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聖約翰大學第一個黨支部成立
1945年
聖約翰大學成立上海高校第一個黨總支
1949年5月26日
交誼樓成為解放上海第一宿營地……
華政園的每塊磚瓦、每片斑駁
都傳承著紅色基因
每一棟建築
都有值得細說的故事↓
走過近70載,華政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承載著校史的厚重。也許你熟知華政校園建築,也許你瞭解華政的歷史名人……但華政園建築中蘊含的紅色故事,你未必都知道。
華政作為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學校園,散落著二十餘棟凝結中西文明精華的歷史建築,懷施堂、思顏堂、科學館、西門堂等均有著各自深厚的歷史積澱;華政也是一所“紅色基因”豐富的大學,那些建築飽經歷史風雲,也是見證革命英烈浴血奮戰身影的所在。比如發生過學生集會聲援反帝鬥爭,向“五卅”慘案死難者致哀事件的“六三樓”等等。
40號樓
在華政有一座U字型的樓,悄悄走入,舉目四顧,那高過屋頂的古木、迴環向上的紅色木製樓梯、院中央的小型花壇皆自成氣場。這座樓名為40號樓。
1913年2月1日,聖約翰大學舉行學期結束儀式,孫中山先生應邀出席,並於思顏堂(今40號樓)大會堂發表演講。
六三樓
1925年夏天,滬上爆發五卅運動。6月3日,正在為死難同胞舉行的紀念活動遭到強制干預,參與活動的學生也被要求脫離聖約翰大學。離校師生後在社會各界資助下創辦了光華大學,寓意中華民族如“日月光華”,並確定6月3日為校慶日。1951年,聖約翰大學斐蔚堂更名為六三樓,以示紀念。
交誼樓
1929年12月落成的交誼樓,原名交誼室,共兩層,底層是石材外立面,上部是紅色的磚牆,屋頂覆蓋綠色的琉璃瓦,從萬航渡路走進長寧校區,步行百米便能看到。門口外牆的黑色碑石上,記錄了這座著名建築的光榮歷史。
1949年5月25日,是上海蘇州河以南地區解放的第一天。人民解放軍的腳步沒有停歇。是日夜晚到26日凌晨,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帶領華東局機關和接管幹部隊伍,由江蘇丹陽乘火車到南翔,他和華東局其他領導同志張鼎丞、曾山以及秘書長魏文伯再從南翔乘吉普車到達聖約翰大學,進駐交誼室。27日,上海全部解放。
交誼樓由於在上海解放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稱為“三野司令員指揮淞滬戰役的第一宿營地”。
體育室
動靜皆宜的體育室不僅蘊含著學校悠久的體育歷史和濃厚的體育文化,還講述著解放上海的故事。
1949年5月25日,離上海解放還有1天,擔任省吾中學學生支部組織委員的陳仲信,在趕往設在聖約翰大學的人民保安隊長寧區指揮部開會的途中,被國民黨殘軍槍擊犧牲,年僅20歲。
2016年10月,為進一步發揮高校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職能,華政將體育文化博物館建於體育室內,將校園打造成具有濃厚體育文化意蘊之地。館內陳列了上百件珍貴藏品,既有第一枚古奧運錢幣、中國人帶回來的第一枚奧運會官方參與者紀念章,也有聖約翰大學“光與真理”碑石,聖約翰大學校友使用過的網球拍、壘球棒、棒球手套等。
這片建築群見證了學校的幾經風雨,也見證了體育精神的堅持和紅色印記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