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倌
作者簡介:史倌,高校歷史老師,歷史研究員。長期耕耘於黨史、軍史、戰爭史。歡迎廣大歷史愛好者交流批評。
在安排好人員,積極籌措汽油、車輛、防寒物資等具體工作的同時,陶峙嶽認為,要迎接好人民解放軍大兵團進疆,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讓起義部隊能理解、支援解放軍。為進一步安定軍心,陶峙嶽以警備總司令的名義,親擬了《告全疆疆土書》。
在這篇近4000字的公告中,陶峙嶽就利害是非關係向官兵們進行了透徹的分析,指出:“一個人基於感情作用,忘掉了利害和是非,那是非常危險的。這次本省的和平解放,我們只要弄清了利害是非,就不會有憤慨,就不會有牢騷,就不會有忿恨,更不會有任何不幸事件的發生。這次本省和平解放,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需要的呢?是不是應該的呢?”
在新疆的前途問題上,陶峙嶽以充滿感情的筆觸,從戰爭與和平二者截然不同的後果上進行對照,論述了新疆的惟一出路是和平,戰爭帶來的災難是“10萬官兵盲目的犧牲和地方秩序的混亂,人民流離失所乃至引起民族的仇殺,都是必然的結果”。
一、從歷史的回顧中,陶峙嶽教育廣大官兵,要“辨認是非,把握真理,”只有這樣,“我們的行動,才不會錯誤”
在辨認是非上,陶峙嶽十分嚴肅地指出:“歸向人民陣營是正確的,背離國民黨廣州政府並非不義。”回顧中國自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北伐打倒軍閥以來,歷次政權的更換,有成功亦有失敗,而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陶峙嶽以切身經歷告訴大家,雖然有其他的因素,但主要的就是“人心離散,士氣不振”,尤其是國民黨政府之所以該背離,就在於它違背了“三民主義”,違背了人民的利益,官僚對人民的壓迫,貪汙成了普遍的現象,使絕大多數的人民輾轉呻吟於水深火熱之中,士氣不振,更為其軍事上失敗的重要因素。上級不能指揮下級,官不能約束兵,成為官要打而兵不願打的現象。‘“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之”。國民黨政府是“失掉人心,士氣不振”而導致失敗的。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是站在人民立場的軍隊,有代表人民的黨”。
和平起義“保護了國家的元氣,拯救了人民,保護了袍澤”,因為,“我們的動機是純潔的,我們的行動是光榮的,大家不要上反動分子的當”。
在談到這個問題時,陶峙嶽以酒泉會晤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的親身體會,感觸頗深地對全體官兵說:“我們今天要認清共產黨,認清人民解放軍,以往的宣傳確有錯誤,知道他們的內容實在太少了,就受了一些無稽的班話的欺騙,把共產黨描繪成一個暴戾的集團,動輒就是殺人放火斗爭清算。我這次到酒泉,與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將軍會談了三天三夜,並且參觀了駐在酒泉的人民解放軍,證明了過去我們完全是受了反動宣傳的矇蔽,這次由蘭州、西寧逃來的各界人士,現在都很安全地送回原地,沒有一個不是恍然大悟的。彭將軍特別指出這次新疆的起義,他很欣慰。新疆的將士,將永遠獲得無上的光榮。……他們雖然有2個軍(缺一師)、1個炮兵團、1個戰車營的兵力,但他們大部分的兵力(約3個師)駐在南疆,就已經明白看出完全為了國防的需要。”
為使全疆官兵認清和平解放的意義,真正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偉大,陶峙嶽作出了三點要求:
