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師資訊素養大家談
“網際網路+”融入教育,促進了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也改變了師生之間曾經的課堂關係。教育資訊化2.0時代,如何透過提升教師的創新和有效教學,引領教育實踐的生態,以深化1.0時代的教育資訊化效果,是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基於新一代網際網路的資訊科技,不僅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使得教學形式逐漸從過去的“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轉變,並且,隨著大資料及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技術為最佳化教學環境、改善師生互動、促進學習深化,以及建構基於師生間反饋資訊傳遞的系統提供了更多選擇。
教師反饋能力或素養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師生雙向互動、溝通交流等知識建構活動的過程,還會影響學生對反饋目的和內容的感知程度和理解力。但反饋素養作為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維度,仍面臨著諸多實踐困難。例如,教師的反饋意識不足,給出的反饋不夠及時,反饋內容難以被學生理解,反饋無法有效改進學習等,直接導致學生感知不到教師反饋帶來的積極作用,甚至令其沮喪。同樣,如果感覺自己發出的反饋未得到學生回應時,某些教師也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從而使得反饋互動難以推進有效教學的進展。
什麼是教師反饋素養?
隨著資訊科技全面融入學校教育,教師如何利用技術給予學生必要、及時、豐富和個性化的反饋,以促進學習者合理應對反饋策略,促進其有效建構反饋資訊,這對於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資訊素養來說都是新的考驗。Carless等曾經提出一個包含三個維度的教師反饋素養框架。三個維度分別從設計、關係、實踐層面進行闡述。設計維度指教師能夠設計反饋教學流程,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建構資訊;關係維度指教師能夠在與學生的溝通和反饋過程中保持敏銳,並透過建立良好的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信任關係促進學生的反饋感知;實踐維度則探討教師如何發揮協同效應,將學校作為教師專業協同社群,設法處理好不同學科間反饋實踐中可能存在的衝突問題並提升反饋效能。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教師反饋素養呈現出新的內涵。基於音影片的數字化教學反饋形式,包括帶有表情符號的反饋,往往比文字形式的常規反饋更受學生喜歡,也能提供學生情感、智力等方面的資訊反饋。在使用技術提供反饋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情感引導,是增強學生反饋感知的良好手段。教師應促進學生參與反饋互動,鼓勵學生有效利用技術手段向教師主動提出問題,表達觀點,講述思路,透過讓學生承擔更多責任,反饋才有可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在反饋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協同效應,尊重和回應學生差異化的反饋需求,藉助技術工具獲取學生知識、情感、智力、動機等多方面的學習資訊,為實施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提供科學參考,根據多元化的調研資訊為學生提供更精準的學習指導。
技術時代的教師反饋素養依賴其資訊科技水平的提升
教師藉助資訊化手段實施反饋的同時,不應忽略反饋的本質在於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習的投入與學習效能感的提升。自動測評的學習系統,儘管可以減輕教師反饋的工作負荷,但未必能有效激發出學生高階的自我監控的學習能力。教師資訊化素養不僅要加強線上教學輸出,更要強調及時、有效的教學反饋。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基於技術的互動手段去尋求反饋,提出自身困惑或想探究的問題,表達個性化學習需求,甚至透過評估教師給予的反饋,從而形成有效的自我評價。教育資訊化2.0時代,教師應積極提升資訊科技水平,利用技術加強對反饋策略的選擇和輸出,能夠積極地開展師生反饋迴圈,並透過訓練、指導以及塑造有意義的反饋行為來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甚至更有熱度的學習支援。技術時代的反饋也更加強調反饋是否能夠被學習者感知或理解,從而透過線上支援下的雙向互動以促進學習者的投入。
學校做好相應保障,促進教師反饋素養的提升
要推動教師反饋素養的提升,學校相關的軟硬體支援是先決條件。教師所在的學校和教育部門,往往是促進教師開展反饋、提升反饋素養的重要力量,體現在專業裝置的引入(隨堂互動反饋技術、反饋資訊管理網站等)和提供學習機會等方面。反饋資訊管理系統的引入,將會為教師帶來比傳統課堂更多的學習行為資料和資訊,如何解讀和利用這些分析技術和資訊,為反饋提供依據,從而提高反饋的質量,也需要教師深入探索和學習。教師還可以藉助視覺化工具深入瞭解學生線上討論與同伴反饋的過程,發現討論中的離題、衝突、停滯與突破情況,從而更加及時地向學生提供精準反饋。結合教育資訊化2.0的藍圖,基於先進評價技術和大資料支撐的反饋機制是未來有助於提升反饋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
可以說,教師反饋素養是教師評價素養、資料素養等專業素養的進一步拓展,更是未來教學效能提升和促進學生反饋素養形成的關鍵要素。教師不僅要加強在評價導向時代的反饋,也需要透過掌握資訊科技來賦能反饋。新技術的掌握固然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基於互動反饋技術的教學過程有望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所以,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也是教師面對新時代的責任與使命。(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