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中的玩手機,不僅包括玩手機,還包括玩平板等電子產品。為了簡潔明瞭,就以玩手機代表了。
01
大聖老師家,對於電子產品總體來說算是控制得比較好的一類。
主要是因為我和老公都是近視眼,特別怕孩子遺傳。所以從哥哥出生開始,家裡就基本不再開電視了。
我家幫忙帶孩子的主力是我父母,我父母都有文化,也很開明,重視教育,所以白天在我家裡也基本不開電視。
哥哥是2010年出生,那時候網路還不那麼發達,智慧手機也沒出現,所以我們也不會一直玩手機。
這是背景。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成長起來的哥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玩電子遊戲了。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因為他經常自己待在房間裡,學習、玩耍。具體什麼時候開始玩電子遊戲,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有時候進他房間,看到他在用平板電腦玩遊戲,有時候他會和我(們)打招呼:我先玩10分鐘遊戲啊!我也都是隨便他。
因為我一直堅守的家庭教育原則,是尊重、信任,是理解、支援,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理解孩子想玩的心理,想想自己還會熬夜看看手機刷個劇呢,孩子玩一會兒也正常。
讓我略有點兒失望+不安的,是我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發現,哥哥對電子遊戲,似乎是有點兒輕微上癮。
比如:一大早醒來剛睜開眼,什麼都沒幹,就和爸爸說要玩一會兒。
比如:和我安排計劃,要問問能玩多長時間電子遊戲。
比如:有時候我們說他“玩遊戲的時間有點兒長吧”,他會反駁“你不是說我每天能玩半小時嗎?”他爸爸立刻不知道怎麼回懟他,我趕緊接上“那是上限,不是必須!”
02
我的感受
說說大聖老師的心裡是什麼感受吧。
一開始,我不當回事,聽之任之。
前面說了,我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寬鬆,理解、信任孩子,我覺得哥哥玩一會兒沒什麼,我相信自己教育出來的孩子,不會像別的孩子那樣,玩電子產品上癮,影響了學習和生活。
漸漸地,我有點兒擔心。
我看到哥哥的表現,看到他期末考試並沒有那麼理想,看到他對遊戲的熱情那麼持久。
有一個細節,就是他的話題,增加了很多遊戲。
經常和我說,xx遊戲怎麼怎麼,你看好玩吧。巴拉巴拉講了一大串,但是我根本聽不懂。
我擔心,哥哥是不是玩遊戲上癮了?
有時候,他做不到說話算話,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不玩。
一開始,他玩之前會和我說,我玩10分鐘啊!我二話不說,直接同意。
後來我發現,他說玩10分鐘,並不能到了10分鐘就立刻不玩。事實上,他玩得高興,根本不知道時間是不是到了。
於是,我要求他,預定多長時間,就用計時器定好時間。
他又會說,遊戲中有廣告,那時間怎麼算。我心裡想:那你不玩唄!可是我又想,我自己看電視劇,也不買會員,遇到廣告就刷刷評論。
我就告訴哥哥,你等廣告的時候,就看看書,不然時間浪費了多可惜。他答應了,並且照做。
但是,我又發現,有時候計時器響了,他還在玩。遊戲的吸引力,我也懂,意猶未盡,依依不捨。可是,理解歸理解,這樣發展下去不行啊!
我擔心,哥哥是不是玩遊戲上癮了?這個問題不能不重視,但是怎麼處理呢?
我很糾結,左右為難。
既怕哥哥玩上癮失控,影響學習,影響視力,又怕強行不讓他玩,他偷玩,或者鬧情緒撂挑子。估計家長們也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心情吧!
對孩子的瞭解,和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要找對策,先找原因。
03
為什麼玩
哥哥為什麼會玩上電子遊戲呢?我仔細回想。
應該是他自學象棋、圍棋、國際象棋,沒有人能和他對弈了(家裡姥爺和爸爸都不是他的對手了),也是大人沒那麼多時間陪他下,於是老公出了個主意,讓他到網上下,教會了他怎麼在平板上下載安裝app。
瞧瞧,“罪魁禍首”還是我們!這個發現好驚人!不知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家長們,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呢?
至於怎麼就玩上癮了??
