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溫暖的書,封面上是大片的白色底色,特別明朗;左邊是爸爸和孩子,右邊是媽媽和孩子,和諧溫馨;粉紅色和天藍色作為主色調,搭配透出一種溫馨、美麗、 理智,溫柔又不失熱情,溫暖如春天的感覺。
一如作者鄭婉瑜,這個年輕的英國英語學院校長,她從來都是那麼溫婉,從教20年來,面對孩子搗蛋、鬧脾氣等行為,永遠有方法突破孩子心防,輕鬆搞定。她說最驕傲的事情是:“從來沒有對學齡前的孩子動過怒!”
家有寶貝的人都知道,學齡前的孩子正是讓人傷腦筋的年紀,懵懵懂懂,容易出狀況。可她卻能夠做到20年不發脾氣,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可以說,這本書就是她的全部經驗,裡邊的每一招都可謂是高招,妥妥地“教育心法”。
教育拆分出來就是“教”和“育”,拿什麼教?如何育?這是一個古老不變的話題。
身教
身教,用鄭婉瑜的話說就是“當個優雅的大人”。
這話說著容易,做到可難了。
網路上流傳著一句特別形象生動的話:
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
不僅作業如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都是母慈子孝開頭,雞飛狗跳結束,往往一個沒忍住,家庭戰爭就自動爆發。
苦口婆心地催,耐著性子的解釋,屢教不改的堅持,重複千萬遍的叮嚀,都抵不過一個沒忍住,發了脾氣,怒吼......
鄭婉瑜總結了三大招4小招,特別有用。
舉個例子:
孩子因不准他玩玩具而發脾氣時怎麼做?
明確告知,口氣必須是冷靜平和的;
要讓孩子知道“你瞭解他的痛苦”;
幫他把不開心講出來。
你可以說:
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
媽媽沒收你的玩具,你很傷心。
你現在乖乖去吃飯,吃完再玩20分鐘。
孩子是聰明的,當他知道哭鬧沒用的時候,他是不會糾纏太久。當 他知道你明白他的難過,他的情緒就得到安撫,你所提的建議他才聽得進去。
網路上有一個很熱播的外國影片:一個萌娃,媽媽走到哪,他就倒在她面前哭,哭得特別傷心,眼淚鼻涕一起流。媽媽不理,繼續做著自己的事,孩子不放棄,繼續上演這齣戲,直到自己覺得沒意思了才乖乖停止。這時,媽媽才搭理他,對他進行教育。
很多人會在孩子的哭鬧中失去耐心,失去理智,當然也就失去了優雅。
可是如果我們常常很暴躁地對待孩子,又怎能要求他們有耐心地面對我們呢?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他成長,讓他知道錯在哪,該怎麼改正。
所以還要一次次引導:下次你還可以怎麼做,不開心的事就不會發生。
鄭婉瑜就是這麼優雅地面對孩童20年。用言傳身教幫助家長走出情緒的惡迴圈,幫助孩子認識是非,培養自信,懂得感恩。
用孩子的邏輯……
¥53.8
購買
孩子的邏輯
如果用一句話來說說她的秘密武器,那就是:
用孩子的邏輯化解孩子的情緒。
如果你不懂得這些孩子的邏輯,那真的很糟糕,你氣得要命,她可能還聽不懂呢。
孩子的世界自有他的語言,你得學會去聽,比如——
他愛生悶氣,其實只是情緒卡關找不到出口;
他不專心,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專心;
孩子不想開口叫人,他只是想換個方式打招呼
……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次下課後,一個女生怯怯地跟我說她偷錢了。
“你能來找老師,證明你很勇敢。勇敢的女孩,說吧!”
“我拿了同學的錢……”
“多少?”
“10元。”
“你怎麼拿得到?”
“它掉地上,我撿的。”
“哦,等一下體育課你可以慢點下來,悄悄地把錢還回去。”
“可以嗎?”
“可以的。只是你要告訴我,你明知是同學的,為什麼還要撿了不還呢?你知道同學為什麼帶錢來嗎?”
“我知道。他爸爸媽媽不在,中午去外面吃。”
“那等她要吃飯的時候發現錢沒了,會怎麼樣?”
她若有所思。
“聽過‘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故事嗎?你知道錯了還去做,那是在縱容自己,也是在挑戰老師,如果沒有改正,以後挑戰的就是警察和法律了。”
孩子的概念裡“撿”、“拿”和“偷”是搞不清楚的,讓她意識到這種情況下的不是什麼都可以撿;明白這是個小錯,大錯會多麼嚴重;想象同學沒有吃飯的時候會多著急……
用孩子的邏輯跟她對話,讓她明白自己的行為不對,教給她改正的方法,在第一次發現的時候,就在心裡立下警惕,這樣的教育才有效果。
另外,有時跟孩子說話時,換種說法,真的可以避免好多的矛盾。
我們來看看這樣的案例:
“姐姐最乖,弟弟為什麼不學學他呢?”
“為什麼要我學她?她哪裡乖?”
看吧!每個人都會有牴觸情緒,尤其是對比,小孩子最討厭對比。
換種說法——
姐姐在安靜地看書,弟弟的電視看了一個小時了,請關掉電視選擇看書或聽音樂吧。
直接敘述事實,不做評價,並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做的事情。
這樣是不是更有效果呢?
結語
這就是鄭婉瑜的教育心法,這是一個用心在教育上的工作者的經驗總結、心得,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字字珠璣,句句真知灼見了。
如果你渴望成為不吼不叫輕鬆教養孩子的家長;如果你是剛走進幼教事業的新手,那你絕對不可以錯過這本輕鬆教養的實用書。
孩子的個性養成取決於我們對他們的態度,那就從不動怒的教育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