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適合孩子的運動,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籃球、游泳、羽毛球、跳繩……
至於足球,一些家長特別是不少媽媽的下意識反應可能是遲疑:“呃,踢足球會不會長不高?”
畢竟一說到足球運動員,我們很容易想到的身材通常是下面這樣的:
從左至右依次是:
球王馬拉多納 阿根廷隊的梅西 西班牙隊的哈維
這幾位世界著名足球運動員外形上的共同特點之一是:身高都不高。馬拉多納身高1.65米,而梅西身高1.69米,哈維也同樣只有1.69米高。
而說到另一項球類運動——籃球,我們一般想到的是下面這幾位:
“小巨人”姚明就不用說了,身高2.26米,易建聯也有2.13米,林書豪身高1.91米。他們的身高都遠遠超過了普通人。
那麼,這些運動員身高的強烈對比,是不是就恰好證明了“打籃球能長高,踢足球長不高”呢?當然不是。今天,我們就來為足球正名。
為什麼說踢足球不會長不高?
首先,足球本身是一項對身高包容度很高的運動。
職業足球運動員身高範圍很大。在世界著名足球運動員中,既有梅西這樣身高不到1.7米的小個子,也有C羅這樣1.85米的高個子,甚至還有範迪克這種1.93米的超高球員。
身高本身並不是這些人成為出色足球運動員的原因。
當然,像C羅這樣身材高大的著名足球運動員並不是多數。這是因為足球運動員要求速度和腿腳敏捷,腿短者也更擅長足球的控制,所以足球運動員身高普遍比打籃球的低,並不是踢足球導致了腿短。
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球場上看到的運動員通常是有高有低的,高度參差不齊。
其次,在籃球排球等運動專案中,身高是重要的優勢。這就造成了這些運動專案在早期選拔中會更傾向高個子的人。而在業餘籃球運動中,矮個子因為身高劣勢也會較少參與。這樣一來,就給人造成了“打籃球更容易長高”的錯覺。
下圖中的這些中國男籃隊員們的身高都在2米以上
事實上,打籃球跑跳動作較多,可以增強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骨骼的發育,這對青少年長高會有一定幫助。但單純的打籃球對身高的增幅影響並不大。
此外,維生素D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通常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對於孩子的生長是非常有好處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只需要進行10分鐘左右的陽光照射就可以生成大量的維生素D。
而踢足球是一項戶外運動,孩子在踢足球的過程中,就可以順便補充維生素D,何樂而不為呢。
研究表明:
足球運動更能促進骨齡發育
在近年北京體育大學開展的一項小學生體質測試研究中,分析了不同專案體育教學(包括太極操、網球、田徑、足球、毽球)對6~7歲小學生骨齡發育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2015年、2016年、2017年每年10月中旬,定期對北京市海淀區6所小學共計690名的一年級學生(6~7歲)進行身體發育指標(身高、體重)、骨齡的測試。
該研究發現:經過 3 年的時間,5 個專案教學組的學生中,足球組、田徑組男女生骨齡均值都較其它3個專案組高,說明足球和田徑較其它3個專案更能促進骨齡的發育,尤其是足球教學。足球、田徑運動對骨齡的影響比網球、毽球、太極操大,且足球運動對骨齡的影響出現較早。
所以,“踢足球長不高”真的是一場誤會。踢足球不光不會讓孩子長不高,還會促進孩子發育,有利於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
多樣運動更有助長高
研究者認為,動力性體育運動專案如田徑、游泳、球類等對長個子特別有利。一些靜力性體育運動專案,如舉重、舉啞鈴、競技體操等專案,如果運動適當,也可以促進骨骼生長、身高的增長。
可見,不光踢足球不會造成孩子長不高,即便是傳統認為會壓低孩子的舉重、舉啞鈴等運動,在適度的條件下也是有利於長高的。
此外,大家都知道:孩子想要長高,在飲食上必須要營養均衡,蛋奶蔬菜都要吃。其實,孩子要想長得高,在運動上也同樣要多樣化,要進行多種運動,同時保證每天運動一定的時長。
因為兒童、青少年的骨骼系統比較軟弱,長期侷限於一種運動專案,忽視對稱性運動,易導致骨骼發育不平衡。
因此,孩子需要全面鍛鍊,多做伸展肢體、彈跳的運動,適當開展一些力量性練習,可促使全身各處骺軟骨的新陳代謝處於相對旺盛狀態,從而使全身勻稱地生長髮育,從而長成一個結實的大個子。
如果家有愛踢足球的孩子,不必為影響身高而擔心,當然也別忘了讓孩子進行其他型別的運動,比如鍛鍊上肢的籃球或羽毛球,或者是全身性的游泳等專案。
運動適度也很重要
當然,孩子在運動過程中也要注意運動要適度。
運動不當或運動量過大,不但不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而且會使人體的生長激素等多種內分泌激素的分泌量減少,從而對生長髮育產生負面影響。
那麼孩子每天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是多少更利於長高?北京協和醫院身高門診的專家認為,以孩子第二天的感受為主,如果第二天感覺過於疲勞屬於運動過量,每個孩子的體質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你家孩子喜歡什麼運動?
你是如何安排孩子日常的運動?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願孩子愛上運動,
每一天都與健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