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二戰史是無數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最接近現在的世界大戰,其中的大國博弈小國求存,還有無數匪夷所思的計劃,都讓人歎為觀止之餘,也不由尋思一個道理。
這道理就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基於此,才有了無數看似不合理,卻又曾經存在過的計劃。
唯一幸運的是,他們並沒有被踐行。
(二戰海報)
一:針對德國和日本的摩根索計劃
1944年9月11日至9月16日,英美兩國首腦,在加拿大舉行了第二次魁北克會議。參會人員主要有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財長小亨利·摩根索,英國外相艾登。
在這次會議上,英美兩國主要討論了後續的對德和對日軍事行動部署。
在會上兩國一致決定,在對德戰爭結束後,就將佈置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全部轉移到亞洲用來進攻日本。在轉換目標之後,英國將派遣皇家海空軍配合駐緬英軍一起,發動反擊。預計在歐戰結束後18個月內,結束對日作戰。
以上所有討論,尚算正常範疇之內,但在會議上,美國財長小亨利·摩根索提議的對德戰後處理計劃(摩根索計劃),則完全不在正常範疇之內。
這份計劃中,最核心要點如下。
首先:徹底肢解德國,將德國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
其次:將德國的工業機器全部拆卸運往盟國,讓德國從工業化國家變成一個無害的農業國。
最後:使用及時、仔細、有控制地驅除出境及移民政策,將德國人口轉移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讓德國人口銳減,最好將德國人口限制在二千萬以內。
這份計劃在提出之後,受到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欣賞讚同。
(比這個更慘)
更讓日本人膽寒的是,在對日作戰的時候,這計劃也曾想用在戰後日本的身上。
如果這個計劃成真了,德國和日本作為強國的歷史,將從戰敗之日終結。
為何這計劃最後沒有踐行,原因就是在德國和日本落敗,英法衰弱的大背景下,能左右世界格局的美國突然發現,在二戰中越打越強的蘇聯,或許會成為自己的最大對手。
德國和日本,因為地處跟蘇聯爭鋒的第一線,如果太過衰弱,會適得其反,反而是強化他們的武裝,用他們遏制蘇聯勢力更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隨後,才有了今日的德國和日本。
他們分別經歷了馬歇爾計劃和朝鮮戰爭的紅利,在戰後恢復發展,並又一次成了強國。
摩根索計劃是當時英美兩國對待戰敗國的最極端計劃,同樣的計劃,其實在二戰程序中也有,那就是被羅斯福兩次否決的:馬歇爾建議。
如果不是羅斯福的否決,馬歇爾建議將讓世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羅斯福的堅持)
二:馬歇爾建議,美國版綏靖。
1939年到1940年德國進攻蘇聯之前,有閃電戰護持的德國大軍,在歐洲大陸縱橫捭闔,無往而不利,吞波蘭,滅法國,攻滅無數小國,一時間風頭無兩。
歐陸隔海相望的英國,在德國戰爭機器面前看似搖搖欲墜。
這樣的局勢讓美國總統羅斯福大為擔憂,力主援助英國抗衡德國。
誰曾想,羅斯福的建議,在美國國內深受詬病,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人,不願干涉歐洲戰爭,更願意雙邊賺錢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眼見羅斯福有援助英國的心思,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提出了堅決反對的意見。
在馬歇爾看來,英國對抗德國的努力很難成功,而且美國的戰爭準備嚴重不足,如果真因為援助德國引火燒身得不償失。用美國的資源去援助一個註定會滅亡的盟友英國,最大的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與其如此,不如將資金用來強化美國軍備,加強美國安全。
(美國陸軍)
其實在當時,美國人如此想也有道理。
1939年的美國陸軍,兵力滿打滿算才只有十萬人,真要較真連德國盟友羅馬尼亞都不如。
兵力這麼點不說裝備也不咋地,大部分是半騾馬化半機械化部隊,坦克只有可憐的300輛。
1940年春季,鑑於形勢嚴峻,美國才擴編5個師,可同期德國陸軍師數量是美國的幾十倍。
眼見馬歇爾激烈反對,羅斯福只得據理力爭,為了支援援助還是否定援助,美國政府辯論了無數次,終於在1941年3月11日,通過了支援英國的租借法案。
讓英國獲得了活下去的希望。
次年六月德國閃擊蘇聯之後,羅斯福又準備大力援助蘇聯。
這時候,馬歇爾又一次站了出來,用美國軍備不足,得不償失為由繼續反對援助蘇聯。
馬歇爾連續兩次否定,如果成真,二戰會打成咋樣真不好說。
幸而羅斯福足夠堅持,美國國力足夠強大,在強化自身防務同時,也能兼顧援助盟國。
要不然,英國和蘇聯接連陷落或遭遇重創後,被軸心國孤立在北美的美國就將面臨,空有強大國力,卻無法施展的境地。
美國版的綏靖沒有執行,世界格局就成了今日樣子。
那一刻的馬歇爾,無疑是一個不合格的政治家,相較於羅斯福,他少了大戰略視野。
那麼作為二戰主要勝利國的中國,又遭遇了哪些差點被踐行的計劃咧?
