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鳳
Ada扔下筆,從兜裡掏出手機,開啟Ins,快速看著新留言。
精心挑選的照片得到大家“追捧”,Ada很滿意,隨手為朋友的新照片點贊。這時老師進來了,她把手機丟進了書包。
12歲的Ada實際上還是小學生。但現在利用移動裝置使用社交媒體,對青少年而言,已經司空見慣。
近日,一項新的全美國調查顯示,10~12歲的孩子中有一半、7~9歲的孩子中有1/3,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中與他人互動。
不能沒有的網路生活
體育課後,Ada把啦啦操短影片發到了海外抖音(TikTok)上,之後一邊隨意刷了刷其他類似短影片,一邊跟朋友們策劃週末去購物,順便拍照更新一下Ins。
可以說,Ada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手機。而且,Ada並非個案。
《中國科學報》從密歇根大學獲悉,在該校莫特兒童醫院進行的一項全美兒童網路使用情況調查中,家長們描述了孩子對應用程式的不同使用方式。該調查基於1030名至少有一個7~12歲孩子的父母的反饋。
資料顯示,對於10~12歲兒童而言,49%的父母表示孩子在過去6個月裡使用過社交媒體,28%的只使用過教育類應用,23%的沒有使用過。在7~9歲的兒童中,32%的父母表示孩子使用社交媒體應用,50%的只使用教育應用,18%的不使用。
而這種情況並不侷限在美國。
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釋出的2019年度“成癮性調查報告”顯示,德國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劇,12歲到17歲年齡段青少年中有30.4%過度依賴網路媒體。12歲到17歲年齡段德國青少年有30.4%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手機或電腦,並且即使在不使用電子裝置時,大腦中也經常考慮社交網路、網路電子遊戲等有關內容。
中國《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也顯示,中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83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為94.9%,超過1/3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學習、聽音樂、玩遊戲、聊天是近幾年未成年人中排名靠前的網路活動。
“人們關於如何算過早使用社交應用,以及父母應該如何監管等,一直存在爭論。”莫特兒童醫院民意調查聯合主管、公共衛生專家Sarah Clark說,“因此,我們的調查著眼於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孩子使用社交平臺的頻率,以及父母對這些互動的密切監控。”
家長監管效力不佳
試了幾件衣服後,Ada開啟Snapchat,把照片發給了閨蜜。這些衣服不太適合她的年紀,但Ada認為用Snapchat跟朋友“私下”交流,不用擔心被家長髮現。
這種應用“閱後即焚”的功能讓資訊不會在網上留下痕跡,父母無處可查。
實際上,莫特兒童醫院的新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父母會跟蹤孩子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但1/6的父母表示沒有控制孩子使用社交應用程式。
家長們列舉了監管孩子使用社交媒體的幾個挑戰,1/5的家長表示,他們找不到設定“家長控制”所需的資訊。另有2/5的人表示,監控社交媒體太耗時,其中略多於1/3的人認為由家長控制是浪費時間,因為孩子們會發現這種做法的漏洞。
另一方面,在決定哪些應用程式適合孩子和比較安全時,近3/4的受訪父母表示,他們會考慮應用程式是否有家長控制選項;超過3/5的父母會檢視應用程式的年齡評級或是否需要上學後才能使用。
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目前至少使用一種家長控制功能,近2/3的家長在某些網站上使用家長遮蔽功能,3/5的家長要求設定新聯絡人新增批准。超過半數的家長還對某些內容做隱私設定、每日時間限制,並設定了密碼。
“如果父母允許年幼的孩子使用社交媒體,他們就應該保障孩子的網路環境儘可能安全。父母應該為孩子在社交媒體的世界中導航,幫助他們瞭解過度分享和與陌生人互動的危害。”Clark告訴記者,“如果父母不能在管理孩子使用社交媒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那麼他們就應該讓孩子等一等再使用這些應用。”
誰是安全的?
如何讓孩子明白過度分享的壞處、如何幫助孩子判斷網路的那頭是誰,以及怎樣保護孩子免遭不恰當內容的傷害?這不止困擾著Ada的父母。
雖然1/3的父母表示,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被教導如何安全使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但仍有許多家長表達了對社交應用的擔憂,尤其是在涉及孩子的隱私,讓孩子暴露於不恰當內容以及受成人侵犯等問題時。
2/3的父母對孩子透過應用程式分享隱私資訊表示擔憂。雖然美國《兒童線上隱私保護法》要求應用程式和其他線上服務的運營商為家長提供對私人資訊釋出的控制,但只有56%的家長表示,他們使用了限制收集資料的隱私設定。
而且,接受調查的父母中,有一半的人認為孩子無法識別成人使用者。“青少年在社交媒體上很難認出偽裝成孩子的成年人,所以父母需要為孩子把關。”Clark說。但只有3/5的父母要求孩子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上新增新聯絡人時必須得到父母的批准。
“家長們應該調查一下,這些兒童使用的社交應用是否只允許播放適合年輕人的節目,或者是否有管理員負責清除不合適的內容。”Clark說,“他們還應該對某些網站或內容使用家長遮蔽功能或設定密碼。”
1/3的父母也不相信孩子能識別社交媒體應用上的資訊是真是假。報告則建議父母應和孩子談談如何確定可信的訊息來源。例如,他們應該鼓勵孩子們使用學校或教育應用程式推薦的網站或資訊源。
此外,研究人員認為,幫助孩子識別修改過的影象和影片可能更有挑戰性。
Clark表示,父母應該與孩子就他們在社交應用上閱讀和看到的內容持續交流,幫助他們識別虛假資訊和修改過的影象,因為這些內容可能會導致認知扭曲或危險行為。
學校也應識別具有適合年級作業內容的教育應用程式和網站,促進兒童安全使用社交媒體應用。例如,一些學校提供關於保護個人資訊、識別虛假影象或資訊以及如何報告社交媒體上的不當行為的培訓。
但歸根結底,Clark認為,父母應該透過控制和交流指導孩子使用社交媒體應用。正如德國聯邦政府毒品問題專員達妮埃拉·路德維希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的,青少年必須懂得在什麼時候“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