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國人的靈魂,在古代詩歌創作者中,有許多許多歷史上叱吒風雲的帝王都留下過耀眼的光焰。今天選擇的這幾位帝王,所寫的詩詞未必多麼有文采,不能和專業詩人掰手腕。但詩歌最重要的就是真實,必須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真實的心情。這些帝王以獨特的站位和格局,將心中凌雲壯志書寫出來盡顯奔放豪邁,自有英雄氣概。讀來讓人心胸為之豁,精神為之振。
漢高祖 劉邦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說到帝王詩就繞不開漢高祖劉邦這首《大風歌》。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但為雄渾豪邁的帝王詩開了先聲。
整首詩渾然一體,既有徵服天下的霸氣,又流露出衣錦還鄉的喜悅,一個“威”字直抒劉邦所向披糜,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豪邁氣概。榮歸故里,是何等的榮耀與八面威風?但他並沒有沉浸在勝利後的喜悅之中,而是筆鋒一轉,說出自己心中對人才的渴望,和國家安定的期盼。
一介布衣,起兵泗上,當年那個小小的“混混”亭長,經過多年的征戰,擊敗眾多諸侯,最終勝出,建立了大漢王朝。歷經風雨磨鍊,他早已蛻變成卓越的戰略家、政治家。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觸動人心。
劉邦曾對寵妃戚姬說過這樣一段話:“朕任泗水亭長之時,酒醉之後,坦腹睡於麥場之上,昏夜穿行於山林之中,從未有畏懼之感。”但當他作為開國之君,榮耀加身也面臨巨大壓力,內心憂慮焦灼,所以,《大風歌》只唱了三句,便“泣數行下”,再也唱不下了。
漢武帝 劉徹
《西極天馬歌》
天馬徠從西極。
經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降外國。
涉流沙兮四夷服。
這首詩是漢武帝在得到西域寶馬之後,興致勃勃歡呼盛事所作。
漢武帝時代,是古代中國的英雄時代。劉徹在位五十四年,開啟文化風氣,創立政治制度,拓定國家疆土,使西漢帝國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輝煌成就成為東方文明的驕傲。
漢武帝時代有許多重要舉措,都體現出這位帝王的“大智慧,大決斷”。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中西交通道路,獲得了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戰馬。
漢武帝渴求“天馬”,並不是出於對珍奇寶物的一己私愛,而是藉此騁步萬里,對抗北方匈奴的威脅,降服四夷,保衛國家的安全。
隋煬帝 楊廣
《飲馬長城窟行》節選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一代天子楊廣,向來以隋煬帝的名號而被人熟知。傳統史書上他給人留下好大喜功、橫徵暴斂、淫侈無度的昏君的形象口碑極差,但在文學史上,對他正面的評價很多,不以其身後揹負惡名而淹沒。
一個帝王最偉大功績之一,必定包括開疆拓土和守土。有人認為此詩作於公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楊廣西巡張掖之時。也有人認為,此詩是公元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楊廣率軍百萬,親征遼東時所作。
這首軍旅所作“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長城在望,馬嘶旗動,奔騰如潮水。千乘萬騎的奔騰,是何等壯觀洶湧的景象,氣勢恢宏,不輸盛唐邊塞詩。
事實上楊廣有著出色的政治才幹、文學才能、和戰略眼光,但他剛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性格,急於求成的施政風格,最終葬送了江山,被後繼的李唐王朝稱為“煬帝"。
唐太宗 李世民
《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唐朝是詩歌的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一位有為的帝王,也是一位詩人,《全唐詩》的稱讚他:“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啟之焉。”
這首詩是李世民給蕭瑀的贈詩,用以讚美他。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爭鬥到了最後時刻,蕭瑀力挺秦王李世民,所以當了皇帝后,李世民讓他當了尚書左僕射,就是首相。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中,蕭瑀位列第九。
這首詩的前兩句已成為傳頌的名句。“疾風知勁草”一語,出自《後漢書》原為漢光武帝劉秀讚譽王霸之言:“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後世常用來比喻經歷嚴峻考驗,才能識別出誰的意志堅強,誰是忠誠可靠者。“板蕩”出自《詩經》,原是譏刺周厲王無道,後代指局勢動盪。
後兩句雖不如前兩句有名,但同樣繼續讚美蕭瑀,告訴讀者,只有忠誠還是不夠的,要智勇雙全,才算是有用之才,顯然蕭瑀就是這樣的“完人”。
宋太祖 趙匡胤
《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卻是趙匡胤內心的真實寫照,以終結亂世的帝王心態,帶出氣勢磅礴之感,十分形象生動。
這首詩韻律欠佳,但詩以抒懷,詩以言志。這首詩意質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令人驚豔。雖然此時他還沒取得最終的成就,但從他的詩中已然流露出天下之志。以紅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徵自己剷平割據、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從他的內心就可以一見端倪,而他也正像詩中的那輪紅日,即將噴薄而出,光耀錦繡河山。
海陵王 完顏亮
《題臨安山水》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完顏亮除了海陵王的頭銜,還有一個金廢帝的名頭,他的一生很戲劇化,先是篡位,後來又被篡位,被殺、被廢號。他酷愛漢文化,本人的文學造詣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詩詞作品雄渾遒勁,氣象恢弘高古,充滿著英武豪邁之勢。
據說他的這首詩,就是他讀到柳永《望海潮》中“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詞句,對江南的繁華勝景十分嚮往,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作為金朝第四位皇帝,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胸懷統一天下的志向和抱負。在位十二年後,公元1161年點起了六十萬大軍兵分四路,對南宋發動全面進攻。
在征伐南宋時,他還寫下一首《喜遷鶯》,其中有“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功成朝暮”之句,激勵兵將建功立業,但最終未跨過長江完成“天下一家”大業,在瓜洲渡江作戰時死於完顏元宜等人手中。
明太祖 朱元璋
《示僧》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
公元1360年,在鄱陽湖決戰之前,決定朱元璋與陳友諒命運的最重要一戰龍灣大戰中,朱元璋以少勝多大敗陳友諒,並在此戰之後一舉收復了被陳友諒佔領的許多城池,此後朱元璋的勢力逐漸趕上乃至超過陳友諒,一舉奠定霸業之基。戰後朱元璋成為了吳國公,邁出了自立過程中的關鍵一步。
龍灣之戰勝利後的一天,朱元璋興之所至到應天城外的紫金山上游玩,此時的他攜大勝之威,意氣風發,躊躇滿志。黃昏時分到一禪寺借宿過夜,由於是戰亂年代,寺中和尚們很是擔心,細心追問他的來歷。朱元璋不想顯露自個的身份,便提筆在寺廟的牆上題了首《示僧》。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氣勢磅礴,代入感非常強。只需要讀一句,那一種睥睨天下的霸氣,一下就出來了,盡顯大明王朝開國時的暴力美學,於樸實平凡的語言中顯示出朱元璋特有的氣魄與霸氣。同時我們也能感到此時的朱元璋對自己的英雄氣慨很是自得,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猛人就是猛人。