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金庸先生對自己十四部長篇、中篇小說寫的一副對聯,上下聯各七字,讀來朗朗上口,讓讀者(尤其是熟悉金庸著作的讀者)一下子就記住了金庸小說的書名。
如果從對聯本上的結構上來說,雖然對仗並不算整飭,押韻也不精工,但這已經屬於語言文字的最佳排列與最最佳化的方案了,因為這副對聯精準地概括了金庸小說的風貌,對聯的每一個字都出自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
根據對聯取自書名的第一個字,金庸的這十四部作品分別如下:《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金庸一生到底寫了多少部小說,真實的數字是15部,很多人就好奇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上下聯明明只有十四字呀。但是不要忘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副對聯,不僅包括上下聯,還包括一個橫聯的。
對了,這就是金庸先生的高明之處,除過前面提到的這十四部小說外,金庸還有一部小說《越女劍》,他直接將小說書名“越女劍”三個字作為橫聯,由此一份完整的對聯也代表了金庸十五部小說的總目。
金庸的作品,一言以蔽之,就是他用虛構的敘事構建起了一個武俠的世界,一個能喚醒人的記憶的充滿江湖生態的情感世界。
《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姊妹篇,以明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為敘事的切入點,以李自成失敗後遺留的寶藏與寶藏地圖為線索。故事內容講述的是李自成的四大將軍之一綽號“飛天狐狸”的胡一刀父親,翩若驚鴻地出現,卻被苗、範、田三家誤認為是殺害李自成的元兇,他們三家聯手殺害了“飛天狐狸”。
“飛天狐狸”的兒子胡一刀在雪山與冰雪爾邂逅愛情,後又遭遇暗算,無辜身亡。苗、範、田、胡四家的恩怨,胡斐的出世,悽苦的生活,揹負的四家恩怨情仇,袁紫衣、苗若蘭兩位女主的截然不同的生活。配合著一首《雪中情》,金庸將雪山之巔的兒女情長驚心動魄地展現了出來。
《連城訣》裡的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樸,而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險阻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最後攜帶在人生低谷時期邂逅的水笙歸隱山林,迴歸自然的故事。《連城訣》將人性中的善與惡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讀來能滌盪人的心靈。
當喬峰縱身一躍,跳入雁鳴關萬丈深淵的時候,我能看到善良的阿朱,鐵血丹心的喬峰相遇的場景,當時讀小說真的無法接受喬峰的英雄謝幕,或許這就是整本小說的最高價值所在。
天龍八部本是佛教術語,八部天龍的意思,這本小說是金庸後期作品,寫作已經相當成熟,不管是場面描寫,還是人物描寫,內心描寫,小說的構架,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都達到了臻善臻美的地步。
佛法普度眾生的觀點也夾雜著金庸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而沁入到人物描寫裡,狂妄不可一世的鳩摩智頓悟佛法,掃地僧用佛法化解蕭遠山與慕容博的心障,西夏,遼,大理,大宋在時空長河中上演著如泣如訴的一幕悲歌,唱響了一曲難忘的經!
當喬峰縱身一躍,跳入雁鳴關萬丈深淵的時候,我能看到善良的阿朱,鐵血丹心的喬峰相遇的場景,當時讀小說真的無法接受喬峰的英雄謝幕,或許這就是整本小說的最高價值所在。
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古靈精怪的黃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江南七怪,武當七俠,歐陽克,楊康,漁樵耕讀,裘千尺,裘千仞,裘千丈......中原,南宋,蒙古,金等王朝,歷數上演時代篇章,多麼熟悉的一串串名字,一副副鮮活的面容!