第一、嚴守崗位,遵守紀律。我們的軍隊基於軍制必須劃一的原則,當然是要改編的。但人民解放軍只決定一個標準,改編事項由我們自己執行。人事方面,自願留用的,一律根據實際需要以原職原級留用。編制方面,以2000至2500人為一團,官兵的待遇廢止薪金制,採用實物供給制。我想我們的軍隊經過改編以後,像1個官6個兵的這樣的軍事組織現象,是不會有了,組織也可健全了,待遇可以改善了。我們在精神上物質上都有無限的慰藉,我們何必離開崗位,甚至有越軌的行動呢?所以軍紀是不能破壞的,破壞軍紀當然要執行嚴格的紀律制裁。
第二、免除恐懼心理,改變態度。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是愛好和平的,不要為從前的謠言所矇蔽,他們是我們最親密的弟兄,我們時他們為什麼要恐懼?近來,哈密、景化、吐魯番、焉者、輪臺、庫車等地,發生了幾件不幸事件,我們總認為是少數人,一時感情的衝動,這是可以原諒的。不過這一種不正常的心理,我們要切實免除,不要使其發展。由於這一心理的推廣,遂產生了“求翻身、求發財、求還鄉”這些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很容易為反動派和特務分子利用。要翻身,我在前面已經就是非方面做了詳細的分析,除非你能夠得上和官僚和資本家做伴侶,你才會希望反動派翻身。想發財這種心理,不僅為人民所痛恨,而且在新疆這個地方,你發了財就能夠享福?至於還鄉,這次我在酒泉與彭將軍會談,他說明他們對過去政府的文武人員,只有三種處理辦法:一是留用,二是學習,三是還鄉。他並且提出希望新疆的人員都要留用,因為建設新疆是需要許多人才的。我想待秩序完全恢復,願意還鄉的,自可設法還鄉,何必發生異念,你們且等待看吧。
第三、和人民解放軍合作,向人民解放軍學習。人民解放軍是我們的友軍,他們對友軍的態度是互助的,和睦的,親愛的;我們對他們也應該互助、和睦、親愛,不可稍存歧視的心理。人民解放軍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愛國家,愛人民,紀律嚴明。希望你們向他們學習。全新疆的將士們,你們在軍隊裡,都有悠久的歷史,為國家,為人民戍守邊疆建立了功勳。我殷切期望你們珍重自己的前途,以力求上進的精神,實行自我檢討,自我改造,獻身於光榮的人民革命事業,為實現新民主主義,也就是革命的三民主義而奮鬥。
二、陶峙嶽這一舉動,果然在全疆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
不少將校軍官紛紛在下面議論道:“我早感覺陶總司令有投誠的意向,沒想到他這種願望這麼強烈這麼持久,是他從軍40餘載得出的英明選擇。”
“聽到陶總司令的話,我對共產黨、對解放軍也放心了,以前,我從內心講,還是挺擔心的,一旦解放軍過來,我們這些人如何去工作,陶司令到酒泉,與彭、王將軍會面時,都詳細談過。我相信陶總司令的話是真的。”
“解放軍進疆,是同我們一起並肩戰鬥,平定騷亂,建設新疆,我也和總司令一樣,盼望解放軍早日開進。”
“我們有一些經驗,多少與解放軍有過些接觸,而我們的基層官兵受反動分子的宣傳和矇蔽較重,應加強在他們中間的宣傳工作,這樣,對目前穩定局勢更有好處。”
而要真正從認識上澄清官兵對解放軍、對共產黨的認識,消除他們內心的一些顧慮,還要有一個艱苦的過程。
“必須組織一支堅強過硬的宣傳隊伍,走到士兵中去。”陶峙嶽默默地對自己講,宣傳工作的力量,對身經百戰的他來說,太熟悉和了解了。於是,他夜以繼日地親自到各部去開展宣傳工作,同時決定發動司令部的一些將官下到基層去。
很快,宣慰組成立了。司令部高階參謀李朝弼為組長。第一站開赴南疆部隊。第二天,軍法組、救濟組和處理和制裁特務分子的機構同時開展了工作。
到10月中旬後,全疆局勢日益平靜。起義部隊在民眾中的名聲越來越好,聲譽一天天提高,老百姓更加支援和信賴這支部隊了。
就在彭德懷把第1兵團第2、第6兩軍高歌猛進的情況向毛主席作了彙報,並描述了新疆民眾歡迎解放軍熱烈非凡的場面時,王震卻在當天收到了陶峙兵、包爾漢的來電:“迪化各界約兩三萬人到數十里外歡迎解放軍已第三天了。”
