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肺癌患者死亡的,往往不是腫瘤本身,而且腫瘤的併發症。肺癌晚期常見的併發症有胸腔積液、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徵、肺栓塞等,其中原發性肺癌併發胸腔積液的發病率為25%~52%,是肺癌晚期主要的併發症。
胸腔積液主要是由於腫瘤累及縱膈淋巴結、心臟或主要血管,或發生完全性支氣管阻塞、淋巴管轉移等,導致胸膜腔內漿液滲出增加引發,會導致患者出現咳嗽、氣急、胸悶、胸痛等症,嚴重者出現迴圈、呼吸衰竭進而威脅生命。
目前來說,引流是胸腔積液最主要的區域性外科治療手段之一,主要分為穿刺抽液引流和留置引流管引流兩種方式。引流後患者的積液症狀能夠迅速改善,顯著緩解患者的痛苦,因此也是緩解症狀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但單純採用抽液治療僅改善症狀,並不能控制患者疾病,通常會在1~3天內復發,治標不治本。且反覆抽液或長期引流會導致患者蛋白質大量流失,同時增加腔內感染或氣胸等其它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必須配合其它治療手段,對患者疾病進行控制或治療,而中醫便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惡性胸腔積液”在中醫歷代醫書中並未見具體的記載,但根據《金匱要略》中所言,“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所描述的水飲停於脅下,胸脅飽滿,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臥基本特點,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中醫學“痰飲”“懸飲”“飲證”範疇。
樂啟生敖傑男教授曾說過,中醫治療肺癌惡性胸腔積液,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從整體上調節機體,扶正祛邪,與現代醫學治療手段相結合,可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中醫認為,人體水液代謝與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功能關係密切,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腎主全身水液的代謝,三焦為水液代謝的通道。。正氣虧虛,癌毒內生,又進一步耗傷正氣,肺、脾、腎三髒虧虛,導致水液代謝失衡,停於胸脅,故成懸飲。
臨床上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以健脾,宣肺,溫腎治本,以化痰,利水,逐飲治標。不僅可調節患者免疫功能、減輕臨床症狀、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對老、弱病人特別是不能化療的病人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法。
病例分享
患者柯女士,45歲,2019因出現間斷咳嗽、咳痰,2個月前於當地醫院確診為肺腺癌、胸膜腔轉移、多發骨轉移,曾查胸腔積液發現少許高度可疑腺癌細胞,給予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化療4個療程。之後因出現胸悶氣短,加上之前化療方案效果不佳,患者拒絕化療,後行胸腔穿刺置管術,多次定時(間隔1~2天)抽放胸腔積液,每次約600 m L。同時靜脈滴注唑來膦酸,每4周1次。因療效不明顯需反覆抽放胸腔積液,後請中醫專家敖傑男教授會診。
症狀:胸悶、氣短、咳嗽、食慾差,舌淡紅體胖大,苔白,脈細數。中醫診斷:懸飲。辨證:肺脾腎氣虛,氣化不利,水飲內停。治法:益氣健脾,溫化水飲。處方:生黃芪、桂枝6 g,茯苓、豬苓、白朮、薏苡仁、全蠍、地龍、生麥芽等藥材,共4付,日一劑,水煎服。4天后,柯女士食慾好轉,氣短、咳嗽減輕,舌淡紅體胖大,苔白,脈細。查胸腔B超示:兩側胸腔可探及液性暗區顯示,積液獲得減少。治療繼依前法,前方加車前子,澤蘭共7付,日1劑,水煎服。會診當日抽取胸腔積液後拔除置管,第2天出院。
2019年10月6日複診,患者右肩及腰正中痛,食慾佳,精神好,舌淡紅體胖大,苔白,脈滑。查胸腔B超示:兩側胸腔可探及液性暗區,右側深約3.7 cm,左側深約0.7cm。治法:益氣健脾,溫化水飲,補腎健骨。處方:黃芪五苓散加味。生黃芪、桂枝、茯苓、車前子(布包)、澤蘭、甘草、殭蠶等藥材,共14付,日1劑,水煎服。後經過三次複診,患者諸項症狀均得到緩解。
患者出院後堅持守方服藥,依症狀變化,前方略作加減,已服用中藥16個月,帶瘤生存期已達18個月,出院至今均未再次抽取胸腔積液,生活行動如常。
一般來說,針對惡性胸腔積液以處理原發疾病最好,比如肺癌病人化療、靶向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都可能有效,但由於大部分癌症患者出現胸腔積液後,往往身體狀況較差,不能耐受放化療治療,中醫藥在此時就發揮了優勢,不及能夠有效的治療胸腔積液,防止復發,同時還能夠與現在治療形成互補,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現代醫學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