原因有三。
第一,廣告誘惑,哥哥好奇。
開始他就是和電腦下棋。但是遊戲商多麼狡猾?不會讓你一直免費試用啊!要麼付費,要麼看廣告。但是這廣告裡很多都是遊戲廣告。
哥哥好奇,於是總有一次想著試一試。試了以後覺得很好玩(能比較好玩嗎?反正比學習好玩,比學習輕鬆),就會總想著玩。玩了一個遊戲之後,會想再玩另一個遊戲。就這麼,玩上了。
第二,周圍環境,有同學玩
這一點是我猜的。
根據是:
哥哥有時候會和我說,班裡的xxx說了什麼什麼話很有意思,原來是xx遊戲裡的。
班裡有同學過生日開party,哥哥受邀參加,回來問玩了什麼,說:打桌球、唱歌、玩遊戲。反正是少不了遊戲這個專案。
我給學生放學的時候,接哥哥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孩子,見到家長就要手機,掏出手機就熟門熟路、津津有味地玩了起來。
這樣的現象也不是一個兩個,顯然是一個大環境問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要求哥哥一點都不玩,明顯有點兒難度。
第三,沒事兒幹,有點兒無聊
還有一個原因,多虧了大聖老師善於自省(嗯嗯,這是一個好習慣),是哥哥有時候無聊,不知道該幹什麼。
有了妹妹以後,我們的精力,顯然會分出一部分到妹妹身上,畢竟這個小傢伙一會兒尿了一會兒拉了一會兒哭了,纏人著呢。
哥哥除了在屋裡學習、看書,出來陪妹妹玩,也有時候不想看書學習了,又沒事可幹,就會玩電子遊戲。
再加上電子遊戲那麼好玩,能帶來好多樂趣,也不費勁。於是玩起來就放不下。
04
怎麼辦
忽然想起《三體》中的那句話,好cool:xxx,我是你的破壁人。
那麼,這3個原因,大聖老師也找到了破解辦法。
第一,廣告誘惑
我把廣告的機制,把電子遊戲的設計,講給哥哥聽。當然,不會那麼生硬。
有一次,哥哥和我聊紅包,說遊戲玩著玩著,就會掉出個紅包。
我就和他說,這都是騙人的。然後舉了一些真實的例子。
pdd經常給人發紅包,但是不到一個數額不讓提取。有一次我一個朋友提取了50元,激動地到處炫耀,於是那幾天大家都忙著搖搖搖。她們很快就發現,紅包越來越小,有時候才幾分錢,什麼時候才能湊夠50啊?原來,拉新人才能抽到大數額的紅包。可是,哪有那麼多新人供他們拉呢?
還有一個鄰居家的老奶奶,經常刷抖音掙錢。但是呢?刷幾個小時、幾天,也不過掙上十塊八塊。我問哥哥:你的時間這麼寶貴,難道一小時才值1塊錢嗎?
我告訴哥哥,遊戲為什麼好玩,因為後面有強大的團隊,有心理學家,專門按照人的心理設計遊戲環節。讓你上手容易,頻繁得到反饋,很刺激,環節設計會有點兒難,但又不是難得達不到。
所以你就欲罷不能,控制不住自己。但是,你是人,你才是主人,不能讓機器反過來控制了你。
第二,周圍環境,
考慮到實際情況,周圍的大環境,目前我還沒有決定完全強制禁止哥哥玩遊戲。說到底,我對哥哥還有很足的信任,而且他並不說謊,不瞞著我玩。我還在觀望中。
但是,玩有玩的規則。
比如,玩的時間,有上限,假期每天不能超過30分鐘。
玩遊戲,是最後選擇。有空的時候,可以看書、聽故事、玩積木、看影片、陪妹妹、做運動,最後選擇才是玩電子遊戲。
玩遊戲,還可以用別的方式。比如,把遊戲寫出來、畫出來、捏(橡皮泥)出來、拼(積木)出來。
第三,無聊。
我發現哥哥有時候玩遊戲,是因為覺得無聊,不是沒事可做,而是沒事想做。
我就想辦法幫他找點兒有意思的事兒。
幹什麼呢?讀書,畫畫,搭積木,做實驗,捏橡皮泥。
最近買了一個線上畫畫課。讓他看著影片跟著畫,剛畫了2天,也有點兒要上癮的節奏。
只要有意思,不管做什麼,孩子都很容易上癮。說到底,他們需要的,不過是有趣而已。
我慶幸自己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所以,當孩子喜歡玩電子遊戲時,咱們做家長的,先別急著批評,也別急著禁止,而是應該多觀察觀察,多考慮考慮,多理解理解。找到孩子愛玩遊戲的原因,就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