“風景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楊過的狂傲不羈,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秉性,與小龍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十六年的生死兩茫茫,,十六年的不思量,自難忘。郭襄的滿腹無奈與祝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極度糾結,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伯通,華山論劍,還原了江湖二字的真正內涵。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張無忌的天性善良、與世無爭,一脈相承的九陰九陽,乾坤大挪移,聖火令,波斯與明教的淵源,小說把元朝的興衰,明朝的崛起,江湖道義,恩怨情仇平行交叉起來,小昭,趙敏,周芷若,蛛兒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共同演繹了時代大背景下的一曲曲一折折的故事。
“鐵馬秋風塞北,杏花煙雨江南”,篇幅體量不算厚重的《白馬嘯西風》,當李文秀牽著老邁的白馬,說出“江南雖好,可我偏偏不喜歡”的時候,就叫人情不自禁地難受起來,一股悲涼由心而生。人人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一定珍貴,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間難得的境界。
《鹿鼎記》金庸的封筆之作,整部小說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了,尤其是語言的表述,大時代,大背景,大事件作為依託,寫來得心應手,拿捏極準,韋小寶的形象躍然紙上。韋小寶的傳奇經歷傳奇故事簡直成了教科書般的形象,不正是草根階層的小人物一步步一階階成長的勵志故事嗎?
湖州莊家的文字獄慘案,“為人不識陳近南,做了英雄也枉然”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滿洲第一巴圖魯的鰲拜,吳三桂,李自成,陳圓圓,神龍教,臺灣鄭家,一劍無血馮錫笵,黃宗羲,顧炎武,出家之後的阿九,外國勢力俄羅斯,擒鰲拜,滅三藩,收復臺灣,協定西藏,簽訂尼布楚條約,都在韋小寶和康熙的一唱一和,親密配合中完成,韋小寶目不識丁卻終抱七美歸。搞笑詼諧讀來令人啼笑皆非,玩世不恭的人物描寫真的達到了一個令後來者無法企及的高度。
《笑傲江湖》中,人物形象極為鮮明,人物塑造極其飽滿,最瀟灑最倜儻的令狐沖,最虛偽的偽君子嶽不群,剛愎的任我行,超凡脫俗的風清揚,最讓人著迷的出劍方式___蕩劍式,敢愛敢恨的任盈盈,“淫賊”田伯光,小師妹,儀琳……。每一個形象極具特色,每一個形象伴隨著《滄海一聲笑》而無盡地迴盪在人們的耳畔。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開山之作,陳家洛性格里的優柔寡斷,只能讓紅花會的駝鈴聲在塞外的沙漠裡迴盪,霍青桐,香香公主,乾隆,江南江寧陳家,一點一滴地進入思緒深處。
李白的一首《俠客行》,成為了這本小說的引子,為金老爺子參研佛經之作,石破天的武功修為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與高度,在金庸小說中武功排行應該僅次於越女了,要遠勝張三丰,風清揚等人,這種高度應該是金庸自成之作吧。
《碧血劍》袁承志悲情式的英雄人物,,像極了莎士比亞悲劇小說裡的哈姆雷特,在個人的血海深仇和民族大義之間極難取捨,人物飽滿,有血有肉,如果袁承志用金蛇劍殺死崇禎皇帝也不為過,可是還是沒有動手,這種取捨之間的分寸方顯英雄本色。當袁承志在北京城的衚衕裡聽到那一聲“今日的一縷英雄,昨日的萬里長城”時,已有去意,也像喬峰一樣,天地之間無處容身,遠赴海外。
與袁承志有著鮮明對比的是皇太極的陰險狡詐,李闖王的驕傲放縱與自滿,袁承志在《鹿鼎記》中曾經出現過一次,當時已經是新加坡建立政權,成了一國之皇帝,當時他也沒有再見阿九(鹿鼎記中的獨臂神尼),我想他也沒有必要再見到阿九了。當時袁承志遠赴海外之前,曾在華山別過老友,阿九已入佛門,唯獨夏青青陪伴在袁承志身邊,七省盟主的稱號都是浮雲,碧血丹心才是真。
《鴛鴦刀》鴛刀與鴦刀雌雄合璧以後出現的四個字“仁者無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這本小說落入俗套的窠臼之中,結局以大圓滿的方式收場,平淡無奇。
《越女劍》並不算金庸的大部頭小說作品,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短篇。書中的越女阿青劍術精妙絕倫,被越王的謀士范蠡引薦到宮中,給士兵們傳授劍術,最終幫助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雪恥復仇,阿青暗暗愛上了范蠡,可是范蠡卻深愛著西施,阿青見到西施的美貌後,不忍心加害,飄然離去。小說夾雜傳說和歷史事件,把家國之仇和個人愛情結合在一起,雖是短篇,卻增加了厚重感和無限餘味。
先生遠去,江湖仍在,品味經典,重溫武俠——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