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養育男孩,洋蔥
1
為人父母,最不幸的不是你沒有足夠雄厚的物質保障,而是當你面對這些本自具足的鮮活生命時,無法“看見”他們,無法感知他們的感受。
作為爸爸或媽媽的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景。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恰巧孩子此時犯錯,那麼這一個錯誤,即便小到不能再小,也成了你宣洩情緒的最佳導火索。
我們無法做到就事論事,訓斥孩子的話語,常常從最開始針對這一個錯誤,開始延伸到其他相似或不相似的過往事件上。
情緒也從孩子一時的不小心,升級到孩子就是沒長心,現在這一點點事情都做不好,未來怎麼能做更多更大的事。
某一天,小朋友又不知道把我的鯊魚夾玩都哪去了。
因為上週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所以這次的惱怒要猛烈幾倍,言辭激烈,甚至出門之後,也氣鼓鼓的不理他,任憑小朋友無數次的過來拉手,我也把手舉得高高的,拒絕牽手。
小盆友嘗試失敗後,蹲在馬路旁邊,頭深深埋在膝蓋上,小肩膀抽泣著,怎麼叫都不過來,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有點過分了,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說:“走啊,即便生氣,也不能跟大家分開走,不安全”。
他抬起頭,臉上掛滿淚珠,邊哭邊說:“媽媽,我錯了,我不該亂玩你的東西。但是一個鯊魚夾而已,你也不能跟我生這麼大氣啊”。
我尷尬地咧了咧嘴,嘴硬地說:“可是我都跟你說過無數次了,是你不長記性。
小朋友說:“我已經道歉了,而且回去我會幫你找的,再說了,我不是你的寶貝嗎。”
那一刻,如雷灌頂。
2
我嘴巴里天天唸叨無數次的寶貝,和那些輕到不能再輕的身外之物,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答案當然是孩子。可當發生事情時,為什麼我會習慣性地選擇指責孩子呢?
我反思後的答案是:
一.最近確實積攢了怨氣,來自其他家庭成員,一直鬱結在心口,需要排解。
二.孩子是無論我怎麼發脾氣,都不會拒絕愛我的人。
我釋放了黑色能量,從孩子身上吸取了純真愛的正向能量,積攢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心情大好。
同時,還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巧妙地完成了能量轉移法,成為了完美的受害者。
孩子被動接受了負面能量,人格只會越來越萎縮,越來越覺得世界是危險的,不能去勇敢探索的。
3
大人們在“事兒”上呆得太久了,習慣性對所有行為進行判斷,評價和定義,生活中時時刻刻扮演法官和審判者的角色。
活成了標準的程式執行者,不帶任何情感,不懂得,也懶得去探究行為背後的驅動或初衷。
已經看不到別人的感受,表達不出自己的感受,只會做評論,做定性,樂此不疲地建立起如護城河般的全能自戀,攻不可破。
小盆友三四歲的時候,剛剛學會用剪刀。沉迷於各種手工剪紙中,沉浸的體驗創造的快樂。
某一天影片,我發現好好的T恤上,肚子的位置,整整齊齊的有一道口子,我就問:衣服掛哪裡啦?小盆友還沒反應過來,老人說:“哎呀,也不知道啥時候自己用剪刀剪的,好好的東西都剪壞了,太敗家了。”
我第一反應也是這孩子怎麼學會開始搞破壞了,但因為錯怪過孩子太多次了,所以這次學乖,懂得往後問一句:“寶寶為啥要剪衣服呀?”
小盆友搓著衣角,小聲說:“我就是想知道剪刀能不能剪動布。”
幼時的自己,也做過同樣的事情。悄悄地躲在角落裡,拿媽媽裁剪布料的黑色鐵製大剪刀,順利地剪開一條枕巾。
到現在,我閉上眼睛,還能感受到當時收穫的驚喜,快樂和成就感,剪刀劃過布料時順滑的撕裂聲,小手因激動顫顫巍巍地抖動,而且驚喜於不費力就能剪出一條規整布條的勞動成就感。
這些體驗,支撐我走過成年後很多暗淡的時光。
那些荒蕪的日子裡,我仍樂於且自信於能用雙手製作明豔的小擺件,畫出美麗的風景,催生出心底的陽光和力量。
事情,從來不傷人,傷人的永遠是指責和差評的聲音。
無數次的發聲,無形中構成了一個人童年的主旋律,而飛舞的音符會引導一個人走向光明亦或囚禁在畏手畏腳的牢籠裡。
4
孩子不需要大人指出是非對錯,需要的是感受被確認。
也需要了解大人的感受,當然,這感受,請務必真實。
我們無意識的用孩子無條件的不加保留的愛,將自己潛意識的無能感,恐懼,沒有安全感,憤怒甚至挫敗感,進行過濾,淨化後的能量餵飽了小我,過濾出的藥渣卻留給了弱小的孩子。
當你想要強迫孩子吃你覺得健康的食物時,回憶下自己小時候被逼著吃飯的感受?
當你嘮叨著孩子去寫作業時,試著感受下,工作上你被老闆時時刻刻督促做事情時,你投入的熱情和精力會打幾折?
當你訓斥孩子沉迷於手機和電視時,反思下自己擺弄手機時的樣子,和陪伴孩子在真實世界裡的互動玩耍時間有多久?
孩子,是陪伴我們自我重新成長和治癒童年創傷的夥伴。
你也許忘記了,曾經孩童期的你面對同樣的情境,是什麼樣的心情,你沒有帶著覺知,設身處地的感受和反思。
無意識的輪迴,驅動著你複製了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親子模式。
你拿過上一輩手中的接力棒,讓曾經傷害過你的子彈穿越時間的長河再次打到了下一代的身心上。
有句話說:父母的脾氣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想想真是如此。
每個低著頭,滿眼都是六便士的成人,曾經也是抬頭仰望月亮的少年吧。
他們一路跌跌撞撞地長大,從出臨世間的天真,到一點點地被剪斷翅膀。
不要讓孩子嚥著“藥渣”長大,不要讓曾經的錯誤再次傷害到我們的下一代,而是向著愛與自由的方向,勇敢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