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早年當過獄吏,後來因為犯錯被免職放逐。他是個聰明人,不甘心這樣度過一生,就苦讀《春秋》,漢武帝即位後被徵為博士,又因為有了過失,自己辭職。在他再一次被徵召後,他變得滑頭起來。為了討得皇帝的歡心,他在生活上非常節儉,一天只吃一頓肉,吃的是糙米,家裡也沒有多餘的錢財。另一方面,他在朝中見風使舵,每次大臣們奏事,他都在一旁察言觀色,揣摩皇帝的心意,如果皇帝滿意,他就進一步加以申說,如果發現皇帝不滿意,他就順應皇帝的意思。有很多時候,他和大臣們事先商量好在皇帝面前如何表態,但後來發現和皇帝的意見不一致,他就改變了原來的意見,反過來講另外一套。
武帝雖然有雄才大略,但這樣的人往往剛愎自用,公孫弘對自己的附和他感到非常滿意,讓公孫弘當了宰相,位列三公。
汲黯是個剛正的人,他對公孫弘的做法非常不滿,有一次奏事時,公孫弘又一次變了卦,迎合皇帝,汲黯就當面指責他說:“當初我們一同提出這個建議,現在他看到陛下不同意,就改變了意見,這是對陛下的不忠!"
皇帝聽了,就問公孫弘:“是這樣嗎?”
公孫弘說:“知臣者認為臣這樣做是忠於皇上,不知臣者認為臣是不忠。”
就這樣,公孫弘巧妙地把這件事掩蓋過去了。
汲黯和朝中的大臣對公孫弘的虛偽看不過去,上書說公孫弘官職這麼高,卻用麻布做被子,吃的是粗糧,這是一種偽詐的行為,是欺世盜名。
公孫弘卻這樣對武帝說:“汲黯說得沒錯,我的節儉確實會讓人懷疑是博取名聲。但古代的賢臣都是節儉的,臣不過是想學他們,以記住百姓的疾苦。”
公孫弘不僅為人虛偽,而且刻毒,在寬厚平和的外表下報復成性。誰得罪了他,他表面上裝得不在意,卻暗中報復。主父偃被他害死,董仲舒也因為得罪了他被放逐。
因為公孫弘圓滑狡詐,博得了皇帝的歡心,所以他一直在相位上幹到死,而其他的宰相,不是自殺,就是被下獄處死,都不得善終。
公孫弘年輕時當過薛縣的獄吏,因為犯罪而被免職。為此,他立志苦讀,學問有成。漢武帝即位後,訪求為人賢良、通文學的人,這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了。他以賢良的名分去應徵,被任命為博士。建元三年,皇帝派他出使匈奴,他辦事不力,武帝認為他無能,再一次被免職。過了年,七十歲的公孫弘第三次踏進仕途,被拜為博士。
公孫弘常說“人主的毛病,一般在於氣量不夠宏大;人臣的毛病,一般在於生活不夠節儉。”於是他生活極為節儉,在朝奏事窺探上意。他一生矯飾善變,而皇帝卻認為他謙恭禮讓,對他極為寵信,任命他為丞相,封他為平壽侯。歷史上丞相封侯就是從公孫弘開始的。
公孫弘做官沒有什麼建樹,很難說他具有實際才能。他兩次出使,第一次武帝不滿意,他自已辭了官。第二次效果仍然不佳,但好在武帝沒有追究,他自已也沒有辭官。他唯一的長處就是節儉,節儉是美德,但做得太過,就未免有沽名釣譽之嫌,這且不說。他在處理政事時是個典型的風向標,隨時會改變自己的意見,來附和皇帝。這種做法無可原諒。如果皇帝是對的,改變自己的意見去附和並沒有什麼,但凡事都是這樣,就不僅僅是圓滑,而是缺少政治品格了。
實際上公孫弘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光是個大滑頭,而且內心刻毒,在報復別人上和他在沽名釣譽上做得一樣出色。主父偃是能臣,董仲舒是大儒,但都被他巧妙地幹掉了。
漢武帝是一代雄主,他善於知人用人,但卻被公孫弘矇住了眼睛。他居然被這樣一個政治上的下三爛欺矇得找不著北,連汲黯的直言指責都沒有效果。這說明再明智的上級也有盲點,這個盲點正是出於武帝的自信和好大喜功。而公孫弘恰恰就是抓住了這點,他用節儉來樹立自己的聲譽,掩蓋自己的無能,用迎合來討好皇帝,居然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大奸若忠,可見識人之難。幸好公孫弘沒有稱帝的野心,而漢武帝也不是平王,否則,他就是歷史上的另一個王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