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生物探索》 ,作者林山月
9月6日,海洋科考重器“實驗6”科考船在廣州啟航,標誌著我國在“海洋強國”道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自2001年聯合國正式檔案中首次提出“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以來,我國便加快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的步伐。根據國家海洋局公佈的資料,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達3.8萬億元,而在2020年相關數值則突破了8萬億元。
儘管總體來看海洋產業正穩步增長,但是長期以來各細分領域間發展卻極不均衡,濱海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以及海洋漁業三大產業在海洋產業中佔比超80%,而具有改變當前疾病治療以及創新藥研發現狀的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佔比僅不到2%。
對此,在水生生物行業紮根20多年的徐軍民頗感遺憾:“在海洋資源開發方面,我們在其他領域已經發展得足夠強大,但是卻一直沒有人牽頭做海洋生物資源的深層開發和高值化利用,這怎麼能行呢?”
既然沒有領路人,不妨自己做開拓者。抱著這樣的想法,2015年以公司掌舵人身份加入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海洋”)後,徐軍民便帶領著華大海洋走上了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道路。如今,華大海洋已經成長為一家產、學、研、用一體化綜合發展的科技型集團公司,不僅在水生生物基因研究方面成果斐然,在海洋生物資源高階開發利用方面也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近日,《生物探索》與華大海洋董事長徐軍民進行了一場“靈魂對話”,深入瞭解了這位“中國水產領軍人物”對於水生生物行業的情懷,以及對於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未來的美好暢想。
著眼於國民健康,挖掘水生生物深層價值
上世紀90年代前,水生生物行業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因地制宜、“靠天吃飯”是一種常態。就水產品而言,市場供應十分緊張,“吃魚難”的問題長期未能解決。作為一名專業水產大學養殖專業畢業的學生,責任感驅使著徐軍民嘗試去打破一系列養殖壁壘,探索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養殖模式和標準。這一入行,便是近30年。
談到入行多年的感想,徐軍民感慨道:“整個水生生物行業,應該說是彰顯國民健康的重要方面。‘少年強則國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民健康也是國家健康的某種體現。如何去提升國民健康,這是我們這些從業人員應該去摸索的。”
據統計,2012年我國居民因膳食質量不佳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151萬,其中水產類Ω-3脂肪酸攝入不足是第三大風險因素,由此造成的心血管死亡事件佔比約佔為10%。從這一資料來看,調整居民膳食結構,改善國民健康,任重而道遠。
2015年,華大海洋向徐軍民伸出了橄欖枝,令這位心繫國民健康的水產人擁有了更廣闊的舞臺,去推動水生生物行業助力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據悉,華大海洋最初的願景便是改善人類蛋白質飲食結構,引導人們走向更健康的生活,這與徐軍民的理想不謀而合。
隨著華大海洋的持續發展,徐軍民逐漸將目光從飲食結構拓展至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來。在耐藥性問題逐漸發展以及陸地資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海洋生物資源成為探索疾病解決方案、開發創新藥物的突破口,我國對於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視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 “海洋強國”、“一帶一路”等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支援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為了積極響應我國對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號召,2017年,華大海洋正式由原來的華大水產更名,瞄準海洋領域,吹響了探索生物多樣性及活性物質的號角。2020年,華大海洋組建了華大海洋藥物研究院,正式步入海洋藥物研發軌道。
對於這一轉變,徐軍民表示,探索海洋及其生物多樣性其實是為未來人類發展奠定基礎。海洋生物資源中蘊含的活性物質如果被解析,將為創新藥及功能製品的研發提供大量的先導化合物,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華大海洋的使命是“基因科技助力海洋生物經濟發展”,用基因技術、組學技術,開啟一條海洋資源利用的新道路,為藥物研發帶來新的突破。
深耕基礎研究,做海洋生物資源探索的“築基者”
如果將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和利用比作是建造一棟高樓,那麼基礎研究便是這棟高樓的樁基。只有樁基打好了,樓才能建得更穩更高。
華大海洋發表的部分專著與重要論文
目前,華大海洋正致力於成為海洋藥物與功能製品研發領域的“築基者”,依託華大海洋和深圳國家基因庫建立的深圳海洋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研究及開發技術體系,為今後我國海洋生物資訊分析、種源經濟以及海洋藥物發展打好地基。
在採訪中,徐軍民說道:“在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方面,華大海洋的定位是管線研究平臺。目前,我們的科研實力是夠的,基礎平臺是有的,人員能力也是非常強的,這是我們的長處。今後我們將聯合藥企或其他機構共同開發海洋藥物及功能製品,強強聯合,更快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讓更多人受益。”
在海洋藥物及功能製品研發的過程中,一個突出難點在於,95%以上的海洋生物種類是未知的,並且生物活性物質本身在海洋生物中含量就少,部分活性物質極不穩定、毒性較強,這也是導致海洋藥物研發長期滯後的重要原因。迄今為止,全球已發現了3萬多種海洋天然產物,最終成藥的僅有不到20款。
