產能預計達到2.49TWH,中國的鋰電池產量將達到1.8TWH。這就是大眾為什麼要推行電動化,又為什麼要到中國選擇國軒高科的根本原因。
在徐興無看來,大眾收購國軒高科花費高達87億元人民幣,這不是頭腦發熱,因為歐洲的電動化路線非常明確。“大眾、賓士和寶馬三巨頭本來計劃開40分鐘網路會議討論歐洲電動化怎麼走,後來只花了10分鐘大家都達成一致。”
“大眾看中了國軒高科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產業鏈。國軒不但是一家電池企業,還有產業鏈的佈局,例如在宜春有碳酸鋰的生產佈局。”徐興無強調。
為什麼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也需要國際化?去年11月釋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21年—2035年)》第一段話便開宗明義講道,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國家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發展,汽車能源和交通訊息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成為汽車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和潮流,作為世界經濟的發展遠景,新能源汽車具有全球化趨勢。
徐興無進一步指出,目前中國的新能源補貼在退坡,而歐洲的補貼力度還在持續不斷加大。印度則應該是新能源汽車的下一片藍海,印度像中國10年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模式,透過國家補貼印度的大車小車包括三輪車、摩托車“全面開花”,而國軒高科已在印度設有工廠。
事實上,國軒高科的國際化佈局最先從研發起步。據介紹,國軒高科最早在美國矽谷特斯拉的2公里範圍內建了BMS研發中心,又在美國克利夫蘭收購了巴斯夫電解液新增核心團隊。而在日本,國軒高科主要研究先進材料和技術。未來,國軒高科在德國還有研發佈局。
“整車和電池兩者差距太大,一個是機械,一個是電化學,很難把握和拿捏。”徐興無表示,整車企業若不做電池又要推行電動化,必須找到穩定的供應商,這正是大眾與國軒高科開展戰略合作的根源。“一開始雙方簽署保供戰略合作協議,後來談著(發現)保供最穩定的方式就是參股,參股股份也越來越多。為了實現真正的國際化,最後乾脆擬讓大眾控股。”
“國際化是一個趨勢,大眾那麼大的市場,每年1000萬臺電動車,它的品質意識、技術、管理等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有了大眾的支援,大家都跟著來了,合作變得更多了。另外,我們的技術團隊和大眾在人數比例上為2﹕1,透過大眾的技術、品質整合,一年來我們的技術進步非常大。”徐興無說。
據徐興無介紹,根據大眾的計劃,大眾將在歐洲建造產能240GWH的工廠,部分工廠國軒高科也會參與建設。同時,國軒高科收購了德國博世哥廷根工廠,預計產能3.5GWh。標準電池方面,統一了電池尺寸,使得80%的渠道、平臺都能搭載。此外,標準電芯也已透過研發定點,將強強聯手大眾參與國際競爭。
未來,國軒高科將整合從原料到電池回收整條垂直產業鏈,拓展生產空間。“這樣才能把這個圈畫圓,企業做到持續穩定的發展。我們的定位是以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依靠磷酸鐵鋰優勢,攜手大眾做全球的‘鋰電大王’。”徐興無說。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