三、王震這次又破例地把鬍子颳得乾乾淨淨
穿上那身整潔合體的軍裝,顯得神采奕奕,滿面紅光,立即驅車奔向機場,一飛赴迪化。
地窩堡機場,微風拂動,紅柳搖曳。一下飛機,王震與陶峙嶽就緊緊擁抱在一起。王震像老朋友似地笑著說:“我說過,陶司令,咱們迪化城裡談改編,我王鬍子沒有放空炮吧?”他講的是在“酒泉會談”中,已經向陶將軍許諾,在迪化城裡相約談論部隊改編之事。
“王司令員一言九鼎,說到做到,叫人佩服呀!”陶峙嶽感慨地說。
北漠蒼涼,雖已是朔風捲地,衰草驚風之際,然而,舉目四周,盡是紅旗招展,歡歌笑語,群情振奮的人們彷彿看到了新疆希望的春天。置身於歡樂的海洋之中,陶峙嶽激動不已。他擺出放置許久的文房四寶,展紙命筆,寫了一首《七絕·迎王震將軍入疆》:
將軍談笑指天山,便引春風渡玉關。
絕漠紅旗招展處,壺漿相過盡開顏。
王震拍手稱讚:“好詩,好詩!陶將軍為軍中儒將,名不虛傳。”他再次把陶峙嶽的雙手緊緊握住。
晚年,王震將軍在撰文回憶起此情此景時,對陶將軍說:“將軍以詩相贈,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恭維,而是充分表達了陶將軍和塞外軍民對解放軍的熱烈感情。”
很快,王震和陶峙嶽坐進了雪佛來臥車,同車還有包爾漢主席。一坐定,陶峙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說:“王司令員一到,我這顆懸著的心就安穩下來了。不瞞王將軍,我在東奔西走中讀了40載的《楚辭》,我最欣賞屈原的《桔頌》,光修剪桔樹的剪刀就收集了百多把。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直未能圓我桔園荷鋤的美夢。我曾在南疆的焉奢與趙錫光司令相約,其中一條就是,到全國解放。新疆和平之時,把部隊全部完好地移交給解放軍,我就解甲歸田,桔園行吟了!”
王震非常感激陶將軍對自己的信任,誠懇地說:“陶將軍之義舉,功蓋天山,自不待言。為保新疆之和平,國土之完整,將軍苦撐全域性,其間艱辛,更自不待言,按理說也該休養休養了。可是,解甲歸田,絕對不行。故鄉雖美,祖國更大,桔園有詩,畢竟太小。要經營,我看就經營大地,種新疆這塊大田,如何?!”
陶峙嶽激動得一時無語。
12月20日,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批准:將新疆起義部隊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根據毛主席、朱總司令員的指示,新生的新疆軍區正式成立,並且下達了軍區負責人的任命:彭德懷兼任司令員、王震、陶峙嶽和三區民族軍首領賽福鼎擔任副司令員。
兩天之後,起義部隊正式開始集中整編。陶峙嶽以起義部隊最高指揮官的名義,釋出了《為整編部隊告起義將士書》。
12月30日,整編後的第22兵團正式成立,在迪化原警備總部召開了成立大會,宣佈了兵團所屬各師人事安排。陶峙嶽擔任兵團司令員、王震擔任兵團政治委員,趙錫光擔任兵團副司令,陶晉初擔任兵團參謀長。
成立大會上,陶峙嶽安排陶晉初致開幕詞,代表兵團全體官兵表示,“必須從實質上改變過來,變為真正的人民軍隊。”陶晉初的發言,受到了與會代表及同志們的一致好評,陶峙嶽也深表滿意。
在晚年,陶峙嶽在回憶到部隊整編工作之時,深深地感激新疆軍隊、新疆政府對自己的信任,他在《自述》中說:“至於我個人,只是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迷途知返,藉贖前愆,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而黨卻對我十分信任,給予崇高的榮譽和地位,使人漸感交縈。”
新生活開始了,陶峙嶽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兵團的正規化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