(希特勒的野心)
三:差點成真的德意日蘇結盟。
德意日和蘇聯結盟有可能嗎?其實還真有可能,而且步奏分明,層層推進。
我們先看看一組條約時間軸和日本人的研究報告。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簽署了《德意議定書》,這是柏林、羅馬軸心聯盟的開始。
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又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這是日本和德國結盟的預備條約,隨後義大利在1937年11月,加入了德國和日本的《反共產國際協定》。
三個軸心國,用一紙《反共產國際協定》表達了準結盟的姿態。
但是這三個以《反共產國際協定》為名義紐帶的國家,卻也做了不少與其相悖的事情。
1939年時,德國和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隨後不久閃擊波蘭發生。
那個時候的德國和蘇聯關係可謂緩和了不少,德國的戰略物資有不少都是從蘇聯進口的。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一起締結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通稱《三國軸心協定》。
(德意日)
這份有效期十年的條約,目的是建立一個國際政治經濟文化新秩序。看似是經由三國《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升級版,其實卻暗藏玄機。
條約內容中的第五條中有一個明確規定: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宣告上述各條款毫不影響三締約國各與蘇俄間現存的政治地位。
這是啥意思?簡言之就是,《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是一個和之前《反共產國際協定》背道而馳的協定,這份條款的潛臺詞就是,如果有可能,可以和蘇聯締結同盟條約。
為此,日本和德國還在條約簽署後互換秘密協議書,德國承諾將盡力促成日本和蘇聯結盟。
這事情的真實性,日本左派學者不破哲三也曾專門研究過。
還在專著《從科學視角思考日本的戰爭》一書中說道。
德國和日本約定將在戰後,將印度劃入日本勢力範圍,但如果蘇聯加入,則將印度轉讓蘇聯。
這預示著,一個超越了意識形態的地緣政治聯盟,在1940年,這個關鍵節點,確實曾經有出現的可能性。
他們聯盟的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英國和美國。
簡言之就是,他們希望透過聯盟的方式,在孤立美國的同時,瓜分英國在歐亞大陸的勢力範圍,最終形成一個德日美蘇四強分立格局。
(速度戰場)
四:如意算盤為何沒成。
1940年的《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最後要是變成了德意日蘇四國同盟,這個世界會如何?
我們的命運會如何?答案不寒而慄啊!
那麼這如意算盤為何沒成,反而在1941年爆發了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形成了英美蘇對壘德意日的格局咧?
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都是動態的歷史發展,還有大國博弈的產物。
任何歷史事件的程序,都不是單一出現的,而是疊加出現的。
比如,美國如果不透過租借法案援助英國,德國就有消滅英國的可能,消滅了英國之後,德國對於戰爭的迫切性或許就會消失,不至於為了戰爭資源一往無前,那樣他或許就會和蘇聯緩和關係,甚至締結新的條約。
這樣的話,四國同盟或許就會成真,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德國在佔領英國之後,變得越來越狂妄,依舊致力於進攻蘇聯,這個時候失去了英國作為跳板的美國,獨自對戰軸心國將力有不逮,最終的結局將是蘇德博弈兩方相持不下,最後達成妥協。
世界依舊會陷入四國博弈狀態。
所以美國的決定,還有租借法案的提出,在保全了英國的同時,也給了自己參加二戰最好的跳板,英國在那一刻,又踐行了攪屎棍的作風,做到了亂中取勝。
同樣,美國也用適時而出的干涉還有參戰,收割了最大的勝利果實。
(美國佬來了)
尾聲:
以上用三個未有踐行的計劃,闡述了計劃可能的破壞性和嚴重的後果。
這一切告訴我們什麼?答案也很簡單,大國博弈從不聽小國和弱國的態度。
強國的視角和歷史的荒誕相輔相成,無數看似不合理的,在某個時段或許有其合理性。
今日的我們,正無比接近那個百年來渴望的目標,這時候一定要穩點,慢一點,用建設心態和平和心態,看待周遭不一樣的聲音。
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說好自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