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為今年熱詞
是否讓孩子獨立出門辦事,是每個家庭教育裡必須面對的問題。獨立出門固然是好,但父母的心眼一點不能少。
新聞例子
香港一名廚師涉嫌於今年6月,在升降機內與一名穿旗袍校服的12歲女童獨處時,向對方展示一段自拍下體的影片,嚇得女童即時逃離升降機,最終被判處150小時社會服務令。
警員在觀塘區巡邏時發現被告,被告招認因看見女童的打扮而一時“性”起難忍,“見到那學生妹穿旗袍,我就有性興奮”。
香港
避免被侵犯貌似成為一種困難的存在。
但也有網友表示:孩子在未能完全保護自己時要儘可能地不要離開視線。但保護教育也要潛移默化地投入。當不幸真的發生,將傷害降到最小。
在需要保護的年齡充分給予保護和教育,把你手上所有的武器交付到他的手上,之後的路就屬於他自己了。
父母往往在兩個極端排行,一是放任不管,二是過分關注。
之前有一個華裔少女在網上控訴父母對自己的嚴加管教。
在文章中這位少女這樣說到:我從家裡搬出來住之前,我還遵守父母的宵禁管制,晚上9點必須回家。我總要面對的問題是:你跟誰一起出去?怎麼過去?誰接你?
我媽媽回在家門口跟我道別,說:“晚上9點之前必須回家,不然我就叫警察。”
快到晚上9點時,媽媽就會給我發好多簡訊。我爸爸就會給我發電子郵件。可是大家都在外面玩,沒有人會查郵件,所以我總是第二天才在郵箱裡看到這些郵件。
簡訊轟炸
我爸回道:你怎麼還不回來!當我看到他用驚歎號時,我知道他肯定很生氣。有時候他也會試著拐彎抹角說:要吃晚飯了,來吸引我的注意力。
我21歲那年,他們真的給警察打了電話。我當時從堪培拉搬到悉尼住了3個月,做一份實習工作。我父母要我跟他們的朋友住在一起,以便這些朋友可以監視我的進出。
實習快結束時,我們一起工作的同事舉行了派對,但是父母的朋友一直等著我回去,見我還沒有回來就通知了我父母。
我爸媽一直在給我發簡訊。 “你怎麼還不在家裡?應該現在回去了。” 我回復他們簡訊說,我在跟同事一起開聚會,聲音很大,但我媽媽還是不停地給我打電話。
我最後接通媽媽的電話時,聽見她在那邊大聲嚷嚷。“我們怎麼知道你不是被人綁架了,我們怎麼知道你的簡訊不是綁匪發出來的?!” 儘管我告訴她我沒事,她還是歇斯底里大叫,“肯定有人綁架了你!”
這是我聽過的我媽最生氣的一次。我父母真的兌現了他們的威脅,給警察打電話。結果警察告訴他們說,我已經21歲了,他們不能把我怎麼樣。
剛剛過去的元旦,我出去跟朋友一起歡慶跨年到凌晨1點,我父母故伎重演,還威脅叫警察。他們給每一個和我一起出去玩的朋友打電話或發簡訊。這實在太煩人了,因為我很少出去聚會,而我父母這樣不停地追蹤我,搞得我根本就不能好好玩。
我已經長大成人,不能再在這樣忍受下去了。
我覺得父母的舉動肯定影響了我交朋友的能力。
小學的時候,他們不讓我去朋友家裡玩,因為他們認為女孩子不應該在外人家裡留宿,那會“被人想歪了”。
他們總是想了解我班上同學們的所有情況。他們允許我跟一個越南裔女同學玩,因為他們認識她的父母。我還有一個朋友是個黎巴嫩姑娘,因為我爸媽覺得她很好學。我只能跟女孩子交朋友。
父母監控的世界裡,呼吸都變得異常困難,在心理學裡,父母越是嚴加管教,孩子的獨立性必定會變差,無法提前預估傷害的發生,也沒有防禦的機制,會得敏感自卑,反而會讓孩子過得更加痛苦。
父母所期望的不就是孩子快樂地成長,擁有健康的人格,那無論如何也不應走向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