面對海洋生物研究的這些難題,華大海洋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在活性物質提取上,建立了專業的合成團隊,對活性物質進行快速、大量製備,尤其是海洋活性分子的合成方面正在打造共性關鍵技術體系。針對海洋活性物質的毒性問題,華大海洋一方面透過先導化合物最佳化的方式對分子進行改構,另一方面透過長期積累的基因技術,探索精準治療的路徑和方式,提高藥物的精準使用。除這些措施以外,華大海洋也正在透過合作的方式提升海洋生物研究效率。
徐軍民介紹說:“在科研專案中,遇到瓶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會聯合相應的科研院所共同去解決問題、攻克難關,比如在藥物研發方面,目前我們正與包括中國海洋大學在內的高校合作。”
三架馬車並行,科研、產業聯動發展
成立於2012年的華大海洋,歷經9年的發展,已形成由種源經濟、海洋藥物與功能製品以及科技服務組成的三大業務模組,“三架馬車”並行,推動科研與產業聯動向前,共同發展。在採訪中,徐軍民透露,這樣的佈局背後實際上“大有深意”。
“從科研到產業,從科技服務、種源經濟再到海洋藥物與功能製品,這‘三駕馬車’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與其他環節息息相關,深厚的科研實力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而產業發展反過來又可以推動科研的進一步突破。但同時,這對於公司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挑戰,多方位佈局需要耗費非常大的精力、物力、財力,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會主次有序地進行調節。”徐軍民如是說道。
現階段華大海洋正基於多年積澱傾力打造從海洋特色食品、到海洋生物功能製品、再到海洋創新藥的系統研究開發體系。其中,來源於海洋真菌天然產物的在研藥物CMBT-001,具備良好的抗腫瘤和免疫刺激特性,有望為腫瘤領域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徐軍民認為,儘管在海洋藥物研發領域,華大海洋或許只是一名“新手”,但從海洋生物領域企業的綜合實力來看,華大海洋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未來,華大海洋將以海洋藥物為突破口,帶動種源經濟發展,實現種源、藥源聯動,做出真正的成果並引領海洋生物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
預計到2026年,華大海洋藥物研究將達國內領先水平,2款新藥將完成臨床前研究、獲得臨床批件並進入臨床研究,1款新藥進入臨床前研究,3-5款健康產品上市併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
近年來,基於“藍色經濟”戰略,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成為近十年來海洋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2020年,我國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產值達1100億元,複合增速接近30%,預計未來五年複合增速將在25%~30%區間內。
儘管海洋醫藥產業發展提速,但是我國海洋生物醫藥增加值佔主要海洋產業比例長期在1%左右徘徊,在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產業規模及經濟效益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尚存在差距。如何推動行業實現進一步突破,是徐軍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獨木難成林,產業發展必然需要綜合各方力量,思及此,徐軍民便有了眉目。2020年,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海博會”)上首設海洋生物醫藥展覽板塊和與海洋生物醫藥相關的論壇及配套活動,其承辦者自然是華大海洋。
談及承辦2020海博會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業發展論壇初衷,徐軍民表示:“從科學發現、到科學研究、再到科技轉化,這是生物資源利用與開發的必經流程。透過在海博會上單獨開闢出一片關於海洋活性功能物質的賽道,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參與討論海洋生物利用及產業成果轉化,能夠完整覆蓋這三個環節,打通全產業鏈,這對於海洋生物醫藥及功能製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發展來說大有裨益。”
據悉,9月14日,在2021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簡稱“深海論壇”)舉辦期間,華大海洋將主辦海洋生物醫藥及功能製品分論壇,匯聚包括中國科學院士、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楊煥明,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自然資源部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主任邵宗澤,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人才羅素蘭等海洋生物領域國內外知名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探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思路。
對於海洋生物醫藥及功能製品產業的未來,徐軍民充滿相信,風口正在快速到來,海洋藥物研發今後必將能夠在創新藥物中獨領風騷。
“未來3-5年會是海洋藥物研發的高峰時刻。現階段,我國對於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視已經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深海探測技術及裝置正在逐漸成熟,同時,隨著大量研究人才的迴歸,尤其是海洋領域專業人才的增長,我國正加速建立新的海洋藥物研發體系。可以說,海洋藥物研究恰逢其時。”
最後,徐軍民表示,作為海洋生物領域的代表企業,華大海洋始終不忘初心使命,致力於以“基因科技助力生物經濟發展”,為推動我國建設海洋強國貢獻力量!他透露,2021海博會將以更高起點、更高質量、更國際化的標準於11月25-27日在深圳舉辦。華大海洋將繼續聯合承辦海洋生物醫藥及功能製品專業分論壇,助力推動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科研與經濟發展成果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