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趁著閒暇的功夫讀起來《史記》,讓自己送孩子、菜市場、廚房的生活多點書香色彩。
讀到晉世家,特別想給晉惠公、晉文公分享給大家。
一、晉獻公後期內亂不斷
晉惠公就是夷吾,晉文公叫重耳,他們兩個都是晉獻公的兒子。都很有才華,獻公在位後期為了立他的寵妃麗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麗姬哪又常在他耳邊說其他幾個孩子的壞話,所以呢,獻公就想殺了夷吾和重耳。
他們兩個聽說後,就先後逃到其他的國家。獻公去世後,晉國內亂更加厲害,麗姬的兩個兒子奚齊和悼子先後都被裡克給殺了。
二、裡應外合幫助夷吾即位
這時候夷吾想回國繼承王位,他的隨從呂省、郤芮說:“晉國國內還有可以即位的公子,而大夫們卻到國外來尋找繼承人,他們真正的意圖讓人捉摸不透,這裡面說不定有什麼陰謀。您如果不借助秦國的幫助回國,以秦國的威力來震懾晉國人,恐怕我們回國以後會有危險。”夷吾就聽取了他們的建議,就派郤芮用厚禮賄賂秦國,並與秦國約定,如果秦國可以幫助公子夷吾回國即位,事成之後晉國願意把黃河西岸的土地割給秦國。同時,夷吾又給晉國裡克寫信說:“倘若我真能即位,我願意將汾陽城邑封給你。”秦穆公就發兵護送夷吾回國即位,裡克則在晉國的邊境上派人接應。齊桓公聽說晉國發生內亂,也率領軍隊前往晉國,他派大臣隰朋率軍與秦軍會合,一同把夷吾護送回國,扶立為國軍,就是晉惠公。
三、背信棄義晉惠公
夷吾即位以後,就打算背棄先前的約定,拒絕把土地割讓給秦國,就派邳鄭答謝秦國說:“當初,我把黃河以西的土地許給了秦國。現在我在秦國的幫助下,得以回國僥倖即位,我非常感激,所以我打算履行承諾,可是大臣們卻說:“土地是先君的土地,當時您流亡在外,怎麼可以擅自將它許給別的國家呢?”我雖然極力爭執,但卻始終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援,對此我只能向貴國深表歉意了。”晉惠公說這話真是臉不紅心不跳呀,這臉皮是真夠厚的。與此同時呢,惠公也沒有把汾陽城邑封給裡克,反而奪了他的權。惠公這種言而無信的行為,遭到很多人不滿,他這時又害怕裡克和在外流亡的重耳裡應外合,發動政變,又要想辦法殺死裡克。還威脅裡克說:“要是沒有你,我就不萌即位。雖然你立了大功,但是你也殺死了兩個國軍和一個大夫,這不是讓做你國軍的人為難嗎?”裡克回答說:“如果奚齊、悼子沒有被廢棄,您又如何能興起呢?你想要殺我,難道想不出比這更好的藉口了嗎?竟然說出這樣的話!我知道您的意圖,不用您多操心了。”說完,裡克就拔劍自盡了。
晉惠公的言而無信,背信棄義,不僅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還將擁立他即位的大臣給殺害了。他的多行不義,濫殺無辜造成大多數晉國人不歸附於他。秦國也與他為敵,惠公六年,秦穆公率軍討伐晉國,開始了歷史上的韓原之戰,最終晉惠公被俘虜,因為姐姐嫁給秦穆公而免於一死,但是也沒臉再稱王了。
四、大難不死的重耳即位
重耳避難翟國,途徑衛國,暫居齊國,忍辱曹國,感動宋國,逃命鄭國,到達楚國。經過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也算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大難不死,最終在秦國,及各位賢臣的輔助下即位,稱為晉文公。
五、摒棄前嫌的晉文公
重耳剛即位時,呂省、郤芮原本就不歸附於他,利益也受到損害,就密謀焚燒國君的宮殿,試圖燒死晉文公。勃鞮知道了他們的陰謀之後想把這些事告訴晉文公,以解脫當初受獻公指示殺死重耳的罪過。
勃鞮去求見文公時,卻遭到了拒絕,並派人責備他說:“在蒲邑的時候,你追殺我,砍斷了我的衣袖。後來惠公派你到翟國刺殺我,惠公限你三天到達,你只一天就到達了,,為何如此之快呢?你還是好好想想過去吧。” 勃鞮說:“我是個受過刑的人,不敢用二心來侍候君王。如今您為君王,就不會有人來刺殺您了嗎?況且,當初管仲射中了齊桓公的衣帶鉤,但桓公並沒有懷恨在心,而是重用管仲,幫他稱霸天下。而如今我有事相告,你卻閉門不見,不知道災禍將要臨頭了。”文公聽了他的話感到很慚愧,接見了他,也救了自己。
寬恕他人,摒棄前嫌也就是救自己。
六、倘富貴,無相忘的晉文公
文公自即位後不僅對百姓廣施恩惠,也犒賞了跟隨自己流亡的諸位功臣。但是卻疏忽了淡泊名利的介子推。
等文公想起介子推時,他已經早已與母親過起了隱居生活,介子推覺得文公的興盛是天作之合,與其他人無關,而且也不用把天註定的事情當成自己的功勞去求得犒賞,他覺得這是一種恥辱。所以文公派人到處找介子推都沒找到,就把介子推所隱居的山改名為介山,來銘記自己的過錯,表彰賢士。
七,晉文公報恩救宋國,遵守諾言退避三舍與楚國
晉文公為報宋國贈馬之恩,解救宋國於水火之中。文公聽從先軫的計謀,討伐曹、衛兩國,把曹、衛兩國的土地分給宋國,楚國急於解救這兩個國家,就解除了對宋國的包圍。
楚國的將軍子玉因為文公討伐曹、衛兩國,很是憤怒,想要攻打晉國。到了真正晉楚開戰之時,晉軍卻全線後退。將士們特別不理解。文公解釋說:“以前,我流亡到楚國,楚王對我十分友好,我便對他許下如果日後我們兩國交戰,我軍退避三舍以報恩的諾言。現在我身為一國之君,難道可以違背當初的諾言嗎?”晉軍的將士對文公的仁義、守信深表敬佩,更加歸心於他。楚軍看到文公謹守當年的諾言都對文公非常敬重。有的將軍請求撤退,而子玉堅決不肯,結果大敗晉國於成濮,狼狽逃走。
晉文公最終能稱霸諸侯,除了他長達二十年流亡生活的經驗,閱歷,心智的磨練外。最重要的是他做的一切符合道的原則,是一位講仁義禮智信的國君,深得人心,